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集中度在不斷提升,不進則退。運動服飾情報分析把握有力發展方向!
根據各項運動的特點、比賽規定、運動員體型等因素以及有利于競技的要求而制做的服裝以及相關裝飾物品。包括 服裝、鞋、帽子、襪子、手套、圍巾、提包、發飾、手環、遮陽傘等。運動服飾有多種分...
近年來,由于國內綜合成本的提高和產能轉移的影響,我國紡織服裝出口增速呈下降態勢,國際市場份額也在逐漸減少。
創新發展為紡織服裝外貿添動能
近年來,由于國內綜合成本的提高和產能轉移的影響,我國紡織服裝出口增速呈下降態勢,國際市場份額也在逐漸減少。2017年,我國紡織服裝出口2686億美元,與2014年的出口峰值相比,累計降幅達10%。據世界貿易組織統計,2016年中國占全球紡織服裝貿易份額的36.7%,為20年來首次下降。2017年,我國紡織服裝在美國、歐盟和日本的進口市場份額分別為36.3%、33.8%和60.8%,分別比5年前下降了2.4、4.4和10.4個百分點。
今年前8個月,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保持平穩態勢,出口1814億美元,同比增長3.7%。其中,紡織品出口787.4億美元,同比增長9.5%;服裝出口1026.7億美元,同比下降0.3%,服裝出口自2015年以來已連續第四年下降。
從前8個月的數據看,今年我國紡織服裝進出口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對傳統市場和“一帶一路”國家出口均保持平穩增長。前8個月,我國對歐盟出口增長1.7%,對美國出口增長8%,對日本和香港地區出口增長2.9%。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增長5%。在新興市場中,我國對東盟出口增長12.3%,對拉美出口增長7.6%,對俄羅斯出口增長3.9%。出口增速下降的市場主要為中東地區(下降14.3%)、非洲(下降1.5%)和韓國(下降3.6%)。
二是出口結構加速向上游半成品轉移。前8個月,我國紡織品和服裝出口比重分別為43%和57%,雖然服裝出口仍超過紡織品,但服裝所占比重逐年降低。照此速度發展,預計數年之內,我國紡織品出口比重很可能超越服裝。紡織品和服裝出口趨勢出現分化也反映了我國紡織服裝出口競爭力格局的新變化。紡織上游產品競爭力增強,而勞動密集型的服裝產品由于受到低成本國家的競爭,呈逐年下降態勢。
三是除廣東外,其他主要出口地區增勢良好。前8個月,浙江出口增長10.7%,繼續領跑全國,江蘇、山東、福建、上海分別增長6.1%、10.2%、6.0%和4.7%,僅廣東出現了10.9%的較大幅度下降,服裝占廣東出口比重達70%,服裝出口的低迷導致其整體出口下降。
四是在服裝進口猛增的帶動下,紡織服裝進口保持增長。前8個月,我國紡織服裝進口175.8億美元,同比增長10.8%,其中紡織品進口增長8.4%,服裝進口猛增16.7%,帶動紡織服裝整體進口保持較快增長。
五是我國占國際市場份額下降明顯。前7個月,我國紡織服裝產品在美國的進口市場份額為34.2%,同比減少0.6個百分點,其中紡織品市場份額為40.4%,同比增加0.4個百分點;服裝份額為32.1%,同比減少1個百分點。上半年,我國紡織服裝產品在歐盟的進口市場份額為29.7%,同比減少1.5個百分點,其中紡織品市場份額為34.8%,同比增加0.05個百分點,服裝份額為28%,同比減少2個百分點;前7個月,我國紡織服裝產品在日本的進口市場份額為57.2%,同比減少2.9個百分點,其中紡織品市場份額為53.1%,同比減少1.1個百分點,服裝份額為58.4%,同比減少3.5個百分點。
雖然去年以來中國紡織服裝出口整體呈現回穩態勢,但從紡織服裝行業近幾年的發展趨勢和特點看,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區域競爭愈加激烈,低成本國家崛起,全球原材料價格波動較大,中國企業海外布局加快,國內行業轉型升級壓力增大,中國紡織服裝出口將長期面臨小幅上下波動、國際市場份額尤其是服裝份額緩慢下降的新常態。
近來,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級,進口商、采購商將不得不對采購戰略進行大幅調整,很可能對今后幾年中美紡織服裝貿易產生較大影響。美國是我國紡織服裝第一大單一國別出口市場,占我國紡織服裝總出口的16.9%。據海關統計,2017年,我國對美出口紡織服裝456.4億美元,出口企業3.5萬家。目前美方已經征稅的產品中,涉及紡織服裝產品約70億美元,占我國對美紡織服裝出口總額的16%,出口企業1.7萬家左右。
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近期對近百家對美出口企業進行的調研顯示,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已逐步顯現,出口企業普遍對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感到擔憂。在當前各項成本不斷提高的情況下,美方加征關稅無異于雪上加霜,不僅將嚴重侵蝕企業利潤,更可能導致訂單和產業加速向其他國家轉移。
