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集中度在不斷提升,不進則退。工程機械情報分析把握有力發展方向!
工程機械是指用于工程建設項目的一系列施工機械的總稱。工程機械一般由動力裝置、傳動裝置、行走裝置、工作裝置和操縱系統組成。從建設項目的用途來看,這些機械廣泛用于鐵路和道路建設、飛機場...
海關總署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3季度,中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進出口總值達到6.08萬億元人民,增長13.2%,高出同期我國外貿整體增速3.3個百分點,占中國國際進出口總值的27.3%,比重提升了0.8個百分點。其中,出口3.38萬億元人民幣,增長7.7%;進口2.7萬億2
數據顯示“一帶一路”相關合作成外貿新亮點
海關總署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3季度,中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進出口總值達到6.08萬億元人民,增長13.2%,高出同期我國外貿整體增速3.3個百分點,占中國國際進出口總值的27.3%,比重提升了0.8個百分點。其中,出口3.38萬億元人民幣,增長7.7%;進口2.7萬億元人民幣,增長20.9%。
在外貿進出口方面,2013年至2017年,中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進出口總值達到了33.2萬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4%,高于同期我國外貿年均增速。中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貿易額占外貿總值的比重也在逐年提升,由2013年的25%提升到了2017年的26.5%,今年前3季度占比提升到27.3%,成為對外貿易發展的一個亮點。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李魁文表示,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方面,海關將繼續深化大通關合作。目前,海關總署已與相關61個國家海關等部門建立了合作關系。今年前3季度,共對外簽署合作協議64份,國際大通關機制化合作得到全方位深化。
李魁文透露,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將進一步提速,在制定“一帶一路”相關重要支點港口海關合作計劃的基礎上,支持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建設,優化多式聯運海關監管模式。
專家:“一帶一路”能源合作水平不斷提高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年來,已經有13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了“一帶一路”的合作文件,中國同“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貨物貿易額已經累計超過5萬億美。作為“一帶一路”建設重要領域,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能源領域合作不斷向縱深發展,取得豐碩成果。
在近日于蘇州召開的首屆“一帶一路”能源部長會議上,巴基斯坦、蘇丹、土耳其等十余個國家與中國共同發布了《共建“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系部長聯合宣言》,明確在2019年正式建立“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系,推動能源互利合作。
合作前景非常廣闊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院長謝秋野告訴中國日報記者,“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能源工業基礎相對薄弱,能源消費水平較低,沿線國人均能源消費為0.8噸油當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60%,制約了各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在此情況下,“一帶一路”能源合作能夠為各國能源發展帶來新的契機,助推更多的能源項目落地,提升沿線國家能源基礎設施水平,為各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可靠保障。
針對當前世界各國的能源發展面臨著很多共性問題,如能源資源分布不均衡,能源貿易通道不暢,能源普遍化服務水平不高,大量化石能源消費造成的氣候環境問題等,謝秋野認為,通過“一帶一路”能源合作,能夠促進能源基礎設施聯通和貿易暢通,提高能源資源的優化配置能力;能夠促進能源發展成果的全球共享,加快消除能源貧困;能夠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體系,促進可持續發展。
此外,謝秋野還認為,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各國能源供需互相關聯,彼此影響,通過開展“一帶一路”能源合作,有利于促進能源生產國、消費國以及中轉國之間的對話,加強各國能源政策的協調,共同協商解決問題;有利于完善國際能源市場和應急機制建立,穩定合理的能源價格,促進能源供應的多元化和可持續;有利于推動先進能源技術的研發和共享,促進沿線國家能源技術進步,加快各國構建清潔、安全、經濟、可靠的能源供應體系。
作為中國對外開放的重點領域之一,能源領域國際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中之重,在有關國家政府、企業、智庫的共同努力下,能源合作已經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亮點和明星合作領域,正在給各方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中俄、中國-中亞、中緬跨境油氣管道建設項目,加強了中國與俄羅斯、蒙古、緬甸等國的電力互聯互通,提升了區域能源資源優化配置水平,促進了區域能源安全保障體系建立。
中國企業在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緬甸、老撾等相對欠發達國家開展了大量能源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提高了各國能源可及性水平,推動實現人人享有負擔得起、可靠和可持續的現代能源。
中國通過能源項目合作,有效帶動所在國經濟社會發展,通過改善能源基礎設施水平釋放發展潛力,輻射和帶動相關實體經濟,增加稅收、改善就業,提高當地勞動力技能水平和創新研發能力。
中國高度重視保護和改善當地環境,推進沿線國家水電、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嚴格控制污染物及溫室氣體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護好人類共同的綠水青山,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
面臨某些問題和挑戰
謝秋野認為,在“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中,中國企業在規劃設計、工程建設,運營管理、技術裝備等方面都有明顯的優勢,有足夠的能力和信心為沿線國家的能源工業發展提供切實可行的中國方案。
自“一帶一路”重大倡議提出以來,我國能源行業“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與有關國家在電力、油氣、煤炭、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領域的合作不斷加強,取得了積極成果,同時也有效帶動了我國能源領域技術、裝備、服務和標準“走出去”。
但是,“一帶一路”沿線大多為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目前我國企業開展能源項目合作面臨一定程度的政治風險、經濟風險、商業環境風險和法律風險,而每個國家情況各有不同,風險差異也較大。
此外,各國能源技術標準體系各異,有的國家尚未建立標準體系,部分國家對中國標準體系的認可和采納程度較低;沿線國家的能源、交通、信息等基礎設施較為薄弱,項目實施過程中往往需要增加額外的投入;能源項目投資規模通常都不小,建設周期長,項目在前期融資上存在較大的困難;國內企業產品和服務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無序競爭的問題時有發生,削弱了中國企業的整體競爭力;國內企業中,懂經營、善管理、通業務、會外語的復合型國際人才還比較匱乏。
面對“一帶一路”能源合作遇到的困難,謝秋野建議,首先要做好能源合作的頂層設計,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共同建立起合作機制,通過編制合作規劃、簽署合作協議等形式,推進落實重點能源合作項目。其次要加強國內企業間的協調,可以在國家能源主管部門的統一協調下,集中力量開展好重點國別的關鍵項目,形成示范帶動效應。同時也需要建立內部溝通協調機制,防止一哄而上、惡性競爭。再次要加強技術標準的對接,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推動與主要貿易國之間的標準互認。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丙肝會傳染嗎?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種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H...
關于進一步做好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政策監測分析工作的通知財金〔2018〕107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2...
富士景園深圳公租房最新消息2018: 公攤面積是多少 富士錦園公示合格名單(初審)富士景園深圳公租房怎么樣?富士錦...
當前,扶貧工作已經進入三年沖刺階段。未來3年,有3000萬左右農村貧困人口需要脫貧,并且多集中在深度貧困地區。而又5...
成人高考同普通高考一樣,都是選拔人才的國家考試,只是由于本身的學習特征需要,才在學習形式等環節上有所差別,進行...
10月23日消息,近日有媒體報道成都一小區部分業主認為基站有輻射,拒絕增基站甚至破壞基站設施,企業聯手停止小區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