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與產出不成正比,種用紅粒高粱企業如何做出正確的投資規劃和戰略選擇?
種用紅粒高粱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種用紅粒高粱行業的市場規模、種用紅粒高粱市場供需求狀況、種用紅粒高粱市場競爭狀況和種用紅粒高粱主要企業經營情況、種用紅粒高粱市場主要企業的市場占有...
眼下正值黃芪、黃芩等中草藥收獲季節,今年新疆奇臺縣種植的1萬畝中草藥秧桿翠綠、根系飽滿,又實現了大豐收。
新疆奇臺:“訂單”藥材種植助農增收
眼下正值黃芪、黃芩等中草藥收獲季節,今年新疆奇臺縣種植的1萬畝中草藥秧桿翠綠、根系飽滿,又實現了大豐收。
近日,奇臺縣老奇臺鎮牛王宮村中草藥種植基地里,一臺收割機正加緊黃芪起挖前的秧桿收割,準備大面積起挖交售。
“今年這個黃芪產量高,我在地里轉的看了一下,平均800公斤還是坐住呢,明年計劃5000畝地發展,能達到900公斤。”兵團六師奇臺農場中藥材種植合作社負責人張德年說。
今年,奇臺縣老奇臺鎮把中藥材種植業作為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精準脫貧的“復合”產業,立足地域優勢,建設5000畝種植園區,主要發展黃芪、黃芩、板藍根等中藥材,并引進山東浩天中藥材公司和兵團六師奇臺農場中藥材種植合作社,與農戶簽訂種植協議,提供全程技術指導、就近收購,降低了種植戶交售成本。
“今年我在老奇臺種了將近600畝,在老奇臺、縣農場、在東灣,東灣那下呢我帶動了些老百姓種了幾百畝地、老奇臺這邊呢也帶動了些老百姓種下了有將近1000畝地,木壘帶動了些老百姓種下了有1000畝地,總共今年種了5000畝地。”兵團六師奇臺農場中藥材種植合作社負責人張德年說。
奇臺縣老奇臺鎮副鎮長黃亞新說:“今年黃芪種植是2300畝地,黃芩目前種植面積是1000畝地,跟藥材公司簽訂的協議,每公斤濕藥材的價格不低于5塊錢,所以每畝地產生出將近800公斤的濕藥材,這樣子產生經濟效益,每畝地純收入在1500到2800元左右,大大提高了老百姓的種植經濟效益。”
今年,奇臺縣按照政府扶持、合作社參與、農民示范種植,以土地流轉為基礎即“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重點在碧流河鎮、老奇臺鎮建立基地示范種植中藥材,主要種植藥材有板藍根、白芷、黃芪、黃芩、百合等。經過2年多的大膽實踐和摸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年均畝純收益達3000元左右,大大高于常規糧食種植效益,中藥材基地的建設,不僅促進了中藥材產業的發展,而且也帶動了當地農民的增收。
“我計劃明年和這個老板簽個訂單,種上個100來畝地,反正這個黃芪嘛聽說也能收個1500到2000塊錢純收入,跟其它作物相比,最終還是藥材比較掙錢,其它作物出過成本、承包費各方面,還是不行,計劃還是要種黃芪,最掙錢,下年我就是和這個老板合資種一點藥材。”奇臺縣老奇臺鎮牛王宮村村民高強說。
截至目前,奇臺縣中藥材種植面積已由五年前的幾百畝發展到如今的1萬多畝。
隴南武都:合作社+農戶 中藥材種植拓寬產業扶貧路
中藥材是隴南市武都區半山及高山地帶生長的經濟作物,也是全區精準扶貧的主要產業,有著投資小,收益大的特點。因此,帶動貧困戶種植中藥材已經成為脫貧致富的一項重要舉措。
玉皇鄉院子灣村趙興一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自加入玉皇鄉康瑞種植農民合作社以來,通過種植黃芪等中藥材,每年都有4-5萬元的固定收入,趙興一家也正走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他說“自從加入了合作社,我免費領到了黃芪苗子、有機肥,種的藥材也多了。我們村每家每戶都有。今年我種了10畝,能收入4-5萬。真的特別感謝黨的好政策和合作社的幫助。”
2015年以來,康瑞種植農民合作社就與當地80多戶貧困戶簽訂協議,以高于市場價格優先收購貧困戶的中藥材,每年80戶貧困戶每戶人均增收400至1000元。玉皇鄉康瑞種植農民合作社通過“合作社+農戶+電商”的模式,根據貧困戶的實際情況,采取土地入股分紅、優先收購和預定等方案,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武都區康瑞種植農民合作社負責人杜桂英說:“2014年我成立了康瑞種植合作社,通過1688網店,帶動我們玉皇鄉12個村200多戶貧困戶種植,通過網店也幫助貧困戶脫貧71戶;現在一心想著抓重點,把中藥材的質量提高,產品好了才能賺錢。給每戶提供一畝地的有機肥讓他們去種植,2017年我們就開始簽訂協議了。今年我也有信心將帶動非貧困戶和貧困戶,讓他們把我們中藥材的質量提高,能銷到更多地方,讓更多的廠家認可。”
豬苓同樣是一種中藥材,它與黃芪相比,有技術難度大,生長年限長的特點,相同點在于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上是異曲同工的,武都區金滿地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領貧困戶在種植豬苓這一中藥材上,也取得了成功。
“我們金滿地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以種植豬苓特色藥材為主,種植的目的就是把產業發展起來,帶動本村和周圍鄰近村社的村民富起來,把貧困戶也帶動了。今年在種植技術上算成功了,產量也很好,還有1斤長20斤的,最差的長到4-5斤,平均在八斤左右,產量技術上都達到了,已本村帶動10多戶種植豬苓,產量都很好。”武都金滿地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建文告訴記者。
近年來,武都區積極引進中藥材新品種、新技術,加大培訓力度,把抓扶貧、促增收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積極引導群眾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探索和實施合作社+農戶的模式,使中藥材種植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好幫手。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10月17日消息,據CNBC報道,因為安卓壟斷問題,今年7月份歐盟對谷歌罰款50億美元。為了回應制裁,谷歌宣布將改變其在G...
10月11日至12日,中國石油集團公司人力資源統籌配置平臺培訓會議在長慶油田公司培訓中心舉行,標志著集團公司人力資源...
17日,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官網發布聲明,網上所傳“融創將全部接盤萬達文旅”消息失實。作為中國最早進入文化旅...
中研網訊:2017年09月褐煤進口分海關統計北京海關當月金額2652.2千美元。長春海關當月金額1011千美元。大連海關當月金...
中研網訊:2017年09月褐煤進口分海關統計北京海關當月數量60900.1噸。長春海關當月數量24246.7噸。大連海關當月數量53...
貴州省特色糧油產業發展迅速近年來,貴州省大力發展特色糧油產業,初步形成了有機米、特色米、香禾糯、薏仁米、苦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