面對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的威脅,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積極采取措施進行應對。一是積極參與美方“301”條款法律調查程序,敦促進口商在美國國內參與公眾評議程序和聽證會,爭取把利益攸關的產品排除在征稅清單之外。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也派出工作組,于8月23日在美國貿易談判代表辦公室舉行的聽證會上發言,為中國業界發聲,維護行業利益。二是加快出口速度,規避征稅風險,盡量將損失控制在最小范圍。三是加大國際產能合作和布局力度,主動利用其他國家資源進行生產,加大對供應鏈的掌控力度。四是加快轉型升級進程,加大設備和技術投入,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市場反應速度,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設計研發能力、供應鏈管理能力、資源整合能力、品牌建設能力和國際營銷網絡拓展能力,以消化征稅帶來的利潤損失。五是進一步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加大對新興市場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的開拓力度,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存度,避免單一市場風險。
近期,政府在貿易便利化、退稅、信保、環保、社保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積極政策,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為出口企業提供更大的出口空間,抵消貿易摩擦對出口的不利影響,有效提振了出口企業的信心。
雖然面臨著種種困難,但這是行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必經的陣痛。當前的中國紡織服裝出口放緩是新時期的結構性調整,要以平常心對待。“一帶一路”倡議將有效強化中國在亞洲乃至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中的核心地位,“中國制造”的轉型升級、從OEM向ODM和OBM跨越是中國紡織服裝保持出口競爭優勢的根本基礎,國際市場格局的結構性變革也為中國企業提供了新的機遇。
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未來發展要緊緊圍繞“一帶一路”建設和行業轉型升級發展的主旋律,堅持創新制造綠色發展在完善產業鏈、整合供應鏈、提升價值鏈等方面的作用,推動產業不斷升級,尋求走專業化、差異化、精益化和國際化的發展道路。紡織服裝雖然是傳統行業,但只要與新動能加快融合,在未來的競爭格局下,中國紡織服裝外貿行業將向高質量發展邁進,迎來新的輝煌。
新疆紡織服裝業加快“走出去”步伐
近日,2018俄羅斯韃靼斯坦共和國—中國新疆紡織服裝展覽會在喀山舉行,展覽面積將近2000平方米,參展產品涉及服裝、皮革、地毯、原材料和紡織機械設備等紡織服裝行業全產業鏈。新疆紡織服裝企業參展,加快了走向俄羅斯、中東歐和中亞地區的步伐。
紡織服裝產業是朝陽產業
去年俄羅斯紡織服裝進口總額105.6億美元,其中從中國進口38.6億美元,占36.41%;去年中國紡織服裝出口至俄羅斯的前五位省市是河北、浙江、江蘇、新疆和上海,出口總額分別為26.1億美元、16.9億美元、7.1億美元、5.8億美元和4.7億美元,其中新疆同比增長64.3%,增幅最大。
上述數據,是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張錫安8月底來新疆參加2018“一帶一路”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論壇時公布的。他分析說,俄羅斯的棉、毛原料匱乏,紡織加工工藝陳舊,加之設備落后,服裝及其他類紡織品生產能力不足,無法滿足俄國內市場需求。今年上半年,中國紡織服裝累計出口1275億美元,增長3.2%。其中,紡織品出口583.3億美元,增長10.3%,服裝出口691.9億美元。
中亞五國情況類似,其高檔服裝加工能力不足,市場空白主要靠進口彌補,吉爾吉斯斯坦有一定產業基礎,但其他國家紡織服裝產業落后。中亞服裝市場總體規模約在50億美元左右,中國占中亞進口服裝市場份額的42%。去年,中國對中亞五國出口紡織服裝72.4億美元,同比增長9.3%,其中對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紡織服裝出口增長最快,分別增長33.7%和63.7%。
中亞五國是新疆紡織服裝出口最大的市場,占新疆紡織服裝總出口額的87.3%。去年,新疆向吉爾吉斯斯坦出口紡織服裝總額25.8億美元,占40.5%;向哈薩克斯坦出口24.1億美元、塔吉克斯坦出口3.5億美元、烏茲別克斯坦出口0.5億美元、土庫曼斯坦出口0.1億美元。“紡織服裝產業是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流通分會會長夏令敏說。
