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工業互聯網市場投資機會及企業IPO上市環境綜合評估報告
2017年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企改革、創新創業發展的持續推進,舊泡沫將被逐步刺破,經濟將在各種不確定和沖擊中構筑新的增長動力。目前國內面臨如傳統行業產能過剩、非金融國有企業的高杠桿...
開放平臺作為對第三方應用的唯一界面,充當著門戶的作用,應該起到看門者的作用。在Facebook事件中,這個看門者可謂極其不稱職,過于開放,導致Facebook一度陷入輿論和法律危機。
03
那么,我們不妨探討一下,作為一個互聯網企業,如何在用戶數據這件事上構筑自己的“防火墻”,避免陷入Facebook式危機?
企業在用戶數據的事上大致分為四個方面:收集、保存、使用、授權。下面就從這四個方面去分析。
在收集階段,第一,要讓用戶有知情權,明確告知會收集那些數據,會拿數據做些什么,給出簡潔而清晰的提醒,而不是給一個長達數頁的一般人不會看,即使看也不太看得懂的條款。讓用戶完全知情,才是對用戶的尊重,對法律的尊重;第二,要“有所收有所不收”,切忌貪婪,貪婪是魔鬼,有些信息不能收集的不要去收集,今天你收了,用得爽了,說不定哪天就會成為一個炸死自己的地雷;第三,給予用戶對權限授權的絕對控制權,可以授權,也可以關閉授權,給予用戶“反悔”的機會。當用戶擔心隱私暴露,他可以關閉授權。
在存儲階段,要保證數據的安全,不讓數據被竊取。要給予存儲的硬件給予足夠的保護,防失竊,防丟失。要從軟件上保護,不能被黑客從網絡上竊取,篡改。
在使用階段,要建立企業的使用規范,不違法,不觸紅線。嚴格的說,企業應該有一套完整的對于數據使用的規范和流程,而這些規范和流程應該由權威的機構進行審計監督的。在大數據驅動的大背景下,數據的使用越來越重要,為了達到商業目的,如果不對數據的使用進行嚴格監督,沖動的魔鬼無時不在誘惑著企業去犯錯。在現有的商業環境下,企業非常重視財務的審計,合規的審計,那么對于掌握大量數據并且使用這些數據的公司,是不是可以引入數據審計?
在數據轉讓階段,要有限授權,充分評估授權的范圍和使用權限,授權的時候就要考慮到如何去監督第三方按照授權的條款執行,還要考慮到一旦第三方不遵守條款的約定擅自使用或者再轉讓,該如何去應對。建立用戶舉報機制和舉報的渠道,一旦用戶懷疑數據被第三方濫用,可以對第三方進行舉報,及時發現第三方的違規行為。數據授權的公司一定要非常清楚一點,保護數據不被第三方公司濫用,是自己的天職所在。如果沒有這種意識,那么很可能像Facebook那樣麻痹大意,最后把自己也帶到泥潭里去了。
04
去年8月24日,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國家標準委等四部門組成的專家工作組結束對首批10款網絡產品和服務的隱私條款評審,規范其收集、保存、使用、轉讓用戶個人信息的行為,督促整改不合法的條款。通過這次評審,10款產品和服務在隱私政策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做到明示其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規則,并征求用戶的明確授權。其中,有5款產品和服務除了做到向用戶主動提示、并提供更多選擇權外,還提供了更便利的在線“一站式”撤回和關閉授權,在線訪問、更正、刪除其個人信息,在線注銷賬戶等功能。
為了加強對第三方應用授權的控制,有的App還讓用戶通過自己的賬號來查看授權應用的清單,并且用戶還可以任意的取消對第三方的授權。這種讓用戶參與到對第三方應用使用數據來管理中,是個積極的探索,值得借鑒。
對于企業而言,管理第三方的難度大于管理自己的難度,和自己人相比,企業外部更難以控制,尤其是在當今這個數據的價值無窮而且也很容易拿來做惡的大背景之下。
我們沒少被電話騷擾,有統計數據表明,每六個騷擾電話中就有一個是詐騙電話,而詐騙短信更是一年數千萬條。這些電話號碼和用戶信息是那些惡人通過非法或者“合法”的渠道獲取到的。其中有些就是通過授權得到的,或者通過層層授權,或者通過層層轉讓得到。
雖然我國有法律對于泄漏隱私所承擔的后果有著明確的規定,但是往往處罰的時候,受害者已經遭受損失了,而且難以彌補。
所以主動預防要優先,而這種讓用戶自己參與第三方授權的方法,發動了群眾,更利于防患于未然。
05
對于掌握大量數據的互聯網公司,如何建立保護用戶數據的“防火墻”呢?我的建議是三點:
左一點:主動而不是被動。
不是因為法律和輿論的壓力而保護用戶數據,而是自覺的去保護。一定要意識到保護用戶數據,其實也是保護自己,避免自己陷入到Facebook那樣的危機。
右一點:建立數據風險管理團隊。
從策略、規劃、執行、監督、審計多個方面對數據進行管理,并且有預警機制和危機處理能力,將損失減到最小。
下一點:發動群眾,讓用戶參與到第三方授權的管理中來。
用戶可以舉報第三方的不合理行為,也可以隨時關閉對第三方的授權。群眾的力量,永遠是不可估量的。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在部分航班放開了WiFi上網后,高鐵上部署WiFi也成為一個商業熱點。日前,北京產權交易所官網掛出一則產權轉讓公告,動...
谷歌將人工智能從搜索部門拆出獨立運作。據外媒4月3日報道,谷歌于2016年2月將其搜索和人工智能部門合并,并讓計算機J...
攜程今日宣布旗下的攜程專車獲得天津市交通委代交通部交通運輸部頒發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線上服務能力認定》,也就是...
扎克伯格回懟庫克批評,Facebook股價或會進一步下跌。北京時間4月2日,扎克伯格通過自己的播客駁斥了蘋果CEO蒂姆...
4月2日,金立智能手機官方微博發布《關于金立工業園目前的一些情況說明》(以下稱“《情況說明》”),透露上周五(33...
首個5G電話打通是什么情況_怎么打通的,近日,中興通訊聯合中國移動廣東公司在廣州成功打通了基于3GPP R15標準的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