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4年中國社區連鎖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社區連鎖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社區連鎖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
近日,國內知名生鮮水果電商百果園公布了818購物節戰報,引發行業關注。數據顯示,今年818期間,百果園線上渠道訂單同比2017年增長270%,在818期間App下載量環比增長127%,峰值達到20.3萬單,配送時長從平均44分鐘縮短至30分鐘。
近日,國內知名生鮮水果電商百果園公布了818購物節戰報,引發行業關注。
數據顯示,今年818期間,百果園線上渠道訂單同比2017年增長270%,在818期間App下載量環比增長127%,峰值達到20.3萬單,配送時長從平均44分鐘縮短至30分鐘。
此次購物節中,百果園線上銷售額大大突破,用戶體驗不斷提升。“270%”、“127%”、“日峰值20.3萬單”。百果園自2016年進軍新零售后,線上渠道銷售業績一直快速增長,2018年是百果園新零售兩周年,這些亮眼的增長數字背后是其不斷進行線上探索的成果。
目前,百果園線上銷售業績在各大外賣平臺水果類目中均占據第一,已成為行業的引領者,這也讓一直以來被唱衰的生鮮水果電商重新回到人們視野。
生鮮電商大浪淘沙 百果園逆勢而上尋求突圍
事實上,國內的生鮮電商看起來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但其實整個行業已經經歷了一次痛苦的“大洗牌”。
2014年,正處在互聯網電子商務風口,在資本的助推下,一大批生鮮電商創業公司集中爆發,數據顯示,僅2014年就有35家初創公司涌入生鮮電商市場,并且拿到了不菲的融資。
然而就在2016年,資本進入寒冬期,行業開始急劇下降,大量的中小型電商企業出現虧損倒閉現象,退水后的生鮮電商企業迎來了“裸泳潮”,行業進入洗牌淘汰階段。
數據顯示,2016年,包括小型垂直品牌在內的4000多家生鮮電商中,只有1%實現了盈利,4%持平,88%虧損,而剩下的7%是巨額虧損。
沒有了資本續命的生鮮電商行業,馬上成為“紙老虎”一捅就破。
這是因為生鮮電商區別于其他品類的電商,有其固有特殊性。首先,國內的生鮮行業比較混亂,痛點突出,生鮮產品具有季節性、保鮮難和損耗高等顯著特點,對于冷鏈運輸提出較高的要求,然而我國冷鏈物流的發展水平嚴重滯后,建設冷鏈物流體系需要巨大的投入。
其次,全國生鮮水果上游生產商比較分散,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沒有形成統一標準化的產品體系,生產嚴重脫離市場。在下游,消費者的多樣化的需求難以快速反應在生產端,產品市場化程度較低,推廣難度較大。
在這樣的背景下,依靠資本發力的純互聯網電商企業,單純依靠線上“輕資產”運營模式,缺乏線下運營經驗,很難行的通,搭建一條從上游生產到運輸到市場的鏈條成為很多企業的共識。
但是,對于中小型互聯網企業來說,打造線下產業鏈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這樣的“重”轉型,讓很多企業望而卻步,于是在資本寒冬來臨之后,不少企業紛紛退潮。
面對萬億的生鮮電商市場,一方面不斷傳出唱衰行業的聲音,而另一方面以百果園為代表的生鮮電商聲名鵲起,線上銷售不斷取得突破。
數據顯示,百果園在進軍新零售近兩年時間內,會員已到達4000萬人,建立社群4000多個,有220萬的社群粉絲,業績也處于不斷刷新狀態。
那么,在大退潮之后,百果園為何能夠逆勢而上?
從線下到線上 百果園背靠實體產業優勢明顯
與傳統電商從線上互聯網技術起家不同的是,百果園的發展路徑則是穩扎穩打,從線下逐步滲透到線上。
2001年,百果園成立了以經營水果為核心產品的連鎖品牌,經過十多年的線下運營,百果園依托品牌連鎖門店,搭建了自身完整的商品采購渠道體系和線下銷售運營體系,擁有大量水果產業鏈資源,這為其線上電商模式的供應鏈體系的建設奠定了基礎,背靠實體產業鏈的特點賦予其先天的發展優勢。
2016年,百果園宣布進軍新零售,通過打通線下用戶數據,挖掘線下用戶及消費端市場的需求,用數據指導線上選品等,實現數字化運營。
同時,在運營方面,利用門店庫存作用,打造線上線下價格、庫存同步體系,全力為線上賦能。通過一系列的布局,2018年7月份,百果園線上單月銷售額已突破2.5億元,線上月度復合增長率保持在25%以上,且實現規模化盈利,成為水果新零售領域的先行者,在短短兩年時間內,百果園新零售探索得到了大的突破。
2018年1月,百果園完成了15億元以上人民幣B輪融資,并正式對外宣布全面開放加盟,這為百果園的供應鏈搭建備足了“彈藥”。
百果園背靠產業鏈的先天優勢,讓其在電商的探索上更切合消費者實際需求,在充足的資本推動下,百果園能夠很快實現從線下到線上的雙向發展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大紙廠“撐”,小紙廠“熬”大紙廠庫存居高不下、小紙廠停機減虧,紙業龍頭試圖原紙變紙板自賣,消化庫存順便試探自營...
“幣圈”新一輪監管風暴已經來臨。繼多個區塊鏈領域自媒體公眾號被封后,8月22日一份由北京市朝陽區金融社會風險防控5...
近日,福布斯公布2018年(2017-6.1-2018.6.1)收入最高的男演員榜,喬治-克魯尼以2.39億美元登頂,除演戲、導演、制片...
在深圳工作了三年的李女士,和兩個朋友合租在深圳南山的一個小區,三年前兩房的租金為4500元/月,加上物管水電,每月...
行業平穩運行,旺季即將開啟:受7-8月份高溫、降雨等氣候季節因素影響,水泥價格季節性小幅回調,但仍處于歷史同期高7...
2018年上半年,天弘基金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實現正增長,不過,天弘基金余額寶的規模卻出現下滑,終結了此前連續六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