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醫藥物流行業供需趨勢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醫藥物流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醫藥物流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醫藥物流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
僅一年時間,醫藥代表離職率明顯上升。據醫蟹數據,60%的藥代有轉型想法,44%的藥代正在為轉型做準備。且僅一年時間,40歲以上的醫藥代表占比銳減,從2016年的9.6%降低到了2017年的不到5%。
僅一年時間,醫藥代表離職率明顯上升。據醫蟹數據,60%的藥代有轉型想法,44%的藥代正在為轉型做準備。且僅一年時間,40歲以上的醫藥代表占比銳減,從2016年的9.6%降低到了2017年的不到5%。
醫藥代表是負責相關藥品的推廣工作的人員,有些負責醫院,客戶為醫生,有些負責藥店,客戶為經銷商。需要很強的溝通協調能力,目前全國有醫藥代表200余萬之眾。醫藥代表這一角色最早是合資藥企引進的。1988年,南方一家合資制藥公司最先為社會"培養"出了一批醫藥代表。其他藥企競相效仿,醫藥代表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而立之年,大批醫藥代表正選擇離開行業。指標難完成,獎金拿不到,政策壓力大等原因都驅使一部分醫藥代表選擇離開這一崗位。
▍月薪下降、離職高企
據醫蟹數據,2017年醫藥代表平均月收入7682元,相比于2016年底的9115元,每月平均收入減少1500元,年薪減少20000元。
此外,月薪在5000元到8000元的醫藥代表,2017年相比于2016年增加了8%,而月薪在11000元到15000元的醫藥代表則從2016年的21%降到了現在的10.4%。
可見,月薪過萬對于一批醫藥代表來說,已經成為了過去式。
藥品是特殊商品,是指導性商品,藥品推銷員應該對該藥品了如指掌,能對該藥品的研發來源、歷史背景、市場發展、藥理作用、臨床效果、同類比較、以及相關的政策、法規、方針、管理等等,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認識,能在大堂上侃侃而談的講課,也能與人面對面的細說淵源,有理論有知識,簡直就是一個響當當的藥品商品專家。你能做到這些嗎?做到這些,就能進入世界知名的制藥大公司(如安斯泰來制藥、第一三共制藥、美國強生等等)做一個所謂的醫藥代表了。
一簡一繁,說明了所謂的醫藥代表的特殊性,不是隨便就可以做一個醫藥代表的。
中國的醫藥代表的主要的工作方式及社會認同度,可以將他們劃分為兩種基本類型, 即"與產品無關類型"和"與產品有關類型"。
"與產品無關類型":極少數代表除了簡單的"工作"之外,幾乎沒有令人心動的工作內容,這樣的代表我們稱之為:ATM機。他們的"定期"工作,往往游離于產品之外,客戶從他們身上無法看到和感受任何產品形象,成為"產品之外的影子",客戶對于產品的了解,往往要經歷"用藥實踐"和"自學成才"的過程。
據賽柏藍了解到的情況,藥代的基本工資還相對平穩,收入減少主要是由于完不成指標,拿不到獎金。同時,不少藥代進一步表示,指標對于他們越來越成了一個完不成的任務。
除收入減少外,醫藥代表的離職率也是上升明顯。
據醫蟹數據,醫藥代表的主力軍為25-33歲的青年人群,整體偏年輕化,而40歲以上的醫藥代表占比銳減,從2016年的9.6%降低到了2017年的不到5%。
此外,調查顯示,60%的代表有轉型想法,且有44%的醫藥代表正在為轉型做準備,不過也有部分醫藥代表還處于迷茫期,表示走一步看一步。
同時,據賽柏藍了解,不少醫藥代表對于職業前景并不樂觀,他們多認為最好的結果就是維持現狀,不然只會越發艱難。
▍醫藥代表轉行歷程
據前藥代王博先生表示,一般工作時長在5年左右,年齡在30歲左右的醫藥代表轉行意愿最為強烈。因為處于這一階段的醫藥代表,自身進步有限、身處外企更是升職無望。
至于轉行方向,既有選擇醫藥行業內的學術代表、藥械代表的,也有徹底離開醫藥行業,投身餐飲或IT行業的。
同樣是前醫藥代表,轉型成功的有進入服務業幫助醫藥代表通過合規的方式處理市場費用的,也有賣海鮮做燒烤的。
一位已經轉行成功的醫藥代表表示,相比于其他行業的從業人員,醫藥代表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
