自2012年以來,中國煤炭經濟下行已經持續了3年多。2015年,煤炭市場供大于求矛盾愈加突出,煤炭價格下滑,煤企效益下降,虧損面擴大。自2000年到2013年,中國煤炭產量持續高速增長。2014年,中3...
2017年是煤炭去產能實施的第二個年頭。整個煤炭行業一方面仍舊不遺余力的關閉煤礦,另一方面也在想盡辦法推進新產能的建設和投產。
2017年是煤炭去產能實施的第二個年頭。整個煤炭行業一方面仍舊不遺余力的關閉煤礦,另一方面也在想盡辦法推進新產能的建設和投產。
但是關礦容易,開礦難,在國土資源部門、環保以及安監部門的道道嚴令之下,新產能的釋放緩慢,煤炭仍然供應緊張,煤價始終“高燒不退”。
而經歷了上一輪煤炭的黃金時期以及轉型的失敗之后,這一次的煤炭復蘇讓煤炭企業更顯局促,如何脫困轉型的難題似乎依舊無解。
9月21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做好煤電油氣運保障工作的通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省區市和相關企業加強煤炭產運需動態監測分析,及時發現和協調解決供應中出現的突出問題,努力保障十九大召開前后煤炭穩定供應。
事實上,在十九大之后,隨著供暖季的來臨,煤炭使用的高峰期也即將到來。在經歷了2016年煤炭價格的大幅上漲之后,2017年煤價的上漲恐怕仍將持續。10月下旬,秦皇島港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一直在700元/噸以上,還曾一度飆漲至736元/噸,煤炭價格持續高位運行。
此外,煤炭去產能帶來的人員安置、資產債務問題也愈發嚴重,尤其債務問題,至今仍然沒有相應的解決辦法。
這一波煤價高燒不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煤炭企業又該如何轉型發展?9、10月份,《能源》雜志記者走訪了陜西、內蒙古、山西煤炭主產地的主要煤炭企業,就煤炭供需情況,以及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進行了一番調研。
淡季不淡
傳統的煤炭淡季為9月中旬到10月中旬,但是從記者調研的陜西、內蒙古等主產地的情況來看,受十九大、環保、安全等因素影響,煤炭供應緊張,煤炭市場出現了“淡季不淡”的情況。
今年一季度時,很多人認為隨著330天生產的放開,煤炭供求關系會發生變化,煤炭價格會回落。但是現在來看,2017年僅僅是在2月份過年的時候有所下跌,3月份又開始上漲,即使是在水電出力好的季節,煤價的低點也比較高。此外,四季度是傳統意義上的旺季,在主要消費地的落后產能退出之后,會出現區域性、季節性的煤炭短缺,接下來的煤價易漲難跌。
“8月份,陜西地區由于降雨,產量環比6、7月份有所減少。7、8月的煤炭均價略低于一季度,與二季度基本相當,9月份要高于7、8月份。”陜西地區一家煤炭企業人士李曉(化名)告訴《能源》雜志記者。
價格變化方面,單礦的價格情況不同。記者從陜西煤業化工集團了解到,8月份的均價360元/噸左右,2季度的最后一個月份均價在320元/噸左右,通常結算會滯后20至30天。從結構上看,有些礦區的高點甚至已經超過了一季度,比如說黃陵礦區,不含稅高點已經比一季度高出100塊錢,因為黃陵礦區的煤有1/3焦煤的屬性,可以作為配焦煤銷售。含稅價可以買到七百多塊錢一噸,而一季度的高點還不到六百塊錢。此外,彬長礦區也到了一季度的高點,銅川礦區雖然滯后些,但是漲幅也比較大。
“因為關中的運輸條件好,與港口的聯動性好,所以價格漲的快一些。從目前來看,煤價已經到了上半年最好的時候。”李曉表示。
中電聯數據表明,9月份,全國工業用電量335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63.0%。其中,輕工業用電量6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3%,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12.2%;重工業用電量270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1%,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50.8%。
而對于下半年的電力需求預測中,考慮到2016年下半年高基數因素形成的下拉影響(2016年下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長7.2%,比上半年增速2.7%提高4.5個百分點),預計今年下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略高于4%;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5%左右,增速與上年大體持平。
總的來說,2017年煤炭價格大部分時間處于高位的原因是供求關系。一方面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穩中向好態勢趨于明顯,對于煤炭的需求旺盛。另一方面,最重要的則是煤炭供給端的變化,主產地煤炭產量的由于種種原因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總的來說,2017年煤炭價格大部分時間處于高位的原因是供求關系。一方面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穩中向好態勢趨于明顯,對于煤炭的需求旺盛。另一方面,最重要的則是煤炭供給端的變化,主產地煤炭產量的由于種種原因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受控的產量
