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汽車租賃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近幾年來,國家致力于改善交通擁堵狀況和縮減公務車保有量,借鑒國外先進的財務成本管理經驗,開始出現公務用車的租賃需求。隨著養車費用和保險相關負擔的增加,更多的國內公司也開始尋求便捷可...
個稅修正案提出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并按照新的稅率表來計算納稅款。
6月29日,中國人大網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下稱個稅修正案)全文,向社會公眾征求意見,截止日期為7月28日。
記者注意到,個稅修正案提出在2019年1月1日施行,但在施行前,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并按照新的稅率表來計算納稅款。
這意味著個稅減稅紅包有望在10月1日起施行。
2018年個稅改革亮點
這次個稅改革一大亮點是,將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等4項勞動性所得(下稱“綜合所得”)納入綜合征稅范圍,適用統一的超額累進稅率。但此前官方并未詳細披露綜合所得收入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級距。包括工資、薪金等4項綜合所得的稅率范圍首次對外公布。
此次個稅修正案明確了這一問題,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稅率表中的應納稅所得額不再是以前按月計征,而是按年。而且應納稅所得額扣除標準,除了此前公布的6萬元(即每個月5000元)外,還包括目前已經施行的“三險一金”(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專項扣除,以及此次新增的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支出的專項附加扣除。
老百姓在將自己的稅前收入扣除上述各類項目支出后的收入即應納稅所得額,適用以下的新稅率和級距。
2018年個稅改革新稅率
根據個稅修正案公布的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全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6萬元的,適用最低檔的3%稅率。超過3.6萬元至14.4萬元的部分,適用10%稅率。超過14.4萬元至30萬元的部分,適用20%稅率。超過30萬元至42萬元的部分,適用25%的稅率。超過42萬元至66萬元的部分適用30%的稅率。超過66萬元至96萬元的部分,適用35%的稅率。超過96萬元的部分適用最高的45%稅率。
由于這一綜合所得稅率和級距是以此前的工資薪金個稅收入標準為基礎,因此對比此前的標準可以看出,這次綜合所得的七檔稅率跟以前一致,沒有變化。但稅率級距有了明顯變化,主要是3%、10%、20%三檔稅率的級距明顯擴大,25%的稅率級距有所縮小,而30%、35%、45%這三檔較高稅率的級距保持不變。
如果不考慮有工資薪金以外的收入,那么收入越少減稅幅度越大,不過減稅金額來說收入越高減稅金額越高。比如第一財經記者測算發現,月薪1萬稅改前后減稅金額降幅超70%,月薪2萬減稅降幅超50%。不過后者減稅金額約1230元,高于前者。
個稅修正案此次已經交給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分組審議,但未提請表決。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在我國,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整個社會保障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另外,社會保險是一種繳費性的...
即日起,對于符合天津市引進人才年齡和學歷條件(全日制本科學歷35周歲以下,研究生學歷45周歲以下),在津就業并連續...
32家房企公布前7月銷售業績又到了房企向股東匯報上半年業績的時間。這一次,房企普遍開啟了預增模式。2018年以來房地9...
一邊在GPU上做朋友,一邊卻在服務器芯片市場上打得不可開交,AMD和英特爾這對“老冤家”總是能給沉悶的芯片市場帶來點...
首先談一下深圳和香港房價對比 廣深港高鐵也打通了廣深港人口流動的任督二脈,未來兩地的房價差也很可能會發生質變。...
中研網訊: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第二產業增加值_當季值70084.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_累計值7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