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4年中國自卸汽車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咨詢報告
在現代市場經濟活動中,信息已經是一種重要的經濟資源,信息資源的優先占有者勝,反之則處于劣勢。中國每年有近百萬家企業倒閉,對于企業經營而言,因為失誤而出局,極有可能意味著從此退出歷史...
日本國土交通省8月9日宣布,鈴木、馬自達和雅馬哈在尾氣排放和燃油經濟性方面都存在數據造假。這3家公司在新車出廠前的尾氣及燃費測試中,均將無效測定數據視為有效數據。
據日本《讀賣新聞》報道,日本國土交通省8月9日宣布,鈴木、馬自達和雅馬哈在尾氣排放和燃油經濟性方面都存在數據造假。這3家公司在新車出廠前的尾氣及燃費測試中,均將無效測定數據視為有效數據。
對此,日本國土交通大臣石井啟一表示,出現這種情況讓消費者對汽車質量及車企的質量管控感到焦慮,實在"非常遺憾"。
報道稱,日產和斯巴魯先后被揭發在燃油經濟性與排放數據造假后,日本交通省下令23家汽車與電單車制造商展開內部調查。此次造假問題是在出廠前的抽查中被發現,三家公司否認"有意圖的篡改",且不準備召回。
9日下午,鈴木汽車總裁出席三家企業聯合記者會時向公眾道歉,"在那么多汽車的檢測過程中出現不合規矩的事情,實在是非常嚴重的問題"。他同時表示,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經驗豐富的質量管理人員嚴重不足,而且公司沒有對員工進行深入全面的培訓。
這句話聽著是不是有些耳熟?沒錯,就在一個月前,日產汽車被曝光篡改檢測數據時,該公司高管也說了同樣的話,稱因為交貨時間緊,質檢員就通過造假來提高檢測效率。此番發言被日媒批評"甩鍋質檢員",不愿直面企業管理缺乏監督的問題。
早在2017年9月,日產汽車被指聘用未經認證的檢查人員對汽車進行最終檢查,日產承認這種"無資格質檢"行為已持續了數十年,當時引發了日本國內120萬輛汽車的召回。
而僅僅過了一個月后,2017年10月,日本三大鋼鐵企業之一--神戶制鋼所承認長期篡改部分銅、鋁產品的技術數據,以次充好交付客戶,"坑慘"一批下游企業。更在國際上引發人人自危的連鎖反應。
近年來,"日本制造"已經引發了強烈的信任危機。日媒稱,多家車企的大規模數據篡改事件正嚴重損害"日本制造"在高質量、高效率方面的聲譽。《日本經濟新聞》評論稱,日本汽車生產現場松懈,不當車檢動搖消費者對日企高品質的信賴。
在美國《華爾街日報》看來,企業在質檢中"作弊"在全世界都很常見,但日本的這些丑聞觸及日本品牌保持暢銷的根基,也影響了日本整個國家的聲譽。日本品牌曾是品質的代名詞,而這些丑聞只會加速侵蝕日本制造業產品在全球市場的份額,讓主打"高性價比"的競爭對手中國受益。
新加坡《海峽時報》指出,日本制造商的黑名單很長,而且還會增加。日本制造商對內要面對萎縮的國內市場,對外要應對日益激烈的全球競爭。為了實現難以完成的生產指標,日企不得不降低標準,提高效率。
當然,在日本國內有一些聲音忙著給日本制造"辯解"。有日本工業專家指出,最近爆發的一連串丑聞,是問題正在暴露和解決的積極信號。還有學者表示,日本的一些質量標準高得不符合實際,相信自己產品質量過硬的制造業工人可能認為,即使提供一些不是符合所有標準的產品也無所謂。
但是,新爆出的丑聞再度引發日本網友如潮的批評。有人諷刺稱,日企一出問題就鞠躬道歉,"工匠"已淪為"躬匠"。
還有網友指出,"幾家企業同時公開承認錯誤,想要蒙混過關,簡直太無恥。"
更多人則直接把矛頭對準政府監管部門,認為日本國土交通省應該對日本車企"組團作弊"問題承擔責任,"應該對其他車企也徹查到底"。還有人直接讓國土交通大臣辭職"謝罪"。
來自《日經亞洲評論》的最新報道稱,日本國土交通省9日承諾將修改部級條例,要求汽車制造商保存生產車輛的測試結果,并采取行動,例如突擊抽查等來防范數據篡改。
延伸
電動汽車或將成為日本第一產業就業殺手
去年秋天,作為Asahi Tekko最大客戶的豐田汽車公司(Toyota Motor)總裁豐田章男(Akio Toyoda)發出警告稱,“百年難遇”的劇變將威脅到日本整個汽車業的生存。
豐田章男所指的威脅是共乘、電動汽車和無人駕駛汽車,這些都是那些依賴內燃機生活的人所面臨的令人不安的創新。日本政府上月宣布,希望汽車制造商在2050年前停止生產傳統汽車,這給汽車業帶來更大壓力。
雖然現在距離2050年還有30多年時間,但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已經制定了自己的目標:到2025年,依靠電池提供動力的汽車將占所有車輛的五分之一。
日本愛知縣(Aichi)是豐田公司及其數百家供應商總部所在地,包括木村哲也的Asahi Tekko公司。當地的問題在于,電動汽車使用的零部件數量比普通汽車少了約三分之一。
在電動汽車上,我們找不到這樣的部件:火花塞、活塞、凸輪軸、燃油泵、噴油器以及催化轉換器。對于愛知縣的31萬名汽車工人來說,這意味著痛苦的裁員,將對日本的工業中心產生深遠影響。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人民幣匯率近期備受關注。8月16日周四,美東時間中午11點(北京時間23點)左右,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收復6.86關口,漲幅1...
一份靚麗的季報證明聯想集團重回高速路。“彎道已過,開始全力加速前行。”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稱這是一個“突P...
華夏幸福欲發債百億距離平安資管138億元入股僅一個月,華夏幸福8月14日晚再次公布大手筆融資預案,擬發行不超過100億7...
鋸、刨、鑿、刀、錘等工具擺在方形桌上,戴著眼鏡的張文浩,全神貫注地制作一張榫卯結構方凳的凳腳。他的周圍,均為穿...
房地產監管風潮燃起新一波房地產市場的監管風潮,始于6月底住建部會同七部委的一份《關于在部分城市先行開展打擊侵害3...
據報道,日本進入7月以來簡直是內憂外患,不僅要承受自然災害造成的影響,更是要面對美國無端打擊,致使最近日本終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