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4年中國語音卡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咨詢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語音卡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語音卡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度的...
這家全球最大的CPU制造商,一路走來,給世界帶來很多驚喜,特別是PC時代。
很難想象: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了英特爾,那會變成什么樣?
再直觀一點,想象一下沒有CPU的世界將是什么樣?
如果沒有CPU,可以說幾乎一切都無法正常運轉了。所以,除非沒有人用半導體,除非我們不用電腦和手機了,否則Intel不會消失。
這家全球最大的CPU制造商,一路走來,給世界帶來很多驚喜,特別是PC時代。今天,它迎來了50歲生日。
50歲英特爾面臨的挑戰
就在英特爾成立50周年之際,其CEO科再奇卻在6月21日因職場緋聞閃電辭職,這讓英特爾陷入輿論漩渦,大家紛紛猜測科再奇的卸任背后是否另有隱情。
有分析師認為他的離職的其他原因,可能是因為10nm芯片難產問題,導致英特爾在芯片制造工藝上首次落后于競爭對手AMD和臺積電。
加之PC業務縮水,英特爾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中PC中心的CCG(客戶端計算事業部)收入增長率僅為3%。于是有人猜測科再奇是迫于壓力辭職。
目前英特爾CEO由鮑勃·斯旺臨時擔任,他于2016年加入英特爾并擔任首席財務官,他是財務人員而不是工程師。所以,如果想要在CEO的崗位上做好,那么他必須建立起能把控技術的高管智囊團,并解決英特爾10納米芯片制造工藝的問題。
誰將會是下一任CEO成為大家關心的話題,業界猜測候選人除了目前臨時擔任CEO的鮑勃·斯旺之外,還可能有以下幾個人選:
內部人選:
納文·謝諾伊(Navin Shenoy):于1995年加入英特爾,目前負責英特爾最重要的數據中心集團。作為在英特爾內部成長起來的高管,他是英特爾CEO的傳統選擇。他曾擔任英特爾前CEO歐德寧(Paul Otellini)的技術助理。在內部,他被認為具備英特爾所需的產品愿景。
文卡塔·倫杜琴塔拉(Venkata Renduchintala):于2016年從高通轉投英特爾,目前負責英特爾的客戶端設備產品和最熱門的物聯網產品。他擁有很強的技術背景,同時管理風格也曾引起關注。2016年有媒體報道稱,消息人士稱倫杜琴塔拉“不害怕說出自己的觀點”,而他的領導風格是“指揮和控制”。
拉賈·克杜里(Raja Koduri)于2017年從AMD離職加入英特爾。他在加入時組建了新團隊:英特爾核心和視覺計算集團,負責圖形和其他可視化技術。
吉姆·凱勒(Jim Keller)是剛加入英特爾的高管。他于今年4月從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團隊離職。在此之前,他的職業生涯主要供職于AMD和其他半導體公司。他的機會不大,但如果英特爾希望為CEO職位帶來新鮮血液,同時繼續保持從內部提拔的傳統,凱勒或許是合適人選。他目前負責英特爾的芯片工程。
外部人選:
里克·卡西迪(Rick Cassidy):臺積電北美CEO。臺積電的半導體制造工藝正在給英特爾帶來沖擊。英特爾正嘗試將10納米工藝投入使用,同時設計7納米工藝。與此同時,臺積電的10納米工藝早已開始使用,而今年早些時候也開始了7納米工藝的量產。目前,臺積電正在研發5納米工藝。5納米工藝被認為是“摩爾定律的終點”。從臺積電挖人能滿足英特爾的需求。
桑杰·賈(Sanjay Jha):近期從英特爾芯片制造業務競爭對手Global Foundries離職。他在該公司擔任CEO長達4年,于今年3月離職。他此前也是高通首席運營官。目前尚不清楚桑杰·賈為何從Global Foundries離職,例如是他的業績未達預期,還是主動辭職。有媒體報道稱,Global Foundries一直以來對CEO不太友好,在不到10年時間里已經換了4位CEO。
