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重卡汽車行業深度剖析與投資分析咨詢預測報告
重卡汽車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重卡汽車行業的市場規模、重卡汽車市場供需求狀況、重卡汽車市場競爭狀況和重卡汽車主要企業經營情況、重卡汽車市場主要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同時對重卡汽車行業的...
ofo或將沒落 獨立發展恐怕將成夢
6月1日,有消息稱ofo由于資金鏈緊張,總部已經開始大規模裁員,同時高管層變動劇烈,曾任COO的張嚴琪離職,由他帶領的海外事業部業已解散。
高管層變動劇烈,ofo已然奄奄一息
有媒體消息稱,在ofo在職員工等多個獨立信源處得到了ofo內部高管已經開始瓦解的消息,主要有幾個消息點:
總部大規模裁員屬實,人員優化將會快速完成。
裁員人數是ofo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總部整體裁員比例達到50%,且存在繼續擴大范圍的可能性。
裁員涉及ofo的全部業務條線,包括業務團隊與職能部門。其中供應鏈團隊80人,此前的既定裁員比例為47%。但有消息稱,這個比例已經擴大至60%。
管理層劇變。海外市場主管張嚴琪離職,整個海外部門解散。同時離職的高管還包括負責市場公關業務的高級副總裁南楠與主管楊迅。
就此事,ofo聯合創始人于信今日在朋友圈回應稱,COO張嚴琪和PRD楊汛并未離職。同時,于信還否認了ofo裁撤海外業務的報道。對于雙方的說法究竟是否屬實,還需獵頭公司進一步驗證。
拋開以上消息是否真假,我們來分析下ofo的發展狀況。
Ofo資金鏈緊張
據悉,截止2017年12月,ofo賬面上可供調配的資金僅剩3.5億元。
由于難以靠用戶的單次騎行獲取利潤,今年5月下旬,ofo開始發動員工售賣車身廣告,以求從B端尋找到大規模變現的路徑。
對于此次售賣車身廣告計劃,ofo給出的資源數據為“1500萬輛單車、覆蓋2.5億用戶”,而品牌定制車身的廣告價格為每輛2000元/月,開屏廣告價格為100~120元,1000CPM起售,但大都在不知名的app進行開屏,可能這樣的方式比較節省成本。
另一方面,ofo取消了全國20個城市的芝麻信用免押金活動,除了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廈門這幾個城市。對于其他城市的用戶來說,如果不購買95元的“福利包”,就需要繳納199元押金才可使用ofo。
知道了以上兩點,我們也可以估計出ofo目前的資金鏈是處于緊缺狀態了。
Ofo的可控度低或是其逐漸沒落的重要原因
ofo裁員、管理層劇變消息傳出,而另一頭,阿里則在忙著培養自己的嫡系勢力。6月1日,螞蟻金服子公司上海云鑫以14.68億美金估值,向哈羅單車增資20.6億人民幣。本次增資后,螞蟻金服占股比例上升為36%,為第一大單一股東。
自2017年12月至今,短短半年內,哈羅單車完成了4輪融資,共計15.3億美金,而幾乎每一輪都有螞蟻金服的身影。由此看來,阿里是想要利用對哈羅單車的多次融資拿下其主導權,然后可能會大規模進軍共享單車市場。而同樣是共享企業的ofo顯然比哈羅單車更具實力與競爭市場,但阿里為何偏偏選擇剛起步不久的哈羅單車,這里面是有原因的,與阿里投資哈羅單車一樣,無非是想拿到哈羅的主導權,可以最大成都地規劃其發展,擴展自己的業務范圍,而ofo的CEO戴威顯然是一個很用操控性的管理者,對于阿里來說,他的可控度低,阿里無法輕易地拿到ofo的大部分股權,相對地轉向了哈羅單車。
另一方面,ofo在與阿里合作時候,同時也把商機瞄向微信小程序。去年9月22日,ofo上線微信小程序,當天,螞蟻金服方面派專員與其交涉,要求ofo立刻下線微信小程序端口,只保留支付寶作為流量入口。這也是觸碰了阿里的底線,也成為了ofo得不到阿里投資的導火線之一。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6月1日,永安行發布公告稱,螞蟻金服全資子公司上海云鑫以不低于14.68億美元的整體估值,向永安行低碳增資19億元,持3...
陰陽合同事件持續發酵,影視傳媒板塊遭重挫。6月4日,受“陰陽合同”事件牽連,影視板塊遭重挫。華誼兄弟、唐德影視應...
A股市場的反復震蕩和債券市場的風聲鶴唳,讓新基金發行在5月份陷入了新的低潮。統計顯示,在5月份,新成立基金的發行1...
6月2日,SpaceX再一次使用之前發射過的火箭成功發射了一顆衛星。今日美國東部時間上午12點45份,搭載了SES-12商業通訊...
6月1日,有消息稱ofo由于資金鏈緊張,總部已經開始大規模裁員,同時高管層變動劇烈,曾任COO的張嚴琪離職,由他帶領的...
據大材研究不完全統計,目前已制定或推行大家居戰略的公司,只考慮規模比較大或知名度比較高的,至少有18家,包括: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