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區塊鏈技術應用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在區塊鏈迅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國順應全球化需求,緊跟國際步伐,積極推動國內區塊鏈的相關領域研究、標準化制定以及產業化發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席卷全球,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成為...
對于中國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指責,尤其是脫離法治的軌道和國際規則體系來指責中方盜竊知識產權、強制高技術轉讓,引發廣泛關注。“美方說法無異于信口雌黃!”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春田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
美國對華“301”調查結果中,對于中國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指責,尤其是脫離法治的軌道和國際規則體系來指責中方盜竊知識產權、強制高技術轉讓,引發廣泛關注。“美方說法無異于信口雌黃!”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春田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
劉春田認為,美國“301調查”報告中沒有提出證據證明中國法律規定外國企業必須轉讓技術給中國合作伙伴,也沒有證據證明中國違反其在世貿組織做出的承諾,以技術轉讓作為外資市場準入的前提條件。美國“301調查”不顧中國實際情況和多年來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努力,以“莫須有”的方式指責中國侵害美國的知識產權,不負責任。
美方所指技術轉讓問題,不是政府行為,而是企業間的合同問題。兩國企業之間的合作,平等互利,各展所長,各取所需,這是一個雙方自主商議、決定的過程。美國企業對華技術轉讓是正常的商業行為,是企業雙向選擇和自主決策的結果,不能把正常的商業交易行為視作政府采購的強制行為。技術需要市場實現其價值。中美企業間的技術交易,是互通有無,平等互利,雙方都是交易受益人。眾所周知,美國既是高技術強國,又精于市場經濟,還是技術交易里手,不會輕易在一個發展中國家的企業面前失手。事實上也是如此,迄今為止,我們沒有看到一件美方企業的高技術被強制轉讓到中方企業的例證。
劉春田說,在不少領域,美方企業技術確實先進。中方企業希望通過合作,學習和引進先進的技術并消化、吸收,通過深度研發獲得更新的技術,從而增強自身進一步發展的力量,這符合自然法則,符合技術進步的規律,也是人之常情。中西方均循此理。美國也不是天生先進,也要向其他國家學習。只要正當,任何國家都有權利對合法取得的技術再度開發研究,并從中獲得正當權益。
“市場準入與強制技術轉讓是截然不同的問題。”劉春田說,美國指責中國的合資合作要求、股比限制和行政審批程序,實質是針對中國的市場準入制度,與強制技術轉讓無關。美方這樣做明顯是混淆概念。事實上,世貿組織成員有權對市場準入做出保留,這些保留體現在成員的入世承諾中,是包括美國在內的多數成員的普遍做法。“美方指責脫離了實際情況,脫離了國際規則體系的標準,有任性之虞”。
近年來,中國知識產權法治建設不斷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實現了“質”的轉變。加入世貿組織后,中國主動完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相繼修改了專利法、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并正在加緊著作權法的修改。中國僅花了3年多的時間就建立了3個知識產權法院和15個知識產權法庭,有效提高了中國知識產權的司法水平。還實施了國家知識產權戰略,顯著提高了全民知識產權意識。2017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超過130萬件,高于美國、歐盟、日本、韓國之和。商標注冊更是大幅攀升。
“這些都是最靠譜的措施,也更基礎、更根本和更具持久效力,其目的旨在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據我所知,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像中國政府那樣在保護知識產權上付出如此大的努力,其效果之顯著有目共睹。我敢保證,美國知識產權界的同仁認同我的意見。”劉春田說。
劉春田認為,知識產權既是財產,也是企業競爭手段。互聯網時代,技術進步交叉發展,重疊與沖突在所難免。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企業之間知識產權糾紛層出不窮,越是發達國家越是頻發。這是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的突出表現。高技術領域權利關系錯綜復雜,爭議司空見慣,幾乎成為規律。尤其知名大企業之間,知識產權更是糾紛多發、訴訟不斷。其中,很難輕易說哪家企業是純粹的被害者,哪家是純粹的侵權人。在法治社會中,這些均由法律途徑解決,企業自有辦法,而非政府插手可以奏效。美國既是市場國家又是法治社會,美國政府應該明白這個基本道理。
劉春田說,市場經濟下,尊重經濟運行的基本規律和法治才是正道。知識產權屬于私權,私權糾紛自有法治渠道。所以,首先應當區分國家行為、企業行為和個人行為。企業或個人行為,不應記到國家頭上。面對企業之間的跨國糾紛,美國政府棄正常的法律途徑和國際規則不用,由政府走到前臺,單方面動用其國內法律“301條款”,把國家當成制裁的對象,有違法治,實屬任性妄為。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攜程發布《2018世界杯俄羅斯旅游消費報告》,中國游客人均花費預計超3萬元。近日,攜程發布《2018世界杯俄羅斯旅游消1...
經過兩年的建設期,“大七環”終于要在本月底“閉環”。6月20日,北京市發改委組織媒體集體采訪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公路G...
對歐佩克而言,相比于特朗普的推特“嘴炮”,美國議會正在討論的NOPEC法案更加駭人聽聞。若該項法案通過,歐佩克將可1...
今日滬指沖高回落,繼續大跌,失守2900點,煤炭、鋼鐵、化工等資源股表現較為強勢,創業板大幅下跌,跌幅超2.5%,再1...
個稅法大修之后,房產稅的腳步會越來越近嗎?個稅法的修訂引發了對稅改下一步進程的熱議,有觀點認為,為了提高直接稅?...
6月12日,廣州市統計局官網發布了《2017年廣州市城鎮非私營和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情況》。數據顯示,廣州市城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