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是研究人類智能活動的規律,構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統,研究如何讓計算機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勝任的工作,也就是研究如何應用計算機的軟...
2018年,人工智能將深入中國的各行各業,繼續發掘各個行業的問題和機會,顯著提升人們整體的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
2017年,是中國人工智能技術大爆發的開始,從能夠幫助城市疏導交通的城市大腦,到進入千家萬戶的智能音箱,再到智能手機里的刷臉登錄和指紋支付……中國的人工智能技術走在了世界前列,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2018年,人工智能將深入中國的各行各業,繼續發掘各個行業的問題和機會,顯著提升人們整體的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
人工智能飛速發展或引起行業恐慌
科技的進步與發展總是令人興奮,尤其是引領新一代科技革命的人工智能。毫無疑問,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工智能將繼續在更大程度上影響工作崗位。特別是對于一些行業來說,采用人工智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人工智能確實將取代部分工作人員,但這并不是說,這會自動轉化為這些行業的工作人員失業。采用人工智能等于員工失業的假設也是企業不會為員工創造或修改崗位的假設。
雖然目前學界對AI技術取代勞動力的預測滿天飛,但那一天還沒有真的到來。相反,企業在采用人工智能的情況下也可能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沒有哪個行業可以簡單地采用人工智能來使數百萬人在一夜之間失業。人工智能的發展將會經歷一段時間的發展,而在這段時間里,組織和工作可以進行適應。
隨著企業采用人工智能,工作崗位也會發生改變以適應這種需求,工作人員可以完成更高層次的任務。最終,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估計,只有9%的工作崗位將會被自動化所替代。而有些工作崗位無疑將會丟失,如快餐工作人員,出租車司機,數據輸入員,以及收銀員。但是對于失去這些工作的人們來說,可以從事其他需要人際關系的工作。
中國的人工智能技術在應用上略勝一籌
過去每一次產業革命,都是技術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從而引發經濟和社會變革,如今的人工智能也不例外。美國的人工智能發展,得益于強大的底層基礎設施、半導體、芯片研發,以及良好的軟件生態。
未來,人工智能將擁有比互聯網更大的技術紅利,同樣要深入到第一和第二產業中去,而與國外相比,中國的人工智能產業空間更大。
當前來看,盡管中國基礎研發人才薄弱,軟件生態也比較脆弱。但是,中國的優勢在于,人工智能技術已經走出實驗室,在城市、工業、零售以及金融、汽車、家庭等垂直行業領域進行“實踐”,種種數據表明,中國在人工智能的生產應用上要“略勝一籌”。
新一代人工智能2.0時代即將到來
經過60多年的發展,人工智能已成為驅動新科技革命和新工業革命的強大引擎。前不久在中科院自動化所舉行的一場活動上,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戰略咨詢委員會組長、中國工程院原常務副院長潘云鶴院士提到一個新概念:人工智能2.0。即基于重大變化的信息新環境和發展新目標的人工智能,可被稱為新一代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發展六十年,中國工程院對人工智能(尤其是應用領域)研究后發現,人工智能大變,涌現出很多新的關鍵理論與技術,如大數據智能、群體智能、跨媒體智能、人機混合增強智能、自主智能系統。
如今人工智能是大數據的支持方式,所以直接稱之為大數據智能。現在已經不是一臺計算機進行應用,而是用互聯網把很多人和很多計算機連在一起,形成群體的智能。
網絡招聘先驅之一的HireVue首席執行官凱文·帕克(Kevin Parker)表示,懷疑論者和評論家們反對人工智能,是因為他們不明白人工智能如何工作,且認為這會減少人類工作機會。對于企業來說,人工智能是一種工作轉變器,它能夠自動處理員工在大量、重復性強的任務中遇到的問題。
人工智能不僅能減輕人力資源的相關工作,而且它的作用將超乎想象。雇主評論網站Glassdoor的首席經濟學家安德魯·張伯倫(Andrew Chamberlain)說:“人工智能只有與人類形成互助小組并完成合作,不斷迭代龐大的數據集,最終方可創造價值。”
告別2017“應用元年”,今年的人工智能能否再往前走一步,迎來產業爆發?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芯片國產化概念昨日掀起漲停狂潮,北方華創、富滿電子、富瀚微等9只股票集體觸及漲停板。士蘭微、中科曙光、晶盛機電2...
在小玻璃瓶內縫合葡萄“皮膚”,多數人對于手術機器人的認知是從達芬奇這段炫技開始的。作為目前最為大家熟知的手術機...
為了慶祝SpaceX的火箭“重型獵鷹”首飛,美國3D打印初創公司借助3D打印技術推出一款以“重型獵鷹”火箭為靈感的吊燈,...
博通和高通之間的收購案還在繼續糾結。此前博通一再提高報價,拋出各種誘惑,高通就是不為所動,即便報價提高到1210億...
美國知名投行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師估測,2017年,一家名為比特大陸(Bitmain)的中國創業公司在的營業利潤可能...
人類身體2070年能被機器人部件替代,詳情如何?據外電報道,機器人記者和專家克里斯-米德爾頓(Chris Middleton)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