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生活垃圾清運和處理行業競爭形勢嚴峻,合理布局才能立于不敗,否則將被淘汰!
生活垃圾的清運處置可分為收集系統、運輸和處理處置三個環節。城市生活垃圾產生后,采用布置在各處的收集容器進行收集,一般采用居民投放收集和上門收集等方式,收集方式有垃圾箱、垃圾收集站、...
寒蟬夏正酣,秋茶春意濃。今年入秋以來,在安順市各茶葉主產縣區的茶園里,茶農們仍忙著機采大宗茶。一些茶葉公司里,大宗茶制作機器馬達轟鳴,茶葉的清香味充滿了整個車間。
貴州安順:夏秋茶香味正濃
寒蟬夏正酣,秋茶春意濃。今年入秋以來,在安順市各茶葉主產縣區的茶園里,茶農們仍忙著機采大宗茶。一些茶葉公司里,大宗茶制作機器馬達轟鳴,茶葉的清香味充滿了整個車間。
走進普定縣貓洞鄉的貴州綠源茶業廠房,一箱箱工藝白茶堆放整齊,綠源茶業負責人滕濤說:“依據訂單,目前生產了工藝白茶2噸多,都在等待發貨,主要銷往福建等地,市場終端價80至100元一斤,市場前景可觀。”
據了解,綠源茶業的茶園種植面積1000畝,地處轎子山山脈,茶葉品質獨特,春季過后,綠源茶業合理利用山地資源,開啟夏秋茶深加工,在清潔化、自動化生產線上生產適銷對路產品,主要為工藝白茶。
“開發夏秋茶,既可以減少浪費,也提高茶葉附加值。”滕濤說,夏秋茶可以從5月采摘至11月,今年10月底將進行最后一批夏秋茶采摘,屆時會大量運往西秀區雞場鄉的御茶村公司進行加工烏龍茶。
“啪啪啪……”記者走進位于西秀區雞場鄉的御茶村公司,茶葉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蒸汽騰騰,茶香四溢,清潔化生產線上的茶青翻滾,殺青、揉捻、初烘……成品包裝,一批批茗茶“出鍋”了。
“茶葉通常分為春茶、夏茶和秋茶。一直以來,安順很多茶葉企業都以春茶采摘、銷售為主。夏秋茶因人工采摘成本高,附加值低,幾乎無人采摘,丟荒現象嚴重。”御茶村公司相關負責人楊建介紹道,為了把夏秋茶利用起來,御茶村公司自2009年成立以來,引進了當時全省唯一一套蒸青茶生產線,幾個工人便能完成操作,一天最多能生產四噸的粗制茶。
除了御茶村公司,鎮寧金瀑農產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也面向全市收購夏秋茶茶青,生產加工生態黑茶。據了解,金瀑公司以本地茶葉為原料進行生態黑茶生產、加工、銷售,目前公司自有茶場2000余畝,并在革利鄉建設規模有4300畝的古茶樹保護基地暨公司黑茶生產原料基地,同時,建設了年產3000噸黑茶清潔化、標準化生產線,產品銷售分布“一帶一路”國家及國內市場。主要經營“過江龍”、“金瀑”品牌系列綠茶、黑茶產品。
“黑茶是我國六大茶類之一,具有助消化、解油膩、降三高的作用,存放時間越久,口感越好。”生產加工基地茶藝展示館內,公司董事長陸靖告訴記者,公司看中黑茶養生茶的市場前景,通過整合茶樹資源,優化茶產業結構,促進茶產業轉型升級。
據了解,金瀑公司考慮到黑茶一般原料較粗老,并且為挽救古茶樹這一瀕危“活化石”,公司與鎮寧革利鄉水牛壩村茶農簽訂收購協議,按照每斤6元的價格收購古茶樹粗老茶青用于加工生態黑茶。
“以前,采完春茶后,夏秋茶價格低,采下來不劃算,古茶樹基本上就閑置了。”水牛壩村村民周志華說,“現在有了生態黑茶產業,古茶樹上的夏秋茶和粗老茶青都可以利用起來。”
周志華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家一共有300多株古茶樹,每年可采春茶茶青300多斤,收益20000多元。如今有了茶商收購,四月到九月期間預計可采粗老茶青2400多斤,增加收入14000元以上。
“如今看到粗老茶青可以賣,村民們都積極保護古茶樹,讓古茶樹煥發新的‘生機’。”陸靖說,今年以來公司已生產1000多噸黑茶,已完成多批訂單發貨,每年銷售額平均達到3千多萬元。
“一片茶葉”帶富一方百姓。“以前在外打工賺不了幾個錢,現在我家兩口子都在廠里上班,一年都在忙碌著,因為這里的黑茶銷售好。”正在金瀑公司加工廠工作的秦富秀高興地說,她和丈夫兩人工資加起來有6000元左右,還可以照顧家里老人小孩,生活越來越好了。
據了解,金瀑公司通過“公司 基地農戶”的“入股分紅”利益聯動模式帶動農戶脫貧增收,并依托當地的勞動力資源到公司務工,促進當地農戶增收。一年四季都會有茶園管護、采摘等務工機會,每年直接帶動農戶830戶,安排季節性就業達1650人,戶均增收達2500元。在茶葉加工對外收購茶青環節,年帶動農戶達2500余戶,戶均增收達1600元,初步實現了“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的雙贏目標。
一杯夏秋茶,拉長產業鏈,這是茶農增收,茶企增效之道。安順茶產業鏈條的延伸拉長,推動了夏秋茶資源的充分利用,茶產品結構正在趨向合理,茶產業后發優勢正逐步顯現。
