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4年浴室防滑地巾行業并購重組機會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的步伐加快,企業競爭日趨激烈,企業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求得生存與發展,資本擴張無疑十分必要。在快速的資本積聚中,企業兼并重組是一條可選擇的道路。在國際化的企業兼并...
隨著冬奧紅利的升溫和“3億人上冰雪”的政策號召,越來越多的滑雪者傾向于選擇購買滑雪服。
滑雪服市場里誰是老大?12月2日的南山滑雪場,10多名模特穿著當季的各品牌滑雪服走過雪具大廳前的T臺。這樣的滑雪時尚發布會,南山已經舉辦了8年。
從一開始邀請專業模特,到如今從各大平臺甄選滑雪愛好者來當模特,滑雪時尚發布會逐年吸引到更多品牌商、贊助商。今年的大獎甚至是法國蔥仁谷的6天滑雪通票,前者剛剛獲評世界滑雪大獎的“世界最佳滑雪度假村”稱號。
“好多人問我們今年應該穿什么戴什么,今年什么雪具好,服裝、護目鏡有什么新款式,我們就開始做這個發布會,”南山滑雪場市場營銷總監徐心文解釋了舉辦這個活動的初衷。
和中國的大多數滑雪場一樣,位于京郊的南山滑雪場也提供了幾千套滑雪服供客人租賃。對于中國這個剛剛起步的滑雪市場來說,租滑雪服仍是一個常態行為。畢竟《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的數據顯示,在去年全國1510萬滑雪人次中,滑雪人數達到了1133萬,也就是說,78%的人屬于一次性體驗者。
但是這個趨勢正在發生變化。“雪板、雪鞋出租率都會漸漸降低。大家第一步是買手套和帽子,接著就是買滑雪服,然后就是鞋子,再就是雪板,”徐心文解釋了消費者的進階過程。
隨著冬奧紅利的升溫和“3億人上冰雪”的政策號召,越來越多的滑雪者傾向于選擇購買滑雪服。
“裝備這塊機會還是很多,”卡賓滑雪總裁伍斌在此前接受懶熊體育采訪時表示,“中國本來就是服裝生產大國,滑雪服國產品牌機會比較大。”
《冰雪藍皮書:中國滑雪產業發展報告》預測:到了2022年,滑雪人數有望上升到4500萬,以20%的自帶裝備比例、人均1萬的費用以及2年一次的更換頻率計算,中國滑雪零售裝備市場將達到450億元。
滑雪服,正是在這個紅利下的藍海市場。
徐心文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滑雪,她甚至經歷過1996年去亞布力穿著三保和毛衣滑雪的經歷。“那時候一運動出汗,風一吹都挺冷的,”徐心文回憶。
她親身經歷了過去20多年滑雪服市場的變遷,“現在滑雪者真的很幸運,有各種各樣的衣服,從羊毛的、抓絨的,到中間層、沖鋒衣,技術上、面料上、設計上都進步了,消費者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
《2017中國冰雪產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 一套包括滑雪服、滑雪板、滑雪杖、滑雪鞋在內的初級滑雪裝備花費在3000-10000元之間,且市場供應方面目前還是以國外品牌為主,包括戶外品牌中的始祖鳥、Pataginoa與滑雪專用品牌中的Phoenix;而如探路者、波司登這樣的國內品牌主要占據初中級市場,迎合大眾滑雪者。此外,如零夏、VECTOR這樣的原創小眾品牌也在近年涌現。
在這樣的市場格局下,各類品牌都找到了自己相應的市場定位與份額。
“探路者的雪服,一個是專業戶外服裝的性價比,一個是亞洲版型設計,”Nicole Ning表示,她目前負責探路者的滑雪產品線開發。
探路者的滑雪服大致分為650元、1300元兩檔價位。而在這個價位上,淘寶上有成百個小品牌與之瓜分市場。“針對初中滑雪者,探路者為他們提供更兼具功能和絢麗外形設計的產品,”Nicole認為探路者的優勢在于性價比。
高端市場目前牢牢被國外品牌占據。憑借著悠久的歷史沉淀和先進的技術,這些國際品牌主導了選材、版型、款式方面的潮流。
不少國外品牌專注滑雪服幾十年,有的雙板品牌甚至有上百年的歷史,這種文化積淀是中外品牌之間無法回避的差距。但國外高端品牌在價格方面并不具有優勢。在始祖鳥的滑雪服產品線中,大致分為4000元、8000元、12000元三個等級。
但對于滑雪發燒友來說,盡管昂貴,但這些國外品牌仍是他們的首選。已在中國成立公司10年的始祖鳥,是第一批深耕中國市場的海外品牌。過去兩年,一大批國外品牌陸續進入中國市場,這一方面豐富了中高端消費者的選擇,同時也降低了進口商品的平均價格。
