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4年嬰兒保育設備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嬰兒保育設備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
從2014年9月開始,當初騰訊向醫療健康網站丁香園投資了7000萬美元,此后,進軍醫療界的馬化騰開始相繼在國內投資了多家互聯網醫療領域的獨角獸企業微醫(原掛號網)、卓健科技、醫聯、好大夫、碳云智能等,醫療“野心”初現。
2018年4月下旬,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近兩個月來,“互聯網+醫療健康”似乎成了醫療界的新熱詞,筆者細讀《意見》,好像從中讀到了涉足醫療的兩大集團騰訊與阿里的前景與未來!個人覺得,投資客可以把寶多壓在騰訊這邊,因為騰訊手握“尚方寶劍”占了上風,騰訊的醫療帝國藍圖已見鄒形,更多依據與數據筆者長文細說.......
從2014年9月開始,當初騰訊向醫療健康網站丁香園投資了7000萬美元,此后,進軍醫療界的馬化騰開始相繼在國內投資了多家互聯網醫療領域的獨角獸企業微醫(原掛號網)、卓健科技、醫聯、好大夫、碳云智能等,醫療“野心”初現。
騰訊一邊大手筆投資醫療領域,一邊開創醫療產品微信智慧醫院、糖大夫、騰愛醫生、騰訊覓影等,其中的“騰訊覓影”更是獲得了國家認可,這一殊榮猶如“尚方寶劍”開疆擴土也輕松了許多。
有消息稱,騰訊旗下的“騰訊覓影”自從在2017年8月正式推出之后,馬化騰就在隨后的各個場合演講時提到“騰訊覓影”,三個月后,科技部在2017年11月15日公布了“首批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名單”而“騰訊覓影”就位列其中,這標志著“騰訊覓影”將接受由科技部、發改委、工信部、衛計委等15個部門組成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推進辦公室的領導,推進我國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和重大科技項目的組織實施。
今年4月,國務院在印發的《意見》中第七條明確提出:開展智能醫學影像識別、病理分型和多學科會診以及多種醫療健康場景下的智能語音技術應用!這一官方信息更使獲有“尚方寶劍”的“騰訊覓影”多了一重保障。
筆者為此,專門登陸“騰訊覓影”官網進行了解,據查閱相關資料后發現,“騰訊覓影”是騰訊公司首款將人工智能技術運用在醫學領域的AI產品,聚合了騰訊公司內部包括AI Lab、優圖實驗室、架構平臺部等多個頂尖人工智能團隊的能力,把圖像識別、大數據處理、深度學習等領先的技術與醫學跨界融合研發而成!
隨后,筆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官網上看到一篇題為《科技部召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暨重大科技項目啟動會》文章,文章稱,2017年11月15日,科技部高新司秦勇司長宣布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名單:依托阿里云公司建設城市大腦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依托騰訊公司建設醫療影像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由此可見,騰訊與阿里在醫療健康領域,騰訊更占上風。
騰訊精心打造的醫療帝國正在形成!
與阿里的未來醫院不同的是,騰訊早在2014年便開始布局微信智慧醫院,有消息稱,截至2017年2月,已經有近2萬家醫院開通了自己的公眾號。三甲醫院中超過80%開通了自己的公眾號,且其中60%以上提供掛號、電子病歷等智能醫療服務。除此之外,消息人士還表示,2018年2月,新農合跨省異地結算規模從8省擴展到31省。騰訊通過與國家衛計委異地結算中心的合作,將微信支付功能引入新農合跨省就醫,用戶可以在大部分省市的定點醫院和醫療機構享受微信跨省支付服務。
網絡消息還指出,目前微信智慧醫院已經升級至3.0版本。該版本智慧醫院以微信小程序和醫院公眾號作為整體服務的入口,力圖通過區塊鏈、AI、醫保商保移動支付等技術的加持,將之前版本中斷裂的服務鏈補全。
騰訊與阿里你押誰的寶?
