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2年中國P2P網貸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2016年,P2P網帶行業綜合收益率持續下行,平臺數量遞減,行業集中度上升。在高壓監管下行業正在經歷良幣驅逐劣幣、風險下降的過程。由于行業集中度上升,通過行業綜合收益率去衡量行業的風險不2...
2017年網貸行業迎來了“存管潮”,銀行存管由原來的高門檻,僅有少數平臺對接銀行存管到如今呈爆發性增長,有590家平臺在2017年上線了銀行存管。
2017年網貸行業迎來了“存管潮”,銀行存管由原來的高門檻,僅有少數平臺對接銀行存管到如今呈爆發性增長,有590家平臺在2017年上線了銀行存管。但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平臺上線銀行存管系統,其含金量和增信作用也隨之下跌。本文將對網貸行業銀行存管總體情況、進度等方面進行統計分析,并對網貸平臺存管數據做一更新。
一、銀行存管總體情況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1月8日,已有廣東華興銀行、江西銀行、上海銀行和新網銀行等51家銀行布局P2P網貸平臺資金直接存管業務,共有911家正常運營平臺宣布與銀行簽訂直接存管協議(含已完成資金存管系統對接并上線的平臺),約占同期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總數量的47.18%,可以看出網貸行業已有近一半平臺與銀行簽訂存管協議;其中698家正常運營平臺與銀行完成直接存管系統對接并上線(含上線存管系統但未發存管標的平臺),占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總數量的36.15%。
1、銀行分布
在與平臺簽訂直接存管協議的銀行中,廣東華興銀行與97家平臺簽訂協議,繼續位居榜首,占簽約總數的10.74%;其次是江西銀行,簽約89家;上海銀行簽約數排名第三,已簽約82家;重慶富民銀行和海口聯合農商銀行分別排名第四和第五,分別簽約71家和62家,這五家銀行簽約平臺數占簽約總數的44.02%;其余銀行分別簽約1-52家。可見2017年隨著存管指引的正式落地,越來越多的銀行參與其中。
圖1 已與平臺簽訂直接存管協議的銀行分布情況
2、銀行類型分布
從已與平臺簽訂直接存管協議的銀行類型分布來看,城商行簽約的平臺最多,有519家,占簽約總數的56.97%;民營銀行排名第二,簽約16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緊隨其后,簽約148家;農商行和國有大行分別簽約79家和3家。從中可以看出,城商行態度最為活躍,是目前開展網貸存管業務的主力軍,國有大行態度最為謹慎,鮮有平臺與國有大行開展網貸存管業務,不過國有大行資金存管業務也于2017年正式破冰,如中國建設銀行在2017年正式涉足網貸資金存管業務。
3、地域分布
地域分布方面,全國已與銀行簽訂直接存管協議的平臺分布在29個省市,其中四個地區已與銀行簽訂存管協議的平臺數超100家。北京簽訂直接存管協議的平臺數繼續位居第一,有214家;其次是廣東,有210家;上海和浙江排名第三和第四,分別有130家和125家。這四個地區簽訂直接存管協議的平臺數排全國前四,存管簽約數明顯超過其余地區,占全國已簽訂直接存管協議平臺總數的74.53%。這四個地區的P2P網貸平臺數量較多且經濟較發達,并有地方性銀行如廣東華興銀行和上海銀行涉足P2P網貸平臺直接存管業務。
圖3 已與銀行簽訂直接存管協議的平臺地域分布情況
二、已完成銀行存管的平臺分析
1、銀行分布情況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1月8日,共有698家正常運營平臺與銀行完成直接存管系統對接并上線,這些平臺主要分布在45家銀行中,其中廣東華興銀行完成上線的平臺仍為最多,有84家平臺上線直接存管系統;其次是江西銀行,有80家平臺成功對接并上線直接存管系統;海口聯合農商行排第三,有58家平臺成功對接直接存管系統;上海銀行和恒豐銀行分別排名第四和第五,分別對接上線54家和49家平臺,這五家銀行完成上線的平臺總數占全國上線總數的46.56%;其余銀行分別對接上線了1-42家。可以看出2017年開始涉足資金存管業務的中小銀行業務發展速度非常快,態度特別積極。
圖4 已與平臺完成直接存管系統對接并上線的銀行分布情況
2、直接存管系統上線時間分布情況
從平臺上線銀行存管系統時間來看,2017年上線銀行存管速度明顯加快,2017年全年已有590家平臺上線銀行存管系統,占上線存管平臺總數的84.53%,遠超2016年全年上線總數,是2016年全年上線總數的5.78倍。可以看出2017年存管指引的正式下發為銀行和平臺的存管合作指明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銀行的疑慮,銀行開展存管業務的積極性明顯提高了,存管進度也明顯提高了,網貸行業迎來了“存管潮”。
3、停業及問題平臺情況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1月8日,全國共有25家平臺在上線銀行存管后停業或出現提現困難跑路等問題,其中有21家為問題平臺。從停業及問題類型來看,有17家提現困難,占停業及問題平臺總數的68%;跑路和停業分別有4家。可以看出,隨著越來越多的平臺上線銀行存管系統,行業也開始出現銀行存管平臺頻繁暴雷的現象其實這也再次提醒投資人上線銀行存管并不能代表平臺一定安全,投資人需認清存管本質。
從存管行來看,停業及問題平臺的存管行主要分布在13家銀行中,其中廣東華興銀行仍是最多,有6家宣布停業或者出現提現困難跑路等問題;其次是徽商銀行和恒豐銀行,分別有3家;浙商銀行、四川天府銀行和貴州銀行分別有2家,其余7家銀行分別有1家出現問題或宣布停業,具體如下表。
三、總結
自57號文明確了具體的整改和備案時間表,要求明年6月底之前完成備案登記工作,各地監管部門也陸續出臺備案細則或整改細則如江蘇和上海。其中關于銀行存管問題,57號文要求網貸機構應當與通過測評的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資金存管業務合作,部分地區的最新監管文件也隨之新增了“存管白名單”要求。隨著網貸資金存管業務測評的實施和各地區的“存管白名單”的開展,將有利于促進銀行合規開展存管業務,進一步推進網貸行業的健康發展。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以下是2018年中國經濟的18個預言。預言一:多國政府將聯合監管防范比特幣風險,價格跌到5萬人民幣是支撐點實現概率:7...
央行收編支付寶馬云的事業能達到如此高度,來源于手上的兩張王牌,第一張王牌,是互聯網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在2017...
移動支付對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你上一次掏錢包是什么時候,一周前?一個月前?根據支付寶昨日發布的2017年全民賬:...
濱海新區擠掉GDP水分繼遼寧、內蒙古后,第三個省級單位開始了大規模的GDP“擠水分”行動。1月11日中午,@天津廣播 G...
2017年,激增的流量價格刺激了許多線下事物的加速成長;除了萬眾矚目的新零售,悄然興起的「快閃」也是其中之一。除了...
中國龐大的比特幣挖礦網絡一旦被關閉,將會對比特幣市場造成多大影響?據外媒報道,中國有關部門下令關閉在全球比特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