十九大之前,煤炭的安全管理很嚴格,限產比較嚴重。而在這以后,即使有所放松,煤炭產量也很難有大的增長,除了露天礦,現在已經是滿產的極限。
陜北的生產條件很好,安全環境也不錯,100萬噸的礦井設備具備500萬噸的能力。比如說曾經有一個100萬噸的礦井,在2011年就已建成,一直處于違規生產的狀態,在2016年12月底停掉,但是很快就恢復生產了,原來的100萬噸礦井能生產980萬噸。但是今年,該礦井最多也就能夠生產300萬噸,因為當地政府利用煤管票進行控制。
事實上,煤管票也就是煤炭銷售計量專用票,發放嚴格依據政策,符合要求的生產企業每年要核定產能,此后按月份,每周發放一次。使用煤管票不僅可以有效抑制煤礦的超能力生產,更重要的是保障了煤礦的安全生產和煤炭的安全運輸。
“大型國有企業煤礦都是按核定產能進行生產,由于生產接續原因高出10%是正常的。比如2016年底,按照核定產能,我們12月份打算不再生產,但是當時的煤炭供不應求,要求多生產一些,所以2016年的產量略多一些。”李曉透露說,“而民營企業經過安全審查,超能力違規生產得到一定抑制,超產量有限,總量控制嚴。”
據報道,陜西省煤管票管制非常嚴格,地方政府通過煤管票來卡稅收和超產,對小礦影響尤其大。對煤管票的控制實行從坑口抓起,每個礦都有安監局協管員駐礦,此外,路上煤檢站也會查票。
在鄂爾多斯,除了受十九大影響,《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在鄂爾多斯市的召開,也對于內蒙古主要產煤地區產量也會產生影響。
另外,中國神華旗下我國最大的兩個露天礦哈爾烏素露天礦、寶日希勒露天礦自2017年8月起暫時停產,預計將影響本年度商品煤產量計劃最多減少約2210萬噸,占中國神華2016年度商品煤產量2.898億噸的7.6%。
山西方面,山西省從7月開始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到10月底結束,分三個階段全面開展。甚至在陜西的榆林地區,神木規定限時銷售,也叫限時拉運,好多礦井幾乎都處于停產狀態。“今年停產時間太長了,連去年的產量可能都達不到,這都是由于環保檢查的原因。”山西焦煤集團一位負責生產的領導告訴《能源》雜志記者。
因此,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11月底之前預計煤炭數量還是比較緊張的,真正好轉可能要在11月份以后。加之北方到了冬儲煤時期,也就是取暖用煤的一個用煤期,而港口的船只因為量不足,煤炭價格應該仍將處于高位運行階段。
變幻的指標
去產能之后,怎樣盡可能多的獲取減量置換指標成為煤企最為關心的事情,這關系到新的先進產能釋放進程。
2016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印發《關于實施減量置換嚴控煤炭新增產能有關事項的通知》,對于不同情況的煤礦項目建設需要相應煤礦的減量置換指標,關閉退出煤礦對應新建煤礦產能的比例從120%、110%、105%、100%不等。對于已列入2016-2020年關閉退出煤礦計劃并按計劃年度退出的按實際退出的30%折算產能置換指標,提前退出的,最多可按照實際退出的50%折算產能置換指標。
2016年全國煤炭去產能目標為2.5億噸,但是當年實際去產能已經超額完成任務,大約去掉煤炭產能3億噸。事實上,提前關閉煤礦一定程度上是為了可以更多的獲得減量置換指標。
除了提前退出,獎補資金上對指標也有所影響。國家《關于明確煤炭產能置換和生產能力核定工作中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無論是否納入化解過剩產能實施方案,經企業申請不享受中央財政獎補資金支持的,按關閉退出煤礦產能的100%計算”。因此多數煤企要產能不要補助,大部分申請不要中央財政補助,這樣化解過程中才能算的比例高,產能同樣還可以賣錢。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多家天然氣供應企業被處罰。這是為何?詳情是怎樣的?10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開展全國城市供水、供氣、供1...
2018年越來越近,環保稅的腳步也越來越近啦!離2018年"環保稅"正式施行已經只剩下不到一周的時間了!十九...
國家電網公司(下稱國家電網)官網消息稱,12月22日,河北易縣、內蒙古芝瑞、浙江寧海、浙江縉云、河南洛寧、湖南平江...
12月21日,中國直接進口62%品位鐵礦石價格70.81(+0.70/+1.00%)美元/噸,連續多日保持在70美元以上,國內65%1...
據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發布,在剛過去的報告期(2017年12月13日至12月19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577元/1...
12月22日,國家發改委官網發布《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項目價格政策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降低2018年光伏發電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