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4年中國移動硬盤錄像機行業發展前景及深度調研分析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移動硬盤錄像機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移動硬盤錄像機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
知乎創始人、CEO周源在8月8日的“海鹽計劃”發布會上通過視頻宣布,知乎已完成 2.7 億美元 E 輪融資。 “找投資不是找錢,而是找隊友。”周源在全員郵件中說。
知乎創始人、CEO周源在8月8日的“海鹽計劃”發布會上通過視頻宣布,知乎已完成 2.7 億美元 E 輪融資。 “找投資不是找錢,而是找隊友。”周源在全員郵件中說。
從一級市場,到二級市場,再到每個普通人,“缺錢”幾乎是共同的感受。而此時,知乎依然能拿到大筆融資,尤其難得。
知乎未公布其“隊友”名單,但據36氪此前報道,此次融資領投方為尚珹資本,而騰訊、高盛、陽光保險、今日資本和光源資本則選擇跟投。根據天眼查的公開數據,知乎獲此輪融資后,估值達到25億美元。
與此不同的是“美國版的知乎” Quora。早成立一年的Quora被認為是知乎效仿的對象。但Quora最近的C、D兩輪融資金額都不高,分別是8000萬和8500萬美元,D輪融資后的估值為18億美元。Quora 的CEO Adam D’Angelo曾對TechCrunch說,募資金額少是為了保持Quora長期的獨立性。
據知乎公布的資料,截至今年6月底,知乎的注冊用戶達到1.8億。據極光大數據的統計,今年6月,知乎應用端的月均DAU(日活躍用戶)達到821.53萬。而Quora官網上稱,其在全球的月獨立訪客超過2億。
同樣專注知識分享、針對精英人群、注重厚積薄發,但兩家公司在起步后卻選擇了不同的商業模型。與硅谷的創業生態不同,中國目前殘酷的市場競爭環境,使得“獨立性”對一家初創公司的吸引力,遠不及背后有巨型資本加持。
“互聯網是個固定成本很高,可變成本很低的行業,互聯網公司是沒有中間狀態的,要么做大,要么出局。”今日資本的創始人徐新8月8日在知乎發帖說。今日資本在2016年1月領投了知乎的D輪投資,因為對知乎過去兩年的成績“很滿意”,所以這次E輪又追加投資。
“要么做大,要么出局” —— 這可能是此類問答平臺商業化的最大困境。
為了“做大”,而去尋求融資,就不免要迎合投資人對回報率的需求。這可能會導致知識分享平臺喪失其“社區”屬性,流失原有用戶,而與其他大眾娛樂平臺無異。
8月8日該融資消息發布后,多個投資機構負責人在知乎上針對此事回帖,徐新是其中之一。他們歷數了知乎的佳績,卻很少提到它的不足。
知乎是創新工場一手孵化的明星項目,在C、D兩輪融資時也得到創新工場的加投。創新工場的聯合創始人汪華發帖說,知乎所針對的中國這5億城市用戶“不像下沉用戶那樣,能通過直播、打賞、娛樂這些簡單的方式商業化”。而針對這類用戶,知乎必須給他們提供穩定而高質量的知識內容。這是商業化的保障。
“穩定而高質量的知識內容”,這通常被看做是知乎最重要的護城河。
硅谷知名風投機構Greylock的合伙人Sarah Guo曾提到創業公司通常需要打造6種護城河(moat),包括技術、生態系統(ecosystem)、網絡效應(network)、產品領導者和渠道。
不過徐新認為,知乎的護城河不在于內容,而在于生產內容的人以及這些人的連接。知乎從創立之初就構建了一個基于內容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生態系統,并形成了網絡效應。徐新說,這種網絡效應構筑的“護城河”難以被競爭對手攻破。
但在“護城河”之外,還有叫做“木桶效應”的理論。
知乎的渠道和技術,也就是知乎APP和網站,其版面設計和推薦算法常常被一些用戶所詬病。一個名為“鐘晚”的知乎用戶8月8日在帖中抱怨說:“刷推薦頁基本上刷不到自己想看的,而是大眾想看的,和頭條越來越像。”
現在消費者對“搜索”的期待,已經不再是簡單地“搜索”到答案,而是搜索到優化、個性化的答案。8月8日回帖的幾位投資人都強調了“個性化推薦”對知乎提高競爭力的必要性。領投知乎B輪、加投E輪的賽富基金合伙人羊東說,在提高用戶個性化獲取知識的效率方面,知乎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高盛也是此次融資的參投方,他們在全球范圍內比較之后,認為市面上很難找到和知乎相似的同類對比產品。高盛董事總經理張凱勛8月8日發帖說,與Quora相比,知乎在“聚集高質量專業人士問答內容的同時又擁有高度活躍的網絡社區”;而與美國網絡論壇社區Reddit相比,知乎“更側重于提升內容的專業性”。
雖然知乎在全球范圍內有其獨特性,但在問答平臺不斷興起的中國市場上,它仍然需要不斷加固自己的護城河。
汪華在帖中說:“在整個中國互聯網都在下沉,通過機器算法讓用戶認知邊界越來越狹窄、越來越娛樂化的時候,知乎卻通過匯聚聰明的頭腦和知識,不斷擴充用戶的知識和眼界。”
汪華描述的這個知乎,更像是投資人理想中的知乎。事實上,如果你關掉知乎的賬號,知乎的推送內容與頭條并無太大區別,而且,知乎也在下沉,也在發展機器算法。
