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液化天然氣LNG行業供需趨勢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液化天然氣LNG研究報告對液化天然氣LNG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液化天然氣LNG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L...
近日,西北LNG工廠限氣40%-65%,導致西北LNG供應大幅縮減,LNG市場在夏季出現“奇貨可居”的狀態,限氣的效果立竿見影。
天然氣夏季上演氣荒
LNG是英語液化天然氣(liquefied natural gas)的縮寫。主要成分是甲烷。LNG無色、無味、無毒且無腐蝕性,其體積約為同量氣態天然氣體積的1/600,LNG的重量僅為同體積水的45%左右,熱值為52MMBtu/t(1MMBtu=2.52×10^8cal)。
據記者了解,近日,西北LNG工廠限氣40%-65%,導致西北LNG供應大幅縮減,LNG市場在夏季出現“奇貨可居”的狀態,限氣的效果立竿見影。7月18日、19日,LNG市場連續大幅上漲,日均漲幅在300元/噸-400元/噸,7月20日延長再次帶漲150元/噸,加之部分低價液源跟漲,西北LNG出廠價格在4550元/噸-4850元/噸。
中宇資訊分析師孫陽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價格推高有兩點,主要是因為限氣,天然氣供需失衡,導致LNG淡季不淡。其次是因為有消息稱增量氣將執行3元/立方米的供氣高價。
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我國天然氣供應134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85億立方米,增速達16%,成為五年來天然氣消費增長最快的一年。
孫陽指出,2017年在我國集中“煤改氣”的作用下,天然氣消費迅猛增長。積累的大量新增用戶需求在今年上半年繼續集中釋放。上半年經濟形勢平穩向好,且在環保政策的嚴格要求下利好天然氣下游需求,國內天然氣需求旺盛。
但是,國內天然氣產量卻增長很小,遠比不上需求的增長速度。2018年上半年天然氣產量達77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6%,增速比1月份-5月份加快0.3%,上半年對外依存度超過40%。
孫陽還表示,在如此嚴峻的供需格局下,上游企業考慮到冬季保供情況,加大儲氣庫儲氣計劃,同時限氣也助推國內LNG市場價格上漲。
實際上,從去年以來,我國天然氣就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尤其是冬季“氣荒”的問題頗為嚴峻。
為了保證天然氣供應,增強上游企業儲氣能力,今年4月27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儲氣設施建設和完善儲氣調峰輔助服務市場機制的意見》,明確要求到2020年,供氣企業要擁有不低于供氣合同年銷售量10%的儲氣能力。
《證券日報》記者日前從中石油處了解,近日,大港儲氣庫(群)和京58儲氣庫(群)由北京天然氣管道公司分別移交給大港油田公司和華北油田公司管理,至此中石油管道所屬儲氣庫(群)已全部移交給油田公司。這標志著中石油儲氣庫體制改革基本完成,并為下一步加快儲氣庫業務發展、完善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奠定了基礎。
據了解,我國儲氣庫起步較晚,整體調峰氣量只占全國天然氣消費總量的3%,遠低于12%的世界平均水平,對上游生產及下游銷售均造成較大影響,儲氣庫業務體制改革有助于加快儲氣庫能力建設。
中石油表示,儲氣庫業務體制改革是適應深化油氣體制改革、完善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的要求,建立符合中石油加快發展儲氣庫業務的管理模式。這次改革將有助于加快儲氣庫建設,增強中石油天然氣調峰保供能力,彌補儲氣能力不足的短板,滿足天然氣快速增長的需求。
天然氣的主要用途
天然氣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和燃料,其主要用途有以下諸方面。
1)電廠、熱能、供暖、空調等工業企業的主要燃料;
2)餐飲業和民用的燃料;
3)化工工業的主要原料,可合成或提煉多種工業原料和半成品;
4)作為符合環保要求的機動車輛的潔凈燃料,汽油、柴油的理想替代物,這是國內外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可用于汽車、輪船、火車甚至飛機上。
LNG的主要用途
1)作為清潔燃料汽化后供城市居民使用,具有安全、方便、快捷、污染小的特點。
2)作代用汽車燃料使用。采用LNG作為汽車發動機燃料,發動機僅需作適當變動,運行不僅安全可靠,而且噪聲低污染小,特別是在排放法規日益嚴格的今天,以LNG作為燃料的汽車,排氣明顯改善。據資料報道:與壓縮天然氣(CNG) 比較,在相同的行程和運行時間條件下,對于中型和中重型車輛而言,LNG汽車燃料成本要低20%,重量要輕2/3,同時,供燃系統裝置的成本也至少低2/3。可以證明,將天然氣液化并以液態儲運是促使它在運輸燃料中應用的最經濟有效的方法。
3)作為冷源用于生產速冷食品,以及塑料,橡膠的低溫粉碎等,也可用于海水淡化和電纜冷卻等。
4)作為工業氣體燃料,用于玻殼廠、工藝玻璃廠等行業。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當核心市場的有機增長趨勢放緩后,收并購似乎成為了企業擴大投資組合、獲取盈利的又一主要方式。近年來,化妝品領域競...
疫苗造假事件仍在發酵,7月23日早盤開盤,A股醫藥板塊出現跌停潮。其中,疫苗板塊大幅低開,康泰生物、智飛生物、沃森...
福廈高鐵建設提速眾所周知,福廈之間已有一條福廈鐵路,而此次新建的福廈高鐵,將成為福建省目前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高...
南衛股份7月7日發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預案》(下稱“收購預案”),公司擬向江蘇萬高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
北京時間7月23日上午消息,為了各平臺之間用戶易于傳輸數據,四大科技巨頭——Facebook、谷歌、微軟以及Twitter——聯...
據河北省疾控中心網站7月23日消息,針對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效價不合格的吸附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