AMD CEO蘇姿豐(Lisa Su):英特爾夢寐以求的CEO人選,不過看起來跳槽的可能性很小。
雷妮·詹姆斯(Renee James):她曾被視為科再奇的唯一繼承人。不過,她不太可能回到英特爾。詹姆斯在英特爾工作了28年,于2015年離職。今年早些時候,她擔任自己的芯片公司Ampere的CEO。她也表示很高興能自己創業。
痛失移動市場,蘋果前高管評英特爾之毒性文化
蘋果前高管Jean-LouisGassée在medium發文《英特爾之毒性文化》。他在文中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了英特爾因其文化導致其一再錯過移動市場的失誤。
他表示科再奇因緋聞離職的消息讓他感到震驚,并對科再奇任職期間英特爾的表現做了總結:過去12個月英特爾股價上漲超過50%(即使在CEO離職后),而納斯達克指數上漲25%。華爾街似乎對英特爾的未來比蘋果更為樂觀:Intel的P / E(價格/收益比率,市場預期的指標)是22,而蘋果的則是18。
盡管財務狀況良好,但是英特爾還是被認為錯過了移動革命,因此損失巨大。
他分析道,英特爾曾經拒絕為第一款iPhone提供處理器的機會,當時CEO Otellini說他沒“看到”這個機會的潛力。如果說拒絕iPhone是因為當時確實并不能確定它是否會大賣,但是之后又接連錯過iPad諾基亞、黑莓等就說不過去了吧。
所以,當iPhone在2007年爆發時,英特爾堅守自己的立場來捍衛自己的位置:公司將以眾所周知的制造優勢獲勝。x86體系結構固有的缺點——功耗、不必要的復雜性、沒有SoC集成,都將被克服,而英特爾將會在移動包領域占據領先地位。
此后,英特爾下意識推動他們的x86優勢:通過Windows壟斷獲利。作為x86制造商,英特爾允許因為高利潤而被顛覆。
Jean-LouisGassée從心理學上解釋英特爾的種種問題(當然只是一部分,英特爾的問題還有更多),上文中的“以制造優勢獲勝”不過是換了種說法,X86制造者為了守住高利潤而任由自己被顛覆。這是真的。
但作者認為情感和文化上的東西也是至關重要的。在其他行業,我們也能見到錯誤的認知導致行動僵化。在技術圈里,微軟OS授權收費文化起初沒把安卓的“免費開放”看在眼里,等到醒悟時為時已晚。讓我們假設一下,與其在2007年揶揄iPhone價格太貴,微軟要是搶在安卓之前,早一周發布免費的Windows Mobile OS,情況將會如何?
直到2013年5月17日,Otellini宣布卸任時,表示“后悔”自己當年拒絕蘋果這筆交易的造成的過錯。
錯過移動市場多年,英特爾也已經放棄移動時代,而將目光聚焦在了數據中心業務和5G時代。萬物聯網的5G時代數據量劇增,需要強大的計算能力和處理能力,這無疑是英特爾所擅長的。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近期,全國各地盡管多為藍天,但臭氧污染卻節節攀高。生態環境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表示,臭氧問題將在大氣污染治理...
想知道自己擁有怎樣的血統?對哪些物質過敏?酒精代謝能力怎樣?有怎樣的遺傳風險?如今,面對這樣的疑問,人們有了實際的...
如果沒有快遞,明天將會怎樣?對于絕大多數都市年輕人,大概只能唱起那首“不思量自難忘”的《涼涼》了。持續勁升的業...
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6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從數據看,房價上漲城市數量明顯增多,樓市調控又7...
記者從北京市疾控中心獲悉,今年,本市戶籍的65歲以上老人可免費接種23價肺炎鏈球菌多糖疫苗,同時本市將實現通過手機...
7月17日晚,記者獲悉,新東方在線已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以下簡稱:招股書),招股書于今日披露。根據招股書,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