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物理農業行業風險投資態勢及投融資策略指引報告
風險投資是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相對成熟后,通過市場退出機制將所投入的資本由股權形態轉化為資金形態,以收回投資,取得高額風險收益。全球風險資本市場已進入新一輪快速...
我們知道農產品滯銷賣難這些年來一直困擾農業發展和農民收入增加,請問利用互聯網解決農產品滯銷賣難的問題上,農業農村部已經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還有哪些具體的措施?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今日上午9時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屈冬玉介紹深入推進“互聯網+農業”促進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有關工作情況,并答記者問。
“互聯網+農業”是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的跨界融合,創新基于互聯網平臺的現代農業新產品、新模式與新業態。以“互聯網+農業”驅動,努力打造“信息支撐、管理協同,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我國現代農業發展升級版。
“互聯網+”代表著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方向、新趨勢,也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供了新路徑、新方法。“互聯網+農業”是一種生產方式、產業模式與經營手段的創新,通過便利化、實時化、物聯化、智能化等手段,對農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等農業產業鏈環節產生了深遠影響,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了新動力。以“互聯網+農業”為驅動,有助于發展智慧農業、精細農業、高效農業、綠色農業,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實現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
“互聯網+農業”就是依托互聯網的信息技術和通信平臺,使農業擺脫傳統行業中,消息閉塞、流通受限制,農民分散經營,服務體系滯后等難點,使現代農業坐上互聯網的快車,實現中國農業集體經濟規模經營。
以下為文字實錄:
記者:我的問題和農產品有關,我們知道農產品滯銷賣難這些年來一直困擾農業發展和農民收入增加,請問利用互聯網解決農產品滯銷賣難的問題上,農業農村部已經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還有哪些具體的措施?謝謝。
屈冬玉:剛才我已經涉及到農產品賣難的問題,農產品大多數是鮮活農產品,所以農產品賣難,在全世界都是重要話題。但是并不是因為有困難就無所作為。農產品標準化、分級預處理是實現交易的前提條件。
所以農業農村部,多年來首先抓了農產品批發市場,包括城市的批發市場和田頭市場的建設,這個已經很多年了,隨著改革開放40年,市場化基礎設施的能力大大加強,北京的批發市場標準水平越來越高,這是有目共睹的,產地批發市場全國各地有很多著名的集散地,都是有冷鏈、預處理、分級包裝。最近幾年,農業農村部牽頭,就是你有了分級預處理能力以后,怎么讓消費者知道,所以要營銷,2001年開始,國務院批準設立每年搞一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已經辦了16屆,今年在長沙,還要繼續辦,規模越來越大,影響越來越強,這是大的綜合的。
還有一些專場的,最近三四年,弄了150多場專場的推介。上個禮拜,為了落實習總書記在審議三項重點工作扶貧攻堅的明確指示,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的問題,我們就策劃了一系列的活動,上個禮拜開始,搞了首場的現場對接簽約54億,這54億是實實在在的。總采購金額達到了127億,采購量252萬噸,得到了新聞界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宣傳,對貧困地區是這樣,精準扶貧。同時利用電商里推介各地特色農產品。
前兩年有的地方,像平谷、扶貧雞和其他的水果和菜,電商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電商的動員能力快,精準,這是它的特點,同時開辟了一些扶貧的頻道,包括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CCTV1、CCTV2、CCTV7,還有各地的頻道,以提升產業扶貧的市場化水平。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要求我們,專門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工程,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還有,我們要開展農產品品牌建設。
前不久,農業農村部常務會議已經審議,上個禮拜已經對社會發布了,要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分三個層面,一是區域品牌,每個區域的文化、自然和歷史等等生產技術的條件,區域品牌是不一樣的,還有企業品牌,各個龍頭企業、大公司利用現代科技、現代標準、現代營銷手段構筑起來的企業品牌,所謂的百年老店。
二是產品品牌,一說章丘的大蔥,就是最著名的,既是產品品牌又是區域品牌,還有定西馬鈴薯,還有貴州的都勻毛尖茶葉,這些都是區域品牌。所以,加強農產品的區域品牌建設是解決產銷對接的重要方面。三是創新,科技創新、市場營銷的創新和管理的創新,特色農產品沒有技術含量沒有標準沒有管理的創新和市場營銷的創新,在激烈的競爭中是沒有優勢的,因為現在我們是全球最開放的農產品市場,消費者享受了全世界最優質農產品的同時,對我們國內農業特色農產品的發展帶來了不小的壓力,我們必須面對這個壓力。
中國的開放會越來越大,不可能關起門來搞農業,5千年來我們是自給自足的農業,現在是開放環境下的國際化的,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農業,這是我們現代農業人包括管理生產和科技人員必須面對的挑戰,只有過了這一關,中國的農業農村現代化才能真正邁上新的臺階。所以我們要抓住互聯網彎道超車的機遇,構建新型經營主體、小農戶與大市場有機銜接的方式。
為什么黨中央、國務院重視“互聯網+農業、+農村”,因為小農戶組織方式,通過互聯網組織起來,來推銷特色農產品、優勢農產品,這是最經濟、最方便、最有效的,這就抓住了要害。所以我希望新聞界的朋友,多為我們農產品的有效生產、有效對接,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共同努力,謝謝。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原本只是做生意周轉資金,借款僅僅3萬元,短短一年竟變成了800萬元;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需求,同樣借款3萬元,實際到6...
“互聯網+農業”是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的跨界融合,創新基于互聯網平...
威盛聯手咪咕視訊 提供人工智慧平臺及大數據資料庫IC設計廠威盛宣布:將與中國移動旗下孫公司咪咕視訊科技合作,分別G...
廣深港高鐵預計三季度通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下稱港鐵公司)主席馬時亨6月28日對媒體稱,對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今7...
7月2日上午消息,TechCrunch國際創新峰會杭州站今日于云棲小鎮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會議主題為“不僅僅是獨角獸(BEYOND...
進口廢紙再增加一條限制,國外打包商苦不堪言一條針對出口中國的打包廢料進行裝船前檢查的新要求將于本周開始,一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