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行業供需趨勢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研究報告對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
位于渝東南的黔江區,立體農業遍地生花:水田鄉羊肚菌產業、小南海鎮生態水產養殖場、濯水鎮雙龍村蠶桑+高山反季節蔬菜、馮家街道一江兩岸鄉村旅游與休閑農業示范帶等立體農業示范基地建設正如火如荼。
位于渝東南的黔江區,立體農業遍地生花:水田鄉羊肚菌產業、小南海鎮生態水產養殖場、濯水鎮雙龍村蠶桑+高山反季節蔬菜、馮家街道一江兩岸鄉村旅游與休閑農業示范帶等立體農業示范基地建設正如火如荼。今年,黔江區按照每個鄉鎮街道主抓1~2個骨干產業,形成“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立體農業發展格局規劃,在市級深度貧困鎮金溪鎮布局了5000畝立體農業示范基地,其余29個鄉鎮街道均打造了1000畝以上的立體農業示范基地。
科技扶貧:公司+星創天地+創客
2011年,中塘鄉引入湖北三磊集團,在當地規劃了1.03萬畝土地,著力發展以獼猴桃為主的萬畝高端特色水果。不料,獼猴桃園經營不到一年,差點倒閉。
2013年,在完成園區建設后,三磊集團從陜西、四川等地引入獼猴桃苗。可栽種一段時間后,樹苗卻出現大面積潰瘍病,500多畝獼猴桃幾乎全部毀掉,損失上千萬。
“那是我們第一年在中塘鄉種植獼猴桃,沒有考慮到外地樹苗是否適應當地環境,再加上后期管護技術不到位,最終損失慘重。”三磊集團相關負責人彭文平回憶。正當他們一籌莫展時,中塘鄉政府主動牽頭,幫他們引進技術人員,并與重慶多家高校簽訂科研協議,定期提供技術幫扶。2016年,在黔江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黔江區建成了首個新型農業創新創業平臺“武陵仙果星創天地”,并探索推廣“公司+星創天地+創客”的科技扶貧模式。
“這樣的模式能解決普通農戶創業資金和技術上的短板。”彭文平說,通過創新“產業租賃”的扶貧模式和采取“借雞生蛋”的方式,集中流轉土地建設的獼猴桃種植基地里,農戶首先將自有土地租賃給企業進行產業建設,獲得土地租金;企業建設好基地后,農戶作為創業人員,依靠企業的技術指導,對基地種植管理進行勞務承包,獲得固定的種植管理收益(勞務費),還可根據管理質量,獲得果實獎勵(產量高品質好,給予不同級別的果實獎勵,果實獎勵可折算為現金)等收入。
以每戶承包20畝為例,農戶可獲得勞務工資1000~1500元/月,同時,視當年果子的產量、質量進行利益分成,給予超產獎勵,可獲得果實獎勵600~1000元/月,創客年均收入達到3萬~4萬元。目前,黔江已采用該模式發展獼猴桃基地10000余畝,脆紅李、楊梅等特色水果基地2000畝,帶動9個偏遠山村221戶建卡貧困戶實現增收脫貧。
事實上,獼猴桃基地只是中塘鄉優化農業產業,帶動村民脫貧增收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們狠抓特色效益農業,除獼猴桃外,還發展了6000畝脆紅李,1500畝油茶,500畝樹莓。”中塘鄉黨委書記潘東表示。
黔江區有關負責人介紹,為發展綠色農業,當地正在實施畝收萬元立體農業行動。如以三大傳統農業骨干產業穩固發展;以“十個一”模式發展特色效益農業,重點發展以獼猴桃、李子、桃子等優質水果,以青菜頭、食用菌為主的優質商品蔬菜,中藥材,特色水產等特色種養產業,加快構建多品種、小規模、精品化的特色產業發展新格局;三實施“畝產萬元立體農業行動計劃”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并將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大力推進農業品牌創建。加快培育打造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重點打造“山韻黔江”區域公用品牌,培育8個重慶名牌農產品。
特色效益農業讓貧困戶增收
