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8日,國家衛健委召開發布會,發布了《2017年國家醫療服務與質量安全報告》,
報告對2016年全國788家三級醫院收治的2743萬例出院患者進行分析,發現我國異地就醫患者196萬例,占比為7.16%,與2015年的7.36%相比略下降,幅度為2.72%。
媒體從現場了解到,異地就醫患者流入最多的省份為上海、北京、江蘇、廣東和四川。5省市收治的異地患者占全國異地就醫患者的58.72%。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2016年全國異地就醫患者總數同比下降,但2016年上海收治的異地患者比例上升了21.74%,其余4省市則均有明顯下降。
此外,按照出院科室統計,異地患者人次最多的前5個科室分別是外科、內科、婦產科、兒科和腫瘤科,其中,婦產科和腫瘤科增幅最大。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醫療質量處副處長馬旭東介紹,異地就醫的主要三個原因:一是區域的醫療技術能力和資源的不平衡導致的供給不充分,導致了患者的流動;二是社會經濟發展的趨勢,使交通更加便捷和患者生活更加富裕,存在這些需求增加的問題;三是有一部分患者對于就醫需求的觀念不夠理智,存在一些盲目的流動問題。
相關:異地就醫醫保報銷流程
1、按當地醫保規定,到異地看病人員應先到參保地的醫保經辦部門辦理異地就醫登記備案手續,在異地就醫發生的醫療費用由本人先行墊付,就醫結束后,憑相關票據到參保地的醫保經辦機構辦理報銷手續。
2、如果參保地與就醫地實現醫保聯網結算,需到異地的人員按當地醫保相關規定辦理異就醫手續后,即可到就醫地刷醫保卡就醫,直接結算醫療費用,不需本人墊付醫療費用后報銷,這種方式目前在有的省內已實現,有的地方也實現跨省之間的聯網結算。
3、參保地與參保人要去的就醫地建立了醫保代報銷協作關系,這樣參保人只要按規定在參保地的醫保經辦部門辦理了相關的登記備案手續后,在就醫地發生的醫療費用只直接委托就醫地的醫保經辦機構辦理報銷。
異地就醫醫保報銷需要哪些材料?
1、社會保障卡;2、有效身份證,例如身份證;3、醫療費用原始憑證;4、費用匯總明細清單;5、其它所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