一帶一路沿線有44億人口,是潛力巨大的新興市場。張錫安說,去年中國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出口紡織服裝914.7億美元,約占全國紡織服裝總出口額的34.1%,而傳統歐、美、日市場份額分別為18.2%、16.9%和7.6%。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中東歐國家約占四分之一,去年中國對這一地區出口147億美元,同比增長10.8%。而中東歐也是新疆出口紡織服裝第二大市場,其中俄羅斯是新疆紡織紡織出口的第三大單一國別市場。
紡織服裝出口要精耕細作
新疆是亞太和歐洲兩大經濟圈的重要節點和樞紐,向東擁有13億人的國內市場,向西聯通中亞、輻射南亞,同樣擁有13億人的市場。近些年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迅速,初步形成了以棉紡為主,帶動其他行業發展的產業鏈條。2010年至2017年,新疆全行業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00多億元,全產業鏈新增就業人員35萬人。2014年至今年6月,新增紡織服裝企業2200余家,產能從2826萬件增至3.68億件。
江蘇金昇控股有限公司在35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工廠,產品銷往132個國家和地區。目前,該公司在新疆、江蘇、重慶建有多個產業園區,在烏茲別克斯坦投資建設紡紗廠、在印度完善紡織機械產業布局。其目標是,到2028年重點規劃建設12個園區,包括4個裝備機械園區、4個全產業鏈智能紡織園區、4個創新示范園區。“金昇”董事長兼CEO潘雪平表示,高質量發展是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內在要求,該公司將用10年時間在新疆打造“一中心、五園區”,后者包括喀什全產業鏈紡織服裝園區、庫爾勒綠色紗線產業園、烏魯木齊智能紡機產業園、奎屯綠色紗線產業園、阿拉爾全產業鏈紡織服裝園區,前三個正在建設,后兩個還在規劃中。
新疆將推進紡織服裝產業由“通道型經濟”向“產業型經濟”“樞紐型經濟”轉型,未來15年內,將以烏魯木齊為圓心,在兩千公里半徑內新增一億紗錠,約兩千億元的紡機市場需求。
“新疆紡織服裝出口到歐洲、中亞有時間和成本的雙重優勢,自治區70%以上的紡織服裝產值來自產業園區。”山東省援疆工作指揮部副總指揮、喀什地區行署副專員安文建說,新疆優先在南疆布局,穩定現有已建和在建棉紡項目;優先布局服裝、家紡和針織產業,承接產業轉移,鼓勵以代工生產和來料加工為主的企業在疆發展;重點支持南疆布局發展,在條件成熟地區打造服裝加工基地。
張錫安認為中國紡織服裝進出口呈現四大趨勢:一是貿易結構優化,為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打下基礎;二是出口仍集中在沿海六大省市,中西部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三是所占國際市場份額降速趨緩,從中長期來看有可能基本保持穩定;四是涌現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特色企業和外貿基地,將引領紡織服裝外貿轉型升級。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李鋼認為,未來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紡織服裝出口要從“粗放經營”變為“精耕細作”,從具體國別、不同民族、審美觀、消費水平等入手,加強市場細分化研究,從“供給創造需求”出發,以更多的創意設計和花色品種、更精良的制作等,拓展出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游客正在看新疆民族特色旅游產品。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10月24日上午消息,據中國臺灣地區媒體iThome.com.tw報道,Google在2018 ACM多媒體會議上,推出一種使用機器學習來標...
蘋果的iCloud服務似乎正遭遇大規模故障,一些用戶稱在訪問基于iCloud的應用和服務(如Notes和Find My iPhone)時出i...
夯實鄉村繁榮的三大基礎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第一個5年3...
港珠澳大橋通車首日據港珠澳大橋總工程師林鳴介紹,港珠澳大橋總投資大概1000億。香港政府出500億(50%),中央政府2...
9月24日消息,華為將于下個月在德國新設立一處信息安全實驗室,時機恰在德國5G頻譜拍賣之前。路透社消息稱,該實驗室1...
10月24日上午消息,胡潤研究院今日發布《2018胡潤80后富豪榜》(Hurun Young Entrepreneurs Rich List 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