湖南桃源茶葉特優區項目通過省專家評審
近日,2018年湖南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申報與認定工作完成專家評審,由桃源縣人民政府申報的湖南省(茶葉)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項目,順利通過省專家評審。
桃源縣是全國綠茶出口優勢區域縣、全國無公害茶葉示范基地縣,“桃源大葉茶”獲國家證明商標,“桃源野茶王”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桃源紅茶”獲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并入選湖南十大農業品牌。
近年來,桃源縣深入推進茶葉種植業、茶葉加工業、茶旅觀光等產業的滲透與融合,形成“一產優、二產強、三產旺”的產業發展格局。2017年,全縣茶葉種植面積15萬畝,其中主導品種“桃源大葉茶”種植面積11.25萬畝,櫧葉齊等優質品種種植面積3.6萬畝,良種化率達99%;采摘面積12.3萬畝,產茶3.63萬噸,實現綜合產值15億元;全縣茶葉加工企業150家、專業合作社33家、家庭農場20家,100畝以上專業大戶發展到200多個,千畝茶葉專業村33個;規模經營面積8.3萬畝,占總面積的55.33%;特優區農民人均經營收入68.25%來自茶葉。
綠色,是桃源縣茶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該縣實施節水增效、減肥增效、控藥降害、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四大行動,加強茶產品質量監管。全縣構建了“一體兩翼”縣級綜合監管、監測和行政執法體系,以及縣、鎮、村、企業(基地)四級監管網格;健全監管制度,實現從一片茶葉到茶杯全程可控、可追溯;建立常態化質量安全檢測機制,實現主要食用農產品、商品基地和生產、收儲、銷售環節全覆蓋;建立應急處理機制,強化茶產品質量安全執法。據統計,全縣已建成有機茶園認證面積0.4萬畝,全國綠色高產高效創建面積3436畝,全國綠色食品(茶葉)原料基地4萬畝,生態茶園面積10萬畝,標準化生產面積12萬畝。
此次通過專家評審后,桃源縣將如何開展茶葉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縣農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全縣將進一步優化特優區生產布局,規劃建設“一路一區一廊四地五線多園”。其中,“一路”即縣域南路,“一區”即茶庵鋪鎮農村產業強鎮國家示范區,“一廊”即百里茶香長廊,“四地”即桃源大葉茶原產地、高山生態茶基地、黑茶生產加工基地、桃源紅茶生產加工基地,“五線”即5條茶韻鄉村旅游精品線,“多園”即生態茶園、茶葉貿易園、新農人創業園。全面實施品種改造、品質提升、品牌創建“三品提升”行動,力爭到2020年,茶葉種植面積發展到20萬畝,良種覆蓋率100%,標準化技術應用率100%,“三品一標”認證面積60%以上,“一體兩翼”產品質量監管體系覆蓋率100%、產品質量合格率保持100%。構建緊密利益聯結機制,確保茶農家庭經營收入中10%以上來自利潤分紅。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力爭特優區“三品一標”認證面積達60%以上,二三產業產值占茶葉產業產值的40%以上,茶旅文服務業收入達2億元。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統計局:97家企業因統計造假被認定為統計嚴重失信企業國家統計局今天發布消息,多個省份的97家企業因統計造假被認定為...
北京蘋果文化節助力蘋果產業發展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暨昌平區第十五屆蘋果文化節近日在蘋果主題公園開幕。本屆蘋果...
四川成都:村民把菜賣到了盒馬生鮮近日,四川成都郫都區白云村與協信·多利種植專業合作社、勞動力合作社完成...
天貓雙11既是對過去十年的巡禮,也是面向未來的窗口“雙11”這個影響全球的商業和文化現象,正式迎來了它的第十年。20...
北京住房租賃成交量環比下降約8%10月21日,北京市房地產中介協會表示,環比9月,北京住房租賃市場量、價繼續回落,成...
農業農村部:浙江臺州發生非洲豬瘟疫情 還能放心吃豬肉嗎?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10月22日發布,浙江省臺州市發生生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