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房地產基金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十三五”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房地產基金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決...
隨著改革深化與時況劇變,步入新階段的中國房地產對長效機制的需求變得急迫。在當下節點回顧改革,我們需要去斟酌的可能包括但不限于:過去改革中的得失,哪些現狀、問題和路徑需要重建認知?改革應該沿著什么路徑繼續推進等等。
經濟觀察報:沒有衛生間?
任志強:衛生間是什么概念?就是帶洗澡設施的,不是指廁所,我們過去那個小廁所一平方米,大家早晨起來洗臉刷牙要到廚房去,這不叫衛生間,只能叫廁所。
有熱水的大概5%左右,雖然有的家庭安了淋浴器,淋浴器畢竟不夠安全,也不夠舒適。沒有熱水供應和沒有衛生間,叫什么美好生活?
你知道上海的戶均是多少嗎?只有60多平方米,按人均計算好像面積很大,戶均計算只有60平方米,北京也就70平方米,你以為房子很大嗎?全中國10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不到15%,還去算人均,這都是瞎胡鬧,平均數是用于宏觀分析的,不能用于微觀。當他們運用這些數的時候,根本沒有考慮個性問題。
經濟觀察報:現有的一些存量可做租賃的項目多嗎?
任志強:根本沒有存量,按鏈家的計算,北京大概有20%的房子用于出租,但是要供多少人住呢?供36%的人住,也就是5到7個人一套房子。為什么要打隔斷呢,因為房子不夠。北京需要多少,需要50%的人,怎么能提供得了。
經濟觀察報:私人租賃的問題,有沒有可能是投資回報率太低,所以不見得愿意出租?
任志強:你犯錯誤了,中國沒有辦法計算投資回報率,是因為人們常常會按市場價計算投資回報率,后來的房子也是用這種辦法,可是你恰恰忽略了一個東西,我們有70%的房子是舊房子,房改房或者拆遷房,占的比例相當大,房改房的成本才有多少,大量的房改房用于出租的時候,就把市場整體的租金價格壓下來了,房改房大概5萬塊錢, 2萬塊錢的都有,百分之好幾百的回報率,所以租金價格就下來了,要按市場價算,就是小潘說的,百分之三到五,很低,如果扣除利息成本就是百分之一二了,但是要把這些東西都給按住,這個市場租賃價格就上來了。別搞錯了,你們老把眼睛盯在商品房的部分,30%多。還有70%左右,至少是60%多是非商品房的部分呢,那才是大頭。
經濟觀察報:這兩年有一些房地產企業試圖重新定義自己的角色,把名字改了的都有,有的說自己是城市運營商,城鄉美好生活提供者,怎么解讀這個現象?
任志強:媒體老用一些新詞,他們也用新詞,本質沒有變化,只要是在生產房子就叫房地產。房地產就是服務業,服務業可以把自己的服務鏈條加長,很正常。但我不認為這是專業化的發展方向,真正的專業化是汽車的組裝廠,會把零件的生產都分配給其他人,我就干組裝就夠了,核心技術是我的部分,但是零件可以分散。
開發商做開發的時候受到了很多限制,就要把自己的產業鏈加長,因為具備一些優勢,比如物業管理,我的樓盤我管理,我就擁有了這么多客戶資源,就可以把對客戶的服務和資源擴大,把保險加進去,把蔬菜供應加進去,把其他的服務加進去,但是主業是什么呢?還是房地產開發,失去了房地產開發,所有的其他東西都廢了。
香港物業管理不是由專門的物業管理公司負責的,是聘請一個物業管理經理人,其他的是社會化服務,不需要一個物業公司把所有人都養著。
我也不認為這是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擁有資源大的人可以,幾百萬的用戶,生產幾百萬套房子,把資源在全國范圍內都可以進行調配,組合,可以搞網絡化的經營,比如有鋼琴老師住在這,有化學老師住在這,可以組織各種的學習,一系列的變化都會出現的,但這不是主業,主業仍然是要買地,要蓋房子,要賣房子,要管房子,不然客戶資源哪去了,給別人了。
經濟觀察報:從收入結構和投資結構看,房地產還會是他主業。
任志強:美國幾百年的時間,為什么還說是股市樓市呀,這兩個是最集中的體現。
開發商現在一年的住宅竣工面積就10億平方米左右,按照全國現在的住宅面積,大概240億平方米,5%的折舊很正常吧,5%就是10億平方米。如果我們要滿足70%的城市化率,至少有440億平方米左右的建筑面積才能夠住,如果按5%的話,就是20多億平方米了,比現在一年房地產生產量還要大。
不要以為蓋房完了就完了,北京這么多破樓怎么辦呢?很多要拆除重來的。70年的生命周期,很多也快到了,不拆嗎?拆了重建,誰弄呀?不讓開發商弄,政府弄,不可能的事。房地產開發建設從世界發展趨勢來說,與城市化擴張的同步。
經濟觀察報:這個過程中有一些什么關鍵節點的人和事是非常值得紀念的?
任志強:被大家淡忘的是楊慎,80年代建設部的副部長。楊慎當了中國房協四屆的會長,他應該說是立過功的,但是他那個時候是完全計劃經濟的一個起步過程,所以大家會把他遺忘的,他沒有在后續的過程中再發揮更多的作用。1982年的憲法修改,土地歸公,歸城市,應該是屬于鄧小平的功勞。1990年的土地掛牌制度應該是李鵬,1997年的房改應該是朱镕基,這都是重要發展階段,而此后應該是國土部的831大限,2002年6月份實行土地招拍掛。1997年的時候銀行給予個人住房貸款也是一個重大的改革,也和中國的發展緊密聯系,而后200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房地產的基金,REITs,但是沒有實行,到現在才開始做正式的實行,這中間耽誤了10年的時間。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意大利媒體和機構近日指出,美國宣布對進口汽車及零配件啟動所謂的“232調查”或對意大利汽車企業乃至全球汽車業產生1...
喜馬拉雅回應“A股上市”。多次傳出即將上市的喜馬拉雅FM最終走到了關鍵性的一步,難道移動音頻第一股或許很快就要誕5...
汽車進口關稅下調,汽車市場迎十年來最大官降潮。5月22日,國家財政部發布公告,自2018年7月1日起,降低汽車整車及零2...
任正非發言來自觀察者網,文章發表于2016年5月30日“ 華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比A為公司創始人、總裁任正2...
5月27日消息,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昨日在貴州召開,本次大會的主題是“數據創造價值,創新驅動未來”。今天?...
香港修訂教科書將港史并入中國史。據香港電臺25日報道,香港教育局前一天公布初中中國歷史修訂課程大綱,香港史不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