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含乳飲料植物蛋白飲料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決策研究報告
含乳飲料植物蛋白飲料研究報告對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
國際糧價升易降難的“棘輪效應”,國內主糧價格穩定糧食增長難度大
國際糧價升易降難的“棘輪效應”
“糧食安全”這一問題,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于1974年11月在羅馬第一次世界糧食首腦會議上首次提出的。幾經演變,現在表述為:“所有人在任何時候都能在物質上和經濟上獲得足夠、安全和富有營養的糧食,來滿足其積極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時,才實現了糧食安全”。這其中有三個含義,一是糧食供應量要有保證,二是保證大家要有能力買,三是買的糧食要符合食品衛生的要求。
2010年全球經濟雖然步入后金融危機時代,但國際糧價仍然維持在近10年來的高位。隨著各國通脹預期的加強,糧價還存在進一步上漲的可能性,全球糧食安全形勢依然嚴峻。
雖然2008年爆發的全球糧食危機已經在美國和其它發達國家迅速消退,但能否吃上下頓飯仍然是許多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嚴峻現實問題。雖然美國和歐洲的通貨膨脹率保持在溫和狀態,但在一些世界最貧窮國家,70%的家庭收入用于吃飯。不斷上漲的食品價格正在擠占家庭預算,可能使營養不良情況進一步惡化。由于美國小麥減產和使用農作物生產生物燃料的需求增加等因素影響,全球糧價在2008年達到最高峰。但全球糧食危機減退以后,一些國家的食品價格并沒有隨之下降。
世界糧食計劃署發言人格雷?巴羅稱,相對比較貧窮的國家出現易漲難跌的“棘輪效應”,是由于高昂的運輸成本和有限的市場競爭導致物價上漲。巴羅說:“國際市場的食品價格在2008年年底大幅度下跌,但我們發現一些發展中國家的本土市場價格仍然處于高位。食品價格增長以后,需要很長時間以后才會下跌。”
世界糧食計劃署指出,全球經濟衰退和高昂的糧價已經導致1億人走向貧窮。一些國家居民稱,他們應對食品價格上漲的方式不僅僅是減少購買昂貴的商品,而是減少飯量。
國際糧價能升難降的“棘輪效應”,可以給國內白酒行業長期判斷糧價走勢提供參照系。國內的糧食由于國家的宏觀調控能力,并沒有發生2008年以來國際市場那樣的劇烈跌宕,但從長期走勢來看,糧食供應與糧食價格是一個向上的趨勢,國內的糧食情況與國際市場也會有一些實質上的類似演變。
國內主糧價格穩定糧食增長難度大
在國際糧食市場動蕩的同時,國內的糧食市場與糧食價格尤其是主糧價格基本穩定。這源于我國以自給為主、注重宏觀價格調控的糧食策略作用。
用全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22%的人口,同時也用掉了世界上35%的化肥,造成了大量污染和高額碳排放。未來減少糧食生產能耗與污染,實現糧食安全的可持續發展,將是我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關鍵一環。
在國內這種主食價格管制,副食品價格無法管制而基本放開的情況下,對于國內糧價走勢的基本判斷是:主食價格將保持穩定。
由于國內的糧食產銷體系較為封閉,而農業基層生產組織由于較為松散而缺乏定價權,因此國內能夠自給自足的糧食作物,諸如小麥、大米的價格與國際價格的關聯度不是十分緊密。但是,由于種植成本等因素是一致的,所以從大的價格周期上看,也不可能與國際價格完全脫鉤,只是價格調整手段的非市場化因素更大一些。而對于那些國內無法自行完全滿足需求而較大程度上依賴進口的農產品,其價格就與國際價格走勢的關聯度極大,其國內價格基本等于國際價格與運輸相關費用之和。
從我國目前糧食生產、銷售、庫存的情況看,近期內糧食供給不會有問題。但從長遠看,糧食安全形勢不容樂觀,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步伐緩慢,今后糧食繼續增產的難度越來越大,主要受以下幾個因素制約。
一是人均耕地量不足,總量逐步減少,在空間上嚴重制約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根據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狀況的調查,截止2005年底,我國共有耕地1.22億hm2(18.3億畝),人均耕地1.4畝,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40%,優質耕地只占全部耕地的1/3。耕地后備資源潛力1.333萬公頃(2億畝)左右,60%以上分布在水源不足和生態脆弱地區,開發利用的制約因素較多。從發展趨勢看,非農產業發展和城鎮化進程,將繼續對耕地占用形成壓力,糧食繼續增產少了載體。
二是水資源嚴重匱乏。水是農業的命脈,農業是用水大戶。據統計,全世界嚴重缺水的國家有40多個,我國是貧水國之一,人均水資源占用量只有世界水平的1/4,且分布極不平衡。另外,由于人口增長、經濟發展和消費水平的提高,淡水需求量大幅度上升,而同時由于工業化的發展,工業排放的廢水和生活污水造成了嚴重的水污染,進一步減少了可利用的水資源,這兩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會使我國可用水資源的供給更加匱乏,由此給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帶來嚴重影響。
三是科技發展滯后使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缺乏技術支撐。目前我國科技對種植業增長的貢獻率不足50%,而發達國家科技對種植業增長的貢獻率已經達到70%-80%,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科技還相對落后,農業科技投入不足,農業科研體制各個環節(研究、教育、開發和推廣)相互割裂。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圖片與新聞無關)吃外賣吃出高血脂?27歲女子入院進ICU血漿成“豬油色”。詳情是怎樣的?水煮魚、麻辣燙、炸雞便當2...
日本知名食品領導品牌卡樂比Calbee,其秉持著“發掘大自然的力量”的口號珍惜運用自然的恩賜,創造無數經典美味與歡樂...
都知道韓國人喜歡吃泡菜。但是目前,韓國人餐桌上必備的泡菜也多是“中國造”。韓國媒體稱,物美價廉的中國泡菜已經大...
中國泡菜攻陷韓國市場 泡菜宗主國的羞辱?韓媒驚呼中國生產的泡菜物美價廉韓國關稅廳17日發布的貿易統計數據顯示,20...
北京吃貨大數據 南方菜系攻陷帝都 深度解讀北京地區餐飲消費場景數據科技高速發展生活日新月異,給人們的“衣食住行...
來自市場調查公司NPD的數據顯示,美國人將一日三餐的習慣保持得不錯,不過他們在減少正餐的份量,并增加了正餐間隙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