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資產托管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資產托管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資產托管行業的市場規模、資產托管市場供需求狀況、資產托管市場競爭狀況和資產托管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資產托管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中研普華憑...
財力,是一個城市的硬實力,是來年城市民生支出的重要來源。一個城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排名的貢獻因素主要有:城市行政級別和規模、與GDP相對應的當地經濟發展狀況、產業結構選擇、財政稅收體制以及當年的偶發因素等。那么,2018年中國城市財力排行榜,哪座城市排第一呢?
2018年中國城市財力50強排行榜分析
2018年中國城市財力50強排行榜,重點我們來放到前十名的城市進行一下比較和解析。排名由上到下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天津、重慶、蘇州、杭州、廣州、武漢、成都。我們按照城市級別歸一歸類:
直轄市級:上海、北京、天津、重慶;
計劃單列市級:深圳;
省會級:杭州、廣州、武漢、成都(四城還同為副省級市);
地級市級:蘇州。
直轄市幾乎不必多說,在財稅分配和轉移支付制度上優勢明顯。計劃單列市的深圳需要提一筆的是,深圳不僅是作為計劃單列市無須向廣東上繳省級財稅,而且在產業機構上優勢明顯,高科技和金融為主要產業的深圳,在創稅層面實力強大。而深圳不足兩千平方公里的總面積,也使得深圳的房價始終處于中國最高水平,土地出讓和房產交易收入,同樣不容小覷。
作為普通地級市的蘇州能夠常年位列中國城市財政收入榜前十位次,一方面是蘇州的經濟體量驚人,GDP排名同樣常年位于全國城市十強榜單。另外蘇州其實還應感謝所處的江蘇省區域發展均衡性全國領先,所以需要貢獻給省級財政的比例并不算高,最終自己得以留下較多的公共預算進行自身城市建設。
而作為省會城市的杭州、武漢和成都,一方面在進行與所在省份財稅上繳比例的制度設定上,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另一方面,作為省會城市,其實還享受了一定程度的“總部經濟”效應。即原本創辦于省內各個地級市的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后,為了進一步壯大往往都會將企業總部遷至省會城市。而省會城市因為擁有雄厚的公共預算資本,又可以對遷來的企業進行政策傾斜和稅收補貼,從而進一步加速企業的持續流入。
雖然我們沒有討論榜單十名之后的城市,但是和深圳同為計劃單列市的寧波、青島、廈門、大連都位列公共預算前二十名的位置,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計劃單列市的財稅政策優勢。
31個城市超過500億
統計顯示,這31個城市中,有21個城市來自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占比高達68%,這些城市中,既有上海、北京、天津三大直轄市,也有南京、杭州、廣州、濟南、福州這些省會城市,同時深圳、廈門、寧波、青島、大連5大計劃單列市也都入列其中,此外還有佛山、東莞、蘇州、無錫、常州、南通、徐州、煙臺、濰坊這些普通地級市。
來自中西部的城市共有8個,包括重慶、武漢、成都、鄭州、長沙、西安、合肥和昆明,全部是省會城市或直轄市,中西部的普通地級市無一入圍。這也說明,與東部沿海發達地區“雙子星” 或者“多子星”的城市格局相比,中西部省份大多有且只有一個中心城市,即省會。省會城市作為所在省域范圍內的單極核心城市,集聚了全省最好的教育、醫療、交通、金融、信息等各種資源。
在東北地區,有2個城市入圍,即大連和沈陽,都是來自東北唯一靠海的省份遼寧,都是副省級城市。
若按省份計算,經濟第二大省江蘇共有6個城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過了500億元,分別是蘇州、南京、無錫、常州、南通和徐州。值得一提的是,這六個城市目前全部都獲準修造地鐵,江蘇也成為獲準修造地鐵最多的省份。可見是否修造地鐵,其中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城市的財政收入。
在江蘇之后,第一經濟大省廣東和第三經濟大省山東各有4個城市入圍。廣東入圍的4個城市分別是深圳、廣州、佛山和東莞,這四個城市也是目前廣東獲準修造地鐵的四個城市。山東的四個城市分別是青島、濟南、煙臺和濰坊。
杭州增速領跑
從增速來看,31個城市中,有14個城市增速上雙。這其中,杭州的增幅在各大城市中領跑。
杭州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去年杭州實現財政總收入2921億元,增長14.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67億元,增長17.4%,總量在副省級城市中僅次于深圳,居第2位;在衡量財政質量的稅收占比方面,去年杭州稅收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90.4%,占比居副省級城市首位。
杭州財稅的高速增長,得益于近幾年杭州在信息經濟的引領之下,區域經濟快速發展。近幾年,杭州新經濟表現亮眼,尤其是以阿里巴巴、螞蟻金服等為代表的新實體經濟、戰略新興產業對浙江省經濟轉型升級帶動效應十分明顯。
去年全年,杭州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28家,新增數創歷史新高,僅次于上海和深圳;累計上市公司163家,僅次于北上深,居全國第四位。
除了杭州,武漢、成都、南京的財政增速都也都超過了11%,武杭南成作為目前最具經濟活力的二線城市,在經濟快速增長同時,財政收入的增幅也位居前列。
從總體上看,南方城市財政增速總體上快于北方,增速位居前列的武杭南成以及長沙、佛山、東莞、廈門等都是來自南方,而位居榜尾端的則大多來自華北、東北等地。而這也與區域經濟發展的態勢相吻合。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美國總統特朗普3月22日簽署了針對中國貿易的總統備忘錄,將依據“301調查”結果,對中國進口的商品大規模征收關稅,并...
說起各個二線城市,肯定有不少人有話要說,因為比起一線的那些城市來說,二線城市更有話題性,再加上目前不少省會也被...
2018年中國GDP將超過歐元區19國總和。何以見得?據外媒3月7日報道,預計2018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注:預測用的是名G...
韓聯社首爾4日報道稱,中國政府從2017年3月15日起禁售赴韓團體游產品,全面采取“反薩德”措施。同年10月,韓中公布就...
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報中包括了2017年GDP、CPI、房價、投資、進出2...
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印度去年四季度GDP增速為7.2%,超越同期中國的6.8%,再次成為增速最快主要經濟體。印度統計局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