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新產品層出不窮的今天,要開發一個新品并能迅速在市場上推廣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只有經過科學的市場分析、消費者分析、競爭對手的分析,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使企業開發的新...
華為來東莞,帶來了一條生態鏈,組建了一個產業生態圈,也推動了東莞本土產業升級,為東莞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提供有力支撐,讓東莞的產業邁向全球產業鏈中高端更有底氣。
華為的每一次行動,都能牽動大眾神經。這一次也不例外,在東莞人的朋友圈里來回刷屏。華為來東莞,帶來了一條生態鏈,組建了一個產業生態圈,也推動了東莞本土產業升級,為東莞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提供有力支撐,讓東莞的產業邁向全球產業鏈中高端更有底氣。
新辦公地:東莞華為長啥樣 游人也來瞧一瞧
今日是華為部分研發人員到東莞上班的第4個工作日。從7月2日上午開始,一輛輛載著華為員工的粵B牌大巴,從深圳坂田出發,沿龍大高速一路向北,前往約50公里外的東莞松山湖;不堵車情況下,約50分鐘,就能進入華為溪流背坡村。到達停靠點后,員工下車分別前往辦公點。
今后,這樣的通勤將常態化,而出發地點可能是深圳南山、福田、寶安、龍崗等地,但最終開往的目的地是華為溪流背坡村。
昨日下午,南都記者從松山湖環湖路轉入華為溪流背坡村M區,歐式建筑的尖頂率先映入眼簾。從接近M區入口處的崗亭向西側望去,主體建筑外的路面上,數十臺挖掘機正在工作;鐵路橋也在緊張施工中,工人正在鐵軌兩側平整草坪。而南側的配套公寓,主體工程已接近尾聲。
沿著內部道路可以從M區一直開往H區,前行約400米左右,約30輛粵B牌客車停靠在路邊;園區道路與建筑物之間有明顯的阻斷,路上鮮見人員,十分安靜。偶爾有松山湖公交穿梭。
而在外部開放的綠道,不時有游人騎自行車經過,他們中不少人是從媒體上得知華為溪流背坡村開始辦公后,特意來看看華為“長”什么樣,再看看刷屏的小火車。但因為內部不開放,這些游人也未能如愿。
公示的信息顯示,華為松山湖總部基地,總投資為100億元。為了最大限度方便員工,緩解初到松山湖后的不適應,華為方面特意準備了一本《東莞行政服務指南》。南都記者從指南中看到,從園區布局、餐飲分布、小火車路線、班車路線以及周邊住房信息、社區服務等一應俱全。
《東莞行政服務指南》顯示,首批交付的園區有8個,分別是E區格拉納達、F區巴黎、G區維羅納、H區克倫諾夫、J區瑞士弗里堡、K區法國勃艮第、L區海德爾堡、M區博洛尼亞,停車位6735個,食堂用餐服務標記有35家。
在園區車輛服務方面,設有穿梭車前往坂田、南方工廠等地方,也有東莞與深圳之間的通勤車設置,前往科技園、坂田等地。在松山湖南部住宅和公寓方面,分別標記的是湖畔花園、115公寓、湖岸花園(在建)。
龍頭企業:東莞“三冠王”千億級企業
對于來東莞松山湖辦公,部分華為員工覺得有些遠;但也有人認為,跟著華為布局走沒有問題,松山湖交通方便,環境優美。“目前可能比不上深圳,但要從長遠看。”一位華為員工這樣說。
隨著華為布局東莞,也有不少前華為人跟隨來莞創業。一位在松山湖創業的前華為人稱,2017年,她來東莞考察環境,最后決定在松山湖創業。每天,她從深圳南山的家里出發,經過南光高速、龍大高速,花3元高速費,40分鐘后,就能到達松山湖。在她看來,其實從深圳到東莞,比在深圳上班還要方便,不會有明顯的距離感。
華為成立于1987年,目前有18萬員工,業務遍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聯合創新中心36家,研究院(所、室)14家。
官方資料顯示,從2005年起,華為就開始在東莞布局。直至2016年5月份的一篇《別讓華為跑了》的文章席卷互聯網,讓華為和東莞都火了起來。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連日來,美國對多個貿易伙伴加征關稅的行為已經引起了多方不滿,這些國家紛紛出臺反制措施。墨西哥、歐盟、土耳其已經...
眼下,電動汽車已經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競爭新焦點和重要戰略方向,動力電池作為電動汽車的核心關鍵零部件,其技術水平的2...
7月3日,寶馬全新一代X3正式上市。全新X3不僅是寶馬在華的又一款國產車型,也是寶馬“X”之年的最重磅車型。然而為什1...
暑期親子客群占主流,國內酒店預訂市場火爆。暑期旅游旺季來臨,國人出游熱情高漲。今年夏季,國內酒店預訂市場非常火...
在今年上半年A股調整,投資者避險情緒蔓延背景下,曾一度被冷落的短期理財基金受到資金熱捧。數據顯示,上半年短期理3...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灣鳳梨(菠蘿)價格大跌,南部產地收購價剩不到5元(新臺幣,下同)。鳳梨農4日前往臺北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