一些用戶反映,近年來知乎的內容質量有所下降。一個名叫“TEST TEST”的用戶在知乎發帖說:“現在優質作者優質內容流失越來越嚴重,脫離了精英光環就是一升級版百度百科吧。”
知乎目前的大部分收入來源于廣告,而變現方式過于依賴廣告是不少投資人的擔憂。華興新經濟基金合伙人杜永波在8月8日回帖中稱,在2017年投資知乎D+輪時,華興希望知乎能在不損害用戶體驗的前提下進行有效的貨幣化,并想看到知乎是否有除了廣告以外的其他規模化變現方式。
廣告可以說是互聯網免費的基礎。Quora CEO D’Angelo 對《硅谷商業雜志》(Silicon Valley Business Journal )說:“我認為廣告是讓我們的生意可持續,并保持現金流充裕的一個非常好的辦法。”他說,“我們的目標是給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提供免費服務,而這與我們的目標相匹配。”
但對于知乎而言,從它巨額融資開始商業化的那一刻起,像Quora一樣依賴廣告賺錢,已經不可能。和國外類似,中國的互聯網廣告市場越來越被少數幾家公司壟斷,單憑廣告難以支撐起一個25億美元的巨頭。投資人希望知乎有多元的盈利模式。
“正好這個時候,知識付費的市場潛力開始被激活,而知乎也適時推出了‘知乎Live’,這讓我們眼前一亮。”杜永波說。
但這個在知識付費浪潮下興起的實時語音問答產品“知乎Live”的市場反響似乎沒有投資人預期中那么好。
千鳥傳媒的創始人曹偉鵬是知乎的深度用戶,他發帖說知乎Live的局限性太大,不能算是一個好的教育產品。“比如無法監督學生學習效果,提供的信息有限,噱頭遠遠大于真的收獲 …… 課程篩選存在問題,劣幣驅逐良幣,復購率無法得到保障。”他說。
根據Quest Mobile的數據(如下圖),今年5月到6月,“知乎熱榜”的月活用戶規模持續擴大,但“知乎Live ”對用戶的吸引力卻持續下降,月活用戶只有大約16萬人,居于該榜單末位。
根據知乎提供給36氪的資料,由于“知乎Live”的主要使用場景是在知乎APP,而“知乎熱榜”能夠被用戶轉發到微信和QQ,實現二次消費,所以“知乎熱榜”的月活用戶規模大大高于“知乎Live”。而這也說明,微信或許可以為知乎提供進一步掘金的可能。
除了知乎Live以外,知乎也開發了其他知識付費產品,包括音頻讀書會和視頻私家課,等等。根據知乎公布的資料,截至今年6月6日,知乎付費用戶有600萬,日活躍用戶超過100萬。
一些用戶認為知乎在商業化發力之后,不斷跨越自己的邊界、開發多元產品和擴寬用戶規模是在違背當初建立問答“社區”的初衷。但其實早在2012年,周源就在知乎發帖稱,問答不應該是知乎的全部,社區也不能完全定義知乎。于是你可以看到,現在的知乎更像是一個內容生產和分發平臺,而不再具備其最初“高冷”的小眾社區屬性。
知乎拿到這筆高額融資后,“問答社區”商業化的潛在風險被提到更醒目的位置:它是否會為了迎合投資人而弱化社區氛圍,是否會為了擴大用戶規模而降低內容質量。總之,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利用好這筆巨資修砌更高的護城河,可能決定了它能否化解這些潛在風險。
周源在8月8日的“海鹽計劃”發布會視頻中表示,他們會用這次E輪融資“加速全民知識內容平臺的建設,加大在 AI 、內容生態、知識服務和商業化等多個維度的投入”。
“海鹽計劃”是知乎在本輪融資后上線的新項目,包括搭建“鹽值系統”和“創作者中心”。其目的是解決知乎一直以來面臨的難題:如何保障社區的良性討論氛圍、如何兼顧內容的質和量、以及如何讓優秀創作者獲得收益。而這三個難題也是知乎構筑“護城河”的關鍵所在。
“希望知乎拿了這筆資金,膽子更大一些,步伐更快一些,在內容的豐富度和精準推薦上做得更好一點。”徐新說。而此次參投的陽光保險的宋文雷在回帖中說,“我們不擔心未來什么樣的方式會是知乎主要的商業化路徑,只要知乎本身作為社區的價值能夠持續增長,內容平臺的價值一定會以各種方式呈現出來。”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定制家居行業經過經過幾年的火熱競爭,衍生出了不同的經營業態,在各行業大品牌已經介入的市場格局下,新晉品牌的機會...
8月13日,港股教育行業遭遇“黑色星期一”,多只股票當日跌幅超20%,市值瞬間縮水百億。是什么原因引發了港股教育行?...
萊榮高鐵最新消息:萊榮高鐵已立項報批萊榮高速鐵路,簡稱萊榮高鐵,即新建萊西-海陽-榮成城際鐵路,位于山東省膠東半...
B2B與B2C的區別1.概念區別B2B(Business to Business)是企業與企業之間通過互聯網進行產品、服務及信息的交換。基B...
天價片酬的事近一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這兩天已有多家企業和協會發出倡議,號召遏制天價片酬。在此次事件發酵的過程中...
去年iPhoneX的發布引領了全球手機行業全面屏的風潮,讓用戶得以在更小的機身尺寸上擁有更大屏幕的使用體驗。據悉,蘋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