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暖器箱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十三五”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暖器箱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決策的...
在市場份額持續向頭部企業集中的情況下,格力、美的、海爾等白色家電三巨頭盈利能力名列前茅
在市場份額持續向頭部企業集中的情況下,格力、美的、海爾等白色家電三巨頭盈利能力名列前茅。
記者了解到,白色家電三巨頭的凈資產收益率在整個中國制造業里也處于較高水平,連續兩年均超過20%,而它們掌握產業鏈話語權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
營收、利潤再創新高
2017年,格力電器、美的集團和青島海爾均創下它們自身歷史上最好的營收和利潤紀錄。
其中,格力電器2017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500.2億元,同比增長36.24%;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4億元,同比增長44.87%;加權平均的凈資產收益率高達37.44%。
美的集團2017年營業總收入2419.2億元,同比增長51.35%;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2.8億元,同比增長17.7%;加權平均的凈資產收益率達到25.88%。
青島海爾2017年營業收入1592.5億元,同比增長33.68%;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9.3億元,同比增長37.4%;加權平均的凈資產收益率達到23.59%。
一位市場資深分析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通常來說,15%是衡量公司好壞的重要標準。如果凈資產收益率達到或超過15%,那么這就是一個好公司。這三大白電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在中國制造業處于偏高的水平。
三家公司的盈利保障是穩定的市場地位。據產業在線向第一財經記者提供的數據,2017年格力、美的、海爾在中國家用空調行業(含出口)的合計市場份額高達65%,同比提高2.4個百分點。面對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的市場形勢,龍頭企業的強勢產業鏈地位不但可獲得更低成本,同時在產品價格端有明顯優勢,基本掌握了市場的定價權;在冰箱行業,2017年海爾、美的、海信科龍在中國冰箱行業(含出口)的合計市場份額達46%,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在洗衣機行業,2017年海爾、小天鵝(美的旗下)、惠而浦在中國10公斤以下洗衣機行業(含出口)的合計市場份額達到58%。
如果單純看中國國內市場,格力、美的在家用空調市場,海爾、美的在冰箱和洗衣機市場,其寡頭競爭的格局更加明顯。
據奧維云網(AVC)向第一財經記者提供的數據,從其線下月度監測零售數據看,格力、美的2018年一季度國內空調市場的合計份額進一步提升至67.3%;海爾系、美的系2018年一季度國內冰箱市場的合計份額進一步提升至45.8%;海爾系、美的系2018年一季度國內洗衣機市場的合計份額達到52.5%。
目前,格力是全球最大的家用空調供應商;海爾是全球最大的冰箱、洗衣機、熱水器等大白電的供應商;美的在國內市場家用空調、洗衣機的行業地位分別僅次于格力和海爾,而且在電飯煲、電壓力煲、電磁爐、電風扇等小家電行業處于龍頭地位。
手握核心部件、渠道
白電三巨頭不僅市場地位穩固,還掌握了上游核心部件、下游渠道網絡的話語權。格力、美的都掌握了空調上游壓縮機的產能,美的旗下的美芝是全球最大的空調壓縮機生產商;格力旗下的凌達壓縮機2018年的產能也擴大至5500萬臺,幾乎可以滿足自己的需求。
從下游渠道看,格力、美的、海爾都有龐大的零售網絡。格力電器在國內擁有27家區域性銷售公司和3萬多家專賣店,海爾在全國建設了8000多家縣級專賣店、30000余家鄉鎮網絡。與此同時,它們積極開拓線上渠道,與國美、蘇寧等大連鎖以及京東、天貓等網購平臺緊密合作。
因此,三大白電巨頭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產品的定價權,同時不斷通過技術創新、擴大高端產品占比,所以獲得了較高的毛利率。如,海爾2017年的空調、冰箱、洗衣機和廚衛電器的毛利率均超過31%;格力2017年的空調毛利率高達37%;美的2017年暖通空調、消費電器的毛利率均超過27%。
不過,白電行業的業績增速正在放緩,智能制造成為三大白電企業共同瞄準的“第二賽道”。
美的已是全球知名的機器人企業德國庫卡的最大股東,控股比例為94.55%。去年,其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收入達到270億元。今年3月,美的宣布向庫卡的中國業務注資,共同成立3家合資公司,以拓展工業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和倉儲自動化三大領域的業務。同月,美的庫卡智能制造產業基地在廣東順德動工。
格力則走自主創新的道路。2017年,格力包括機器人、數控機床等智能裝備業務的收入達到21.3億元。未來,格力希望掌握核心部件的研發與制造,逐步把智能裝備業務打造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海爾大力發展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以海爾九大互聯網工廠為樣板,實現跨行業、跨領域的擴展,復制到12個行業、11個區域,COSMOPlat平臺今年首季實現生態收入5.66億元;還收購斐雪派克生產設備有限公司,建立智能裝備業務平臺。
中國的人口紅利正在逐步消失,勞動力緊張、成本上升,生產自動化、工業互聯網是中國制造的升級方向,并帶來巨大的市場和機會。三大白電巨頭積極發展機器人、智能裝備和工業互聯網業務,一方面促進自身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另一方面打開新的成長空間。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智能家電就是將微處理器、傳感器技術、網絡通信技術引入家電設備后形成的家電產品,具有自動感知住宅空間狀態和家電自...
5月3日晚間,惠而浦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披露的2015年年度報告、2016年年度報告涉嫌虛假記載...
22年19次分紅,累計金額417.92億元,格力電器4月25日晚間公告,決定2017年不分紅,這讓市場錯愕。記者統計發現,按照2...
企業管理者的薪酬和分紅的合理性,往往可折射出企業制度建設水平。去年,家電企業董事長中方洪波、董明珠的薪酬都超過...
5月7日晚間,格力電器發布2017年年度報告的補充更正公告,對《2017年年度報告》中的研發投入、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信...
“你為什么要選擇海爾?這個品牌我們根本不熟悉,如果出現質量問題怎么解決?”七年前,印度小伙Vikram帶著母親在印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