在高端滑雪發燒友和大眾初級市場之外,原創品牌依然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存在,這就是在二者之間的滑雪愛好者與定制市場。
售價從500元到1500元不等的零夏就是其中一員。旗下的品牌NOBADAY主打有街頭文化色彩的單板滑雪帽衫以及其他服裝、配飾。“我們在這個圈子里已經有一定份額了,”創始人劉奉喜表示,他希望將今年的業績從去年的1000萬提升到3000萬元。
除了這些專業的戶外品牌,更多的泛體育品牌也在把握冰雪這個大勢。
今年9月28日,安踏宣布成為北京2022冬季奧運會與冬季殘奧會官方體育服裝合作伙伴,由此開啟了自己的冰雪戰略,11月初,安踏的第一批滑雪裝備也面向市場。
“中國的冰雪產業是一個有巨大潛力的藍海,未來會有2000多萬人可以參與到冰雪運動中,”安踏集團副總裁李玲在接受懶熊體育專訪時表示,“現在很多冰雪的運動裝備價格很高,但是安踏致力于讓人們能夠穿上專業化、高值感的運動裝備。”
從安踏天貓旗艦店的幾款滑雪服來看,價格從1299元到1899元不等。目前,安踏也在成立一個新事業部以此推動這個新品類的發展。“這個是我們未來期待的一個新的增長點,”李玲表示。
在更早的2016年年初,安踏獲得了日本戶外品牌迪桑特在中國的獨家經營權,主打滑雪等品類的高端產品。截至今年年中,迪桑特已在中國擁有21家門店,提供從4999元-7999元的滑雪服。
隨著滑雪市場日漸成熟,中國滑雪服的演變逐漸向發達國家看齊。
這首先體現在設計上。“低飽和度顏色是一個滑雪服裝的趨勢,國外已經流行三年以上了,”Nicole說,她舉例,現在北歐不少的滑雪服流行款式就是一身黑或者低調的素色,而非中國滑雪場常見的五顏六色。
顏色之外,圖形也開始更加具有文化含義,涂鴉越來越多出現在滑雪服上,取代了此前中國最流行的三角形和菱形。
“我們這款帽衫懂行的人一看就明白什么意思,”劉奉喜指著零夏的爆款帽衫說。他介紹,帽衫上面的花就來自夏威夷,代表著街頭文化中的叛逆和反抗。明年,零夏將和藝術家、樂隊、紋身師合作。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如今的亞文化與主流文化的區別正在日漸消解,就像嘻哈這樣曾經被視為小眾的文化進入了主流視野。“市場在分化,潮流更難捕捉了,”劉奉喜表示。
環保是選材上的另一個趨勢。剛進入中國市場的PICTURE是歐洲最潮的有機服裝品牌之一,堅持綠色環保。探路者在今年的產品中采用了此前只有在鞋面上使用的編織面料。鑒于對服裝環保要求的提升,國內滑雪服在環保方面也開始跟上國際標準。
另外,滑雪服的產品也更加細分,今年探路者的滑雪產品線就分為三類,分別是單板、雙板和設計師合作款,“大眾產品更加時尚,專業的產品線更加專業,”Nicole說。
更多細分產品也開始進入大眾消費者的視線,例如起源于法國的bollé,就專門為運動愛好者提供太陽鏡和護目鏡。同樣從運動眼鏡起家的OAKLEY也于上月月底在南京開設了大中華區最大的品牌形象店,加速布局中國市場。1944年在芬蘭誕生的Reima則主打高端功能型童裝產品。
正如《冰雪藍皮書:中國滑雪產業發展報告(2017)》顯示, 中國滑雪裝備市場依舊是國外品牌主導,中國以代理加工生產為主,中國本土品牌無論是產品的市場定位,還是產品質量都在全力追趕海外滑雪裝備品牌。
這種差距首先體現在人才以及他們對滑雪這項運動的理解上。“國內并沒有很多精通滑雪運動、又精通材料學、服裝設計這種人才,但國外的大品牌有不少,比如TNF和始祖鳥等等,”Nicole說。探路者的解決方式是讓設計師們去體驗。
“我們公司文化就是所有登山線、跑步線的設計師一定要去登幾千米的山,跑多少馬拉松,滑雪項目也一樣,以前不滑雪的設計師,現在每年冬季要上雪一定時間。去體驗自己的產品,你就知道你的產品哪里需要提升,周圍什么樣的人群穿什么樣的衣服,他們會去觀察,會去和滑雪圈內的大咖交流滑雪文化和產品體驗,”Nicole表示。
而這種方式仍然需要漫長的時間去培育,一個更“便捷”的方式就是和滑雪圈的KOL合作。“設計師和滑手身上有不同的東西,設計師提升自己的同時,引進最專業的滑手一起參與產品設計,”Nicole解釋。此外,探路者還聘請到曾在始祖鳥工作12年的版型總監。去年,探路者的一款光能量滑雪服曾獲德國ISPO銀獎。
其次是供應鏈。
大品牌往往能夠憑借足夠大的訂單降低成本,甚至通過強大的品牌力去控制供應鏈。但對于原創小品牌來說,如何整合供應鏈資源是一大難題。
劉奉喜在零夏成立之初,就引進了幾個優質供應鏈入股品牌。“一方面,這可以減少時間成本,不然大的代工廠會先做大單子,另外可以節約生產成本,因為我的單子也是代工廠老板自己的生意,”劉奉喜說。
