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2年中國汽車自動駕駛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投資規劃研究分析報告
汽車自動駕駛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汽車自動駕駛行業的市場規模、汽車自動駕駛市場供需求狀況、汽車自動駕駛市場競爭狀況和汽車自動駕駛主要企業經營情況、汽車自動駕駛市場主要企業的市場占有...
面對各方對自動駕駛傳感器和軟件的質疑,這些企業也只能疲于給予解釋。事實上,如果沒有發生那起事故,上述硬件和軟件產品即將會被推向市場。
據外媒報道,在優步自動駕駛汽車撞死人事故發生之后,自動駕駛核心技術供應商的日子也不好過。面對各方對自動駕駛傳感器和軟件的質疑,這些企業也只能疲于給予解釋。事實上,如果沒有發生那起事故,上述硬件和軟件產品即將會被推向市場。
信心受挫
有分析人士指出,從上述企業的回應中可以看出,他們正在研發的系統還不足以支撐在市場進行更為廣泛的部署。另一方面,類似自動駕駛技術測試的失敗結果使得外界擔憂其可能拖累整個行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消費者和監管者對這一技術前景的信心也會受到影響。
英特爾高級副總裁、Mobileye(英特爾旗下研發自動駕駛技術的子公司)首席技術官阿蒙·沙書(Amnon Shashua)在一篇談論Uber自動駕駛汽車撞人事件的博客文章中寫到:“如果有更多類似這一次Uber自動駕駛汽車撞死人的事故發生,那么本就很脆弱的的消費者信心將受到進一步的打擊,另外監管者則有可能因此扼殺自動駕駛的未來命運。”
英偉達研發的算法平臺已經成為多家企業自動駕駛系統的基礎系統,而這些企業在Uber自動駕駛汽車撞人事件發生之后的幾天內陸續宣布暫停各自的類似測試活動。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上周表示:“安全是最為重要的獨立話題,與此同時我們還在設法解決最為困難的算法問題。”
黃仁勛還強調,Uber并未使用英偉達為自動駕駛汽車研發的Drive PX算法平臺。
統一標準
有專家表示,雷達、激光雷達和攝像頭這一類的自動駕駛相關硬件存在這樣那樣的毛病,這些問題已經超出了Uber自身系統“掉鏈子”的范圍。上述硬件的制造商如果沒有一系列統一的標準可遵守的話,作為監管者也無法明確如何鑒別自動駕駛測試的結果對未來的公共交通是否安全。
從撞人的Uber自動駕駛汽車上所獲得的監控視頻內容顯示,事發之前車上所裝備的由攝像頭、雷達、激光雷達以及激光傳感器所組成的傳感器套裝未能發現橫穿道路的行人,另外做出反應更是無從談起。被撞死的婦女今年49歲,而撞死她的是一輛進行自動駕駛改裝的沃爾沃XC90車型。一些專家此前就對Uber為目前在用的沃爾沃自動駕駛測試車輛減配傳感器的做法提出了批評。
不過即使是在此次事故發生之前,有工程師就對自動駕駛相關傳感器投入商用的表現提出警示。
現代汽車集團智能安全和技術中心副總裁Jin Woo Lee在今年1月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動駕駛汽車所使用的傳感器套裝并不令人滿意。”他還指出包括激光雷達在內的現有傳感器設備在橫向和縱向監測范圍上都存在限制。
以色列傳感器初創企業Arbe Robotics首席執行官科比-馬倫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裝備在自動駕駛測試汽車上的傳感器在設計之初就限制了許多功能,比如自適應巡航。他表示目前的產品還不夠成熟。
盡管現有測試車輛上的各式設備被用于采集數據、改善自動駕駛性能以及偵測前方障礙物,但科比-馬倫哥認為上述設備不應該被完全開放用于自動駕駛功能。
尚處在萌芽期的供應鏈
有觀點認為,現有自動駕駛測試車輛功能上的局限性凸顯出相關標準的欠缺,這些標準應由車企制定出臺并由相關供應商企業在研發過程中嚴格遵守。
科比·馬倫哥向記者說到:“各方都在各司其職,每個人對于最低限度的駕駛技術都有著自己的看法。”
值得一提的是,供應鏈企業正在努力向公眾證明,他們推出的自動駕駛新技術是滿足汽車級別的安全標準的。
Waymo首席執行官約翰·克拉夫希拉克在美國汽車經銷商協會展會上說到:“基于我們對我們所目睹的了解程度,我們對自身的自動駕駛技術充滿信心,其完全有能力應對Uber自動駕駛汽車所面對的問題。”
不過對于同多樣化客戶周旋的較低層次的供應商來說,面對不同客戶對于傳感器所能監測到的里程和性能表現的要求,如何平衡其與硬件組合之間的關系將面臨挑戰。
Blackmore Sensors and Analytics是一家總部位于美國蒙大拿州的激光雷達供應商,其此前獲得了寶馬和豐田的投資。該公司首席技術官史蒂芬·克勞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規格參數的不統一便導致不同系統在應用過程中的結果千差萬別。”
他表示,自己所在公司在因為要努力以較低的成本和更短的時間生產先進傳感器而感到巨大壓力,而這一問題更是反映出該硬件產品的供應鏈還處于稚嫩期。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進入2018年之后,東風雷諾展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根據最新銷量數據獲悉:東風雷諾1-3月共計銷量20905輛,同比增長3....
每個月的月初,都會有車企迫不及待的公布上個月的銷售業績,在剛剛來臨的四月份也不例外,4月2日,東風日產公布了3月8...
網約車大戰再添新成員,攜程宣布獲得網約車牌照。4月3日,攜程集團宣布旗下的攜程專車已于3月28日正式獲得天津市交通2...
2018年負債車企名單 根據數據統計,截至4月2日,已公布年報的12家上市車企累計負債高達7796.91億元,平均負債率為62....
進入2018年,無論是產品層面還是資本層面,造車新勢力之間的競爭尤顯激烈,其中也不乏腳踏實地者將重心放到了產品的量...
新能源汽車雙積分到底什么意思? 2017年6月13日,工信部發布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