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4年中國票據貼現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票據貼現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票據貼現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
中國有60歲以上老年人1.78億,養老的經濟模式主要是子女贍養、退休金、社保金。逐漸興起以房養老"年輕貸款買房,老年將房屋抵押給銀行或保險公司,由上述機構支付養老費用,晚年衣食無憂"的"以房養老"。
什么是以房養老
以房養老是依據擁有資源,利用住房壽命周期和老年住戶生存余命的差異,對廣大老年人擁有的巨大房產資源,尤其是人們死亡后住房尚余存的價值,通過一定的金融或非金融機制的融會以提前套現變現。實現價值上的流動,為老年人在其余存生命期間,建立起一筆長期、持續、穩定乃至延續終生的現金流入。
中國有60歲以上老年人1.78億,養老的經濟模式主要是子女贍養、退休金、社保金。逐漸興起以房養老"年輕貸款買房,老年將房屋抵押給銀行或保險公司,由上述機構支付養老費用,晚年衣食無憂"的"以房養老"。
“以房養老”能走多遠?
“以房養老”是否劃算?“以房養老”試點遇冷為何還要在全國開展?“以房養老”能走多遠?——日前,銀保監會發布了《關于擴大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開展范圍的通知》,將“以房養老”保險由原來的試點城市,擴大到全國開展。一時間,“以房養老”再次引發社會熱議。
辛苦買套房,等老了再“倒按揭”給保險公司,每個月吃定額養老金,這種“前半生我養房子,后半生房子養我”的做法,此前在全國多地試點已滿4年,但滿打滿算不到百戶人家參與。作為一項創新養老模式,“以房養老”可以為老年人提供多樣化養老保障,但在政策愿景和現實操作之間,還有一些必須要邁過的坎兒。
“以房養老” 全國開展怎么看?
具有創新價值 遇冷只是暫時
僅一家保險公司開展業務,累計承保139單(99戶)——2014年7月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正式開展“以房養老”試點至今4年,可謂進展緩慢,市場遇冷。
“以房養老”,也被稱為“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或者“倒按揭”,是跟人們從銀行按揭貸款買房正好相反的一種操作。擁有房屋完全產權的老年人,將其房產抵押給保險公司,但繼續擁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經抵押權人同意的處置權,并按照約定條件領取養老金直至身故;老人身故后,保險公司獲得抵押房產處置權,處置所得將優先用于償付養老保險相關費用。
作為一種創新的養老方式,“以房養老”由保險公司承擔風險,確保老人的晚年生活后顧無憂,為老年人提供了新的養老解決方案。
然而,這一養老新選擇似乎有些“不受待見”。對保險公司來說,這項保險屬于保本微利型業務,且涉及房地產、金融、財稅、司法等多個領域,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對老年人而言,受傳統養老觀念、產權糾紛、房產市場不穩定、相關配套政策不完善等因素影響,同樣顧慮重重。
試點反響不盡如人意,“以房養老”在全國開展引發爭議。一些業內人士認為,“以房養老”現階段仍處于“小眾”狀態,不具備大范圍推廣的市場環境。
那么,“以房養老”為何在全國范圍開展?銀保監會此次發布的《通知》中指出,將“以房養老”保險擴大到全國范圍開展是為了“對傳統養老方式形成有益補充,滿足老年人差異化、多樣化養老保障需求。”專家表示,盡管試點成效不甚理想,但并不能因此否定“以房養老”保險的重大創新價值和實踐意義。
“‘以房養老’是應對老齡化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全國開展有助于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的建設,通過這種政府和市場合理分工方式構建的養老保障體系最為高效,是非常明確的政策舉動。”中國保險學會會長姚慶海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從發達國家的發展歷程來看,“以房養老”契合我國居民未來養老安排和消費理念,現階段的“遇冷”只是暫時現象。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會長劉維林同樣認為,作為解決養老問題的一種選擇,“以房養老”通過金融機構、保險公司代理模式,可以增加老年人養老資本,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也能擴大內需,刺激消費,是有積極意義的。
“以房養老” 困局重重怎么破?
做好政策研究 培育成熟市場
那么,以房養老到底劃不劃算呢?兩位網友的對話很有意思——
一位網友說:“30歲,你買一套房子,再用30年還房貸,把自己半輩子交給銀行。60歲,你退休,再把半輩子買來的房子交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給你發錢養老,房子最終歸他們。這輩子,你都干了什么?”另一位網友回復他:“這輩子你讓自己好好體驗了人生!以房養老有什么不好?每個人都為自己負責,就是一個美好的社會。”
是否選擇“以房養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實,在發達國家,“以房養老”也是一種非主流的養老模式。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認為,在較長時期內,我們不應對“以房養老”保險市場有過高的期望值,但作為養老保障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以房養老”對于某些群體擴大退休收入來源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以房養老”試點遇冷,又該如何破局?曾有媒體總結出中國“以房養老”模式的四大困局——觀念之困:“靠兒不靠房”仍是主流觀念;保障之困:養老機構“一床難求”;操作之困:老人“擔心”,機構“畏難”;政策之困:70年產權到期后歸誰?專家認為,“以房養老”涉及政府、金融機構、保險機構、老年人家庭等方方面面,需要政府統籌和各方通力協作。
“國際上的先進經驗都是建立在‘政府支持+市場成熟’的基礎上,且經歷了多年的發展。要將其推廣,既要有完善的機制,還要有成熟的技術和市場。”姚慶海表示,政府需要在完善法制環境、健全風險分擔機制、完善監管保障各方當事人合法權益等方面下功夫。同時,金融市場、房地產市場和養老服務市場的不斷發展,金融技術的更新升級和專業人才的大量聚集,將推動“以房養老”市場的發展。
劉維林則認為,保險公司不能只算經濟賬,需要有配套的支持政策和前期投入,先培育市場,再走向成熟。他建議,“以房養老”在全國開展,地方政府應根據實際,做好政策研究,地方金融機構和保險公司也要大膽試、大膽推,逐步探索可復制推廣的模式。
銀保監會此次發布《通知》表示,保險機構要做好金融市場、房地產市場等綜合研判,加強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業務的風險防范與管控;積極創新產品,豐富保障內容,拓展保障形式,有效滿足社會養老需求,增加老年人養老選擇。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如何看待社保五年考核機制?近期,市場關注度比較高的是社保基金醞釀新組合5年考核機制。之前社保基金的考核一般是在35...
2018年1-8月全國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7500億元據國家郵政局網站消息,國家郵政局公布2018年8月郵政行業運行情況。1-8月4...
為加強對信用評級行業統一監管,推進債券互聯互通,近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聯合發布2018年第14號公告(以下簡...
2018年1月1日,司法考試將正式改為“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從今年開始,不只是法官、檢察官、律師、公證員需要...
2018年9月9日晚,第42屆中國(上海)國際家具博覽會舉行了以“智造生活典范,擎動行業未來”為主題的開幕招待會,酷炫...
網約車整治力度升級記者11日從交通運輸部獲悉,由交通運輸部、中央網信辦、公安部等多部門組成的專項工作檢查組陸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