中塘鄉位于黔江東北邊陲,與湖北省接壤,曾是當地最窮的鄉鎮,全鄉80平方公里的幅員面積中,有興泉、迎新兩個國家級貧困村。近年來,該鄉發展特色效益農業,帶動500多貧困戶戶均年增收1.5萬元以上。
正在中塘鄉仰頭山現代農業園區勞作的鐘世明,正在給獼猴桃樹套袋,他是獼猴桃帶來的經濟效益的受益者。現年54歲的鐘世明曾是黔江區中塘鄉中塘村四組的建卡貧困戶之一,如今他家效益喜人。
鐘世明的家居住在仰頭山現代農業示范園內,在園區入駐之前,他跟妻子田艷都在家務農,兩個孩子的學費和生活費就靠地里種出來的糧食賣錢,以前每年家里都是養兩頭豬,年底必須賣一頭來補貼家用,但一年下來除了能夠勉強糊口,幾乎沒有任何結余。園區入駐后,他就將家里的18畝土地流轉給了園區,每年流轉租金有1萬余元。他本人也在園區內務工,每個月有1500余元的收入。除此之外,園區內實行“返承包”制,當地村民也可以從園區流轉當地農民的土地中“返承包”土地,種植的果樹從育苗到掛果都由當地農戶管理,收獲后在統一賣給園區。他的妻子田艷也“返承包”了近20畝果園,扣除各種成本后一年利潤在7000元左右。他跟妻子每天在園區里主要做獼猴桃栽培、除草、施肥、防蟲、授粉等一些人工活。
如今,鐘世明一家人不但實現了在家門口務工,夫妻倆的年收入也近4萬元,家里兩個孩子的學費跟生活費也有了保障。居住的房屋也從老式木方改建為80平米的水泥房。“園區還給我們買了社保,再過幾年退休后還能領到退休金……”鐘世明說起這些已經笑得合不攏嘴。
立體農業,又稱層狀農業,就是利用光、熱、水、肥、氣等資源,同時利用各種農作物在生育過程中的時間差和空間差,在地面地下、水面水下、空中以及前方后方同時或交互進行生產,通過合理組裝,粗細配套,組成各種類型的多功能、多層次、多途徑的高產優質生產系統,來獲得最大經濟效益。如在葡萄地里種草莓、草莓收后種菜等。鴨河口庫區,水庫水面發展網箱養魚、銀魚養殖及庫汊養魚開發,環庫發展豬雞水禽立體養殖,這也是立體農業的典型。提出關于立體農業這一學術名詞,早在20世紀初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J.R.smith教授曾概括為:立體農業是"種植業、畜牧業與加工業有機聯系的綜合經營方式。"目前我國有關立體農業的定義大體有3種表述。
立體農業最早產生于農作物的間作套種。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長期生產實踐中形成的珠江三角洲的基塘農業,利用江河低洼地挖塘培基,水塘養魚,基面栽桑、植蔗、種植瓜果蔬菜或飼草,形成"桑基魚塘"、"蔗基魚塘"或"果基魚塘"等種植和養殖結合的生態農業系統,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立體農業。但對中國立體農業的研究僅10多年歷史,其理論還處于探索階段。在其他國家,如坦桑尼亞、斯里蘭卡等也常見立體種植,美國、印度、印度尼西亞等正在興起與中國立體農業相類似的混合種植、多層利用和農林牧漁結合的種植、養殖業。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在經過殺價競爭與行業整合之后,LED照明業已經走向成熟,業內廠商也開始注重其產品附加價值。隨著技術的發展,全球智2...
近期,羅偉廣持有的金剛玻璃遭遇券商強行平倉。至此,被稱為私募界“廣州三杰”的新價值投委會主席羅偉廣、曾任創勢翔...
一般來說,化妝刷毛質分為 天然毛 與 人造毛 。天然毛中山羊毛最普遍,馬毛柔軟性好,但彈性稍差,貂毛和黃狼毛可...
個稅抵扣房貸或將攪動樓市。6月19日,《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簡稱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1...
基金份額是什么?簡單的說,基金份額就相當于基金的單位,基金單位凈值相當于基金的單價,而你的基金資產就是基金份額2...
隨著中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化進程較快,加上中國木材資源豐富、人口基數大、家具生產實力較強,中國家具行業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