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4年中國營養強化食品行業發展前景及深度調研分析報告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營養強化食品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營養強化食品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營養強化食品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
多部門醞釀對生食三文魚標準進行論證。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今年5月,有關虹鱒是否屬于三文魚、生吃是否安全的問題一度引發爭議。隨后,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和13家相關企業推出《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將淡水養殖的虹鱒正式歸入三文魚,再次引發消費者質疑。近日有媒體報道稱,農業農村部、國家標準委等多個部門正醞釀在本月底前專門對這一標準進行討論與論證。
與普通國標和行業標準不同,這次《生食三文魚》標準采用的是相對少見的團體標準形式,主要是由行業協會與企業參與制定,并非在全行業內強制執行。標準中將淡水養殖的虹鱒正式歸入三文魚的相關內容引起爭議,上海市消保委曾就此舉行消費聽證會,上海海洋大學教授陳舜勝在聽證會上表示,不贊同把虹鱒魚列入三文魚:
陳舜勝:端出一盤魚,我怎么知道這是粉鮭還是虹鱒?我沒辦法知道,老百姓也沒辦法看到標注。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三文魚分會理事鄭維中表示,三文魚只是約定俗成的名稱,沒有誰能認定俗名對與錯:
鄭維中:包括大西洋鮭、虹鱒、粉鮭和其他鮭鱒類,都有人用三文魚的名稱賣,我們所指的三文魚是將來有可能以三文魚名字銷售的魚種,必須標注種名、產地,使消費者明白買的魚來自哪里。
自標準發布以來,虹鱒類三文魚已經悄然寫入一些餐廳的菜單,但有媒體調查發現,無論在實體店還是網上,三文魚和虹鱒的銷量都不樂觀,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承認,目前虹鱒的整體銷量確實有所下降。北京匯佳律師事務所律師邱寶昌指出,團體標準涉及消費者權益的,制定過程中應聽取消費者意見,接受消費者監督:
邱寶昌:標準怎么制定,是不是有行業協會就能制定?應該廣泛征求行業組織、企業、用戶的意見。標準之爭是利益之爭,如果制定標準不實事求是,或者為了企業或者行業利益拿消費者權益做賭注,消費者理所當然“用腳投票”。
這份團體標準原定9月15日前后正式實施,但有媒體報道指出,由于標準引發較大爭議,農業農村部漁業局、國家標準委、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等有關各方,預計近期將專門就此事進行重新討論與論證。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長崔和表示,目前未收到有關重新論證的確切消息,團體標準正在逐步推行中:
崔和:怎么論證、什么時間論證都沒有消息。有的企業已經開始準備按標準包裝了。
相關閱讀:虹鱒“變身”銷量不升反降
在8月10日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頒布國內首個《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后,疑慮重重的消費者對三文魚和虹鱒的熱情都明顯下降。
位于朝陽區石佛營路的一家白鹿江西餐廳,其菜單中對三文魚的描述,就包括了大西洋鮭、阿拉斯加鮭魚以及“虹鱒”等。不過,店員介紹,幾乎沒有顧客點虹鱒,整體三文魚類菜品的銷量也降了兩成。
在豐臺最大的水產市場京深海鮮市場,一位商家告訴記者,最近關于虹鱒的爭議越來越多,對銷售影響不小,顧客最擔心的就是虹鱒生吃的安全性,“近兩個月來虹鱒的銷量大約降了45%至50%。”
在餓了么平臺上,消費者對虹鱒也不太買賬。鮮漁碼頭售價108元的虹鱒刺身,月銷售額為0;奔波灞海鮮52元的鮮活虹鱒魚,月銷售量只有1份。
北京京客隆產品研發中心經理李生告訴記者,《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提出,包括虹鱒在內的三文魚不得檢出寄生蟲,以他的個人觀點來看,“虹鱒”只要在人工養殖過程中嚴格遵循相關標準,做好寄生蟲的預防工作,保證冰鮮運輸過程中不發生二次感染,生食“虹鱒”應該是可行的。
不過,對于將“虹鱒”納入三文魚行列,業內反對聲浪很大。“我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前些年在北京,有些食客因為吃了涼拌福壽螺肉,最后患上線蟲病的事。”北京超市發生鮮部經理孫鶴已經做了十多年的水產采購,他明確表示:“我們業內對于三文魚的認知,最正宗的就是大西洋鮭,最多也就是再加上俗稱大馬哈魚的阿拉斯加鮭魚,因為它們都是在海水中長大的。淡水魚就不同了,它的寄生蟲會直接危害人體健康。”孫鶴介紹,超市發已經在內部下發了通知,一律不銷售虹鱒。
作為電商平臺的風向標,此前京東已經主動下架了虹鱒魚產品。昨天,記者在京東上所能找到的唯一虹鱒類食品,只有虹鱒魚子醬罐頭。
虹鱒到底在三文魚市場上占多大比例?此前,央視的報道稱“國內三文魚1/3產量來自龍羊峽”。但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對此予以否認,稱目前國產虹鱒魚產能相對較低,消費量的上升只能靠進口,每年總體生食三文魚消費量在10萬噸至12萬噸,其中國產虹鱒僅占1萬多噸。
新團體標準的橫空出世,理論上應該是有助于淡水虹鱒搶占更大市場。但事實上,大批消費者甚至是行業人士“用腳投票”,已經讓一些大型水產市場的虹鱒銷量打了對折。記者致電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時,相關負責人也承認,目前虹鱒的整體銷量確實下降了不少。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9月23日,EMMAS第10家香港直營店正式開業。這是繼九龍、新界的大型購物中心旗艦店之后的第3間EMMAS 直營旗艦店,也是...
9月25日下午消息,針對近日“AI同傳造假”風波,科大訊飛今日在其微信公眾號再次回應稱,科大訊飛沒有造假,從未“隱2...
9月21日,中通、韻達紛紛發布消息,稱將調整部分地區快遞費用。中通表示,從2018年10月1日起啟動快遞費用調節機制,調...
距離國慶節越來越近,不知道2018國慶放假通知怎么寫?2018十一放假時間安排表2018年國慶節是10月1日,星期一,放假時間...
競爭對手對市場份額的分流,整體裝修模式對定制家居企業的沖擊,都讓定制家居企業發展的速度放緩。創意制圖/新京報記...
福布斯中國推出了2018中國上市公司最佳CEO榜單,50位CEO上榜。福布斯也關注女性力量。我們列出了十位優秀女性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