騰訊與阿里向來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動向較受業界關注,自《意見》發布之后的近兩個月時間,筆者開始對這兩大集團在醫療健康領域方面的動向信息進行簡單的梳理,經初步統計后發現,筆者個人更看好騰訊。
盡管阿里最初在醫療領域的嘗試始于收購中信21世紀,組建阿里健康。此后,開始放出消息推行未來醫院。阿里健康未來醫院事業部總監董宇在某場合表示,現在阿里健康正與阿里云、釘釘、支付寶、天貓、淘寶等攜手,整合集團資源,向外界合作伙伴提供未來醫院計劃。還說“通過我們的互聯網醫院,給醫院篩選精準的病患,打造醫院品牌形象。通過支付寶的信用和支付的能力,給患者提供便利、普惠的就醫環境。”但到目前為止,阿里旗下的支付寶曾經砸錢鼓勵老用戶邀請新用戶,也聯合各大保險公司開展醫療保險贈送類活動,支付寶上開通社保卡綁定的城市僅有深圳、杭州、武漢、鄭州、成都、西安等11座城市。并且,據筆者調查,由于很多醫院接入了微信查詢報告等功能,微信支付的頻率略高于支付寶。
針對阿里打造的互聯網醫院未來醫院,近日也有媒體刊文提出擔憂。筆者發現,在6月9日,《36氪》網站在刊文《阿里在醫療這事兒上好像“開竅”了》中,這樣寫道:近期總理、副總理先后考察互聯網醫院,充分顯示了高層對互聯網+醫療健康的高度重視。但是,關于互聯網+醫療健康政策又清晰畫了紅線,實體機構依托和禁止首診,基本上消解了互聯網醫院一大半的功力。文章好像對“開竅”的阿里走未來醫院計劃表露出擔憂。
騰訊抗衡阿里已有尚方寶劍!
那么互聯網+醫療可以怎么應用呢?我們來舉一個實例。
川渝兩地將建立衛生應急和重大疫情、傳染病聯防聯控機制,加強川渝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信息共享,及時互通疫情信息,聯合做好交界地疫情防控。同時,川渝兩地深化合作,建立遠程醫療平臺,推動四川16家醫療機構與重慶12家醫療機構開展省際醫療機構合作試點,推進跨區域跨機構醫療機構間臨床檢驗檢查結果互認。加強醫療機構合作,發揮重醫附屬兒童醫院兒科醫療技術、疑難危重癥的診療作用,加快建立跨區域兒科聯盟,打通聯盟成員單位間的綠色轉診通道,有序推進科研課題合作、診療規范推廣、遠程診療、指導教學、師資培訓等工作。
此外,在強化防控方面,簽訂“川渝疾病預防控制聯防聯控工作合作協議”,在重慶合川區和四川廣安地區試點開展傳染病聯防聯控工作,對發生在兩省市交界地的傳染病疫情,明確專人聯系聯絡,及時互通疫情信息。還要簽訂“衛生應急聯動框架協議”,加強省市間衛生應急培訓方向、培訓方式和題庫等研究合作,共同提升基層衛生應急技能水平。
加強毗鄰地區醫療衛生融合發展,以更加開放的態度,推動相鄰區域的協同共進、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統籌規劃建設區域性醫療中心,鼓勵發展一批品牌醫聯體跨區域辦醫,完善醫療機構醫學檢驗結果互認和雙向轉診合作機制,加大人才技術、服務管理、中醫藥發展、遠程會診等領域的合作力度。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港交所最新資料顯示,人和商業(01387)主要股東王宏放于2014年12月5日,場內增持公司好倉1600萬股,耗資609.6萬港幣0...
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不斷提高,社會的消費水平也處于不斷升級的狀態,也導致市場的競爭愈演愈烈...
2015年9月,冰島提前鎖定晉級歐洲杯正賽的資格,歷史上首次晉級歐洲杯,這是冰島第一次躋身洲際大賽的決賽圈。2016年8...
提到數碼產品“三件套”,一般包括電腦、手機和平板電腦,如今平板電腦的存在感已經被邊緣化。在這種大環境下,不少廠...
電商紅利期孕育了大量電商品牌,這些品牌正尋求融資以確立優勢。盡管多數電商品牌沖關IPO之路并不順遂,但無礙大軍前3...
2018年4月下旬,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近兩個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