優勢主要是強大的學習能力、對于競品的關注意識、收集信息的能力、商業禮儀、服務意識。
而劣勢則主要是人到30的家庭壓力、接受薪資落差的能力、對于陌生領域知識的欠缺。
雖然相比于大數據、IT等行業,醫藥代表的薪資并不算高。但是醫藥代表的平均薪資還是高于其他不少行業的。當轉行到其他行業時,薪資落差是醫藥代表必須面對的問題。
至于醫藥代表轉行到底需要考慮哪些問題,一位醫藥代表在思齊圈直播中建議到,必須考慮到城市,因為城市不同,機會不同、薪資不同、上升空間不同。
此外,醫藥代表還要兼顧自身已有的優勢和所轉向行業的目標崗位、未來發展、行業整體趨勢。
此外,對于轉行需要的時間成本與試錯期,準備轉行的藥代也必須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政策造成心理壓力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指出,禁止醫藥代表承擔藥品銷售任務,禁止向醫藥代表或相關企業人員提供醫生個人開具的藥品處方數量。
意見明確,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須將醫藥代表名單在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指定的網站備案,向社會公開。醫藥代表負責藥品學術推廣,向醫務人員介紹藥品知識,聽取臨床使用的意見建議。醫藥代表的學術推廣活動應公開進行,在醫療機構指定部門備案。
意見指出,醫藥代表誤導醫生使用藥品或隱匿藥品不良反應的,應嚴肅查處;以醫藥代表名義進行藥品經營活動的,按非法經營藥品查處。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副局長吳湞表示,此次出臺的意見針對當前藥品醫療器械創新面臨的突出問題,著眼長遠制度建設,是一份重要綱領性文件。
一位已經離職的醫藥代表表示,兩票制、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按病種付費等政策都影響了整體的從業環境,不少醫藥代表普遍心理壓力較大。
他坦言,醫藥代表作為醫藥生態中最底層的群體,卻承受了最大的壓力。不少醫藥代表戲謔說道,醫藥代表不敢生病,因為進不去醫院。
確實,一段時間以來,隨著醫藥代表備案制、三定一有、人臉識別、無罪證明、全程監控等政策和手段在上海、天津、鄭州等地的大醫院實行,醫藥代表的工作環境越來越不理想。
一位醫藥代表坦言,最令他傷心的就是醫院的人臉識別,他認為這種手段傷及尊嚴和基本人權。
此外,醫藥代表靠天吃飯,能不能完成指標,隨機性很大;所做的產品市場空間有限;身處外企,業績難以進一步往上走,也是不少藥代的離職理由。
一位醫藥代表在思齊圈直播中說道,除以上因素外,還要考慮個人年齡、個人發展前景、工作心態、行業壓力是否可承受等因素,綜合決定自己的去留。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6月25日消息,據彭博社報道,模塊化房屋公司Katerra正在利用軟銀的巨額投資來穩步削減成本和勞動力需求,打造更經濟實...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越高,人們對廚房配置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而櫥柜,作為廚房的核心配置,許多人在選擇時都喜歡...
婦科體檢有哪些檢查項目?1、白帶常規檢查可檢測出各種細菌感染導致的陰道炎等。2、子宮及附件檢查了解子宮底的位置,...
“未來全球汽車行業將只剩下幾家大的集團。”對于汽車行業未來的發展,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曾判斷說。無疑,沒有一家...
▍兩醫院藥房托管被叫停近日,有知情人士向賽柏藍提供消息,遼寧省藥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給朝陽市衛計委,下發了一則...
國家官員發布中文公告是否妥當?這一話題近日在馬來西亞引發激烈爭議。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等報道,馬來西亞財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