不同其他新興品牌,供應鏈是VECTOR的優勢。這個從去年年初起步的滑雪服品牌來自福建,創始人是90后劉雨珊,她的家族企業有著20多年生產安全防護和戶外休閑產品的經驗,后者曾與樂高玩具合作了兒童服飾系列。
“我們可以非常靈活,從一件到上千件都可以做,不存在起訂量的問題,”劉雨珊希望未來為用戶提供雪服定制服務。這也正是小品牌的優勢所在,去填補大品牌無法完成的個性化與定制化需求。
渠道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這決定了品牌能否觸達終端消費者。
目前,零夏在國內有120多個代理商,其中北京有十多個,同時在北京的總部和京郊軍都山滑雪場各有一家專賣店。
好在電商給小品牌提供了更多機會。在過去的“雙11”,運營至第二個雪季的零夏獲得了100多萬元的銷售額。
《冰雪藍皮書:中國滑雪產業發展報告(2017)》顯示,在國內戶外用品營銷中,商場渠道約為112.6億元、戶外店渠道約為35.4億元、電商渠道約為84.8億元。其中,電商渠道增長率最高,超過30%。
品牌推廣也是新興品牌的另一大難題。
“我們在海外的競爭壓力反而比國內小,”劉奉喜在推廣中發現了這個規律,“老外沒有進口品牌和非進口品牌的概念。”零夏在西雅圖擁有一個設計團隊,劉奉喜認為零夏是一個國界相對模糊的品牌,因此零夏得以在日韓、俄羅斯、北歐、北美等國擁有自己的消費群體。
相比大品牌,小眾品牌更加注重調性和潮流文化,這能幫助他們提升用戶粘性。簽約滑手+創造內容是零夏的營銷方式,他們在全球簽約了400多個滑手,并根據專業度和知名度將他們分為5個等級:最低一級的贊助服裝等軟件,最高的一級的提供銷售分成。這些滑雪手們帶著零夏的產品在各大滑雪場出現。
在國內,零夏的微信公眾號從2014年開始運營,用特有的“零夏體”文風聚合了30萬用戶,并在個雪場做巡回地推,例如根據各雪場的開板時間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
針對海外用戶,零夏在instagram和Facebook上都開設了賬號。“每2、3天ins的賬號就換一個滑手運營,”劉奉喜表示,“我們13萬ins粉絲都認為,零夏的工作人員滿世界跑。”
作為零夏市場營銷負責人,李碩日漸感受到,各類媒體參與到冰雪中的意愿更加強烈,不管是傳統的電視臺還是直播平臺,都向零夏發出了合作邀請。
相比這種低成本的方式,探路者有著截然不同的營銷資源。單板滑雪愛好者夏雨在2015年年底成為其滑雪系列產品的代言人。此外,探路者還和鳥巢一起成立冰雪聯盟,和新浪體育打造品牌賽事IP“SNOWONE超級雪大獎賽”。
作為全球最具規模的初級滑雪市場,中國對滑雪裝備產品的需求量大,開發市場相當廣闊。國際雪聯甚至預測,到了2022年,中國滑雪人次將達到1.2億。
“冬奧概念出來,滑雪產品增長很快,我們也在秋冬投入更多精力在滑雪,”Nicole說,“3億人指的就是大眾,我們的目標就是這些人群,給他們提供性價比最好的專業戶外服裝。”
即將到來的2018年顯然將是一個關鍵年份,在年初的平昌冬奧會之后,將正式進入北京冬奧會周期。
劉奉喜把后年視為一個拐點,“滑雪市場依賴于場地的建設周期,那時候滑雪場也都建好了,又進入北京冬奧周期,百姓觀念轉變,我們品牌也形成了。”
相關報告推薦:2015-2020年中國女裝梳織滑雪服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投資風險分析報告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滬指開盤報3272.29點,跌0.11%,深成指開盤報10907.83點,跌0.03%,創業板開盤報1742.47點,跌0.16%。滬指早盤小幅...
近期以來,中國輕紡城家紡市場營銷局部走暢,窗紗、帳幔紗成交局部活躍。輕紡城家居裝飾布藝中窗紗、帳幔紗和其他裝飾...
12月26日,貴州省工商局官網發布公告稱,為加強流通領域紡織服裝類商品質量的監督管理,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2017年...
12月28日,記者從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獲悉,2017年第三季度福建省工業產品質量省級監督抽查結果已經“出爐”。此次對...
今年,烏蘇市不斷加大紡織服裝產業扶持力度,從企業注冊落戶到建成投產,積極提供水、電、暖、路等各方面的基礎設施,...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們看到,經過長期努力,針織行業也進入了新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