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絢爛多姿的成衣界的時尚,如今只有把“綠色”真正融入其中,才能煥發出更強活力,也才能更具生命力。而成衣界的“綠色”內涵,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上游環節的綠色纖維材料去支撐。
加強對國內大眾理念引導很關鍵
采用了綠色纖維的服裝服飾產品究竟能不能被市場接受,還得由消費者說了算。此前,受多重因素制約,國內消費者對綠色纖維中的循環再利用化學纖維制品存在一些誤解,至于對購買使用了綠色材料的服裝、家紡產品有什么樣的價值和意義,就更不清楚了。
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顧問趙慶章感慨道:“再生纖維主要用來作填充料,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是中低檔產品的代名詞,但現在,再生纖維行業早已不是當初的情況。”
這意味著,接下來,要想努力擴大綠色纖維在國內服裝、家紡等終端領域的應用和銷售市場,如何集合多方力量,使大眾對綠色纖維有更多的了解,更好地認識到購買綠色纖維制品的意義非常關鍵。
趙慶章介紹,現在原生纖維能做的產品再生纖維都能做。從生產環節看,再生纖維需要經過幾個小時、30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加工,細菌完全可以被消除,廢舊瓶片和廢舊紡織品上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根本不會被帶入纖維中。此外,再生纖維生產企業不斷升級裝備,這也使產品具有更高品質,更安全、更綠色。
“綠色纖維制品值得信賴,消費者完全可以打消對再生纖維產品品質、安全性的擔憂,放心選購掛有綠色纖維標志的產品。那些獲得綠色纖維標志認證企業的產品,售價比原生滌綸更高,不少國際知名品牌都是我國再生纖維企業的客戶,這說明我國再生纖維企業的產品質量是過關的。而且,綠色纖維標志的認證過程非常嚴格,包括原料采購、工藝流程等整個環節,這能夠保證再生纖維的質量。”趙慶章強調。
正如趙慶章所說,國外消費市場在這方面早已走在了前面。對此,長期接觸國外知名運動品牌客戶的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人新材料”)總工程師余新健深有感觸。談到“佳人新材料為何會有這么足的動力繼續做大”的問題,他答道:“我們公司與多個國際知名運動品牌已合作多年,在與客戶的合作中我們發現,這些品牌本身就制定了可持續發展計劃。他們希望能在提高滌綸纖維用量的同時卻不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因此,逐漸加大了對再生纖維和原液著色纖維的采購量。下游客戶的需求增長,使佳人新材料繼續擴大發展的信心更為堅定。而這些國外運動品牌的發展信心又來自何處?當然是來自他們的消費者對于綠色紡織品的認可度和購買力。”
不過,國內市場消費者的意識也正在改變。一方面,隨著消費理念的普遍提升,國內消費者對綠色生態系列產品正變得越來越重視。另一方面,在綠色發展的大浪潮中,更多的公共組織、平臺開始把關注的目光投向了具有綠色、環保價值的新興材料行業,并開始加大對該行業的關注,對大眾理念進行引導。比如,今年6月4日晚間,央視2套《經濟信息聯播》欄目中播出了《難回收的舊衣服》的專題報道,這無疑是一次很好的“科普”。
而且,一些國內品牌自身也正在加強對消費者的理念引導。“很多消費者在購買服裝的過程中并沒有意識到環保跟自己有關系,所以,361度希望繼續加大對消費者的引導。”田友如說。
綠色纖維事關紡織業可持續發展
綠色纖維標志認證由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指導、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具體實施。目前,我國共有21家企業獲得了綠色纖維標志認證。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副會長賀燕麗指出,化纖目前已占我國紡織纖維加工總量的80%,每年的加工量約為5000萬噸,而我國化纖產量約占世界化纖總產量的70%。我國化纖產業的體量如此大,其綠色發展直接關系著紡織工業乃至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且,在化纖產品中,石油基產品約占90%,而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石油基化纖產品也不易在自然界中降解,因此,必須解決化纖產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問題。開展綠色纖維標志認證,正是為了有效推動化纖工業的綠色發展。
一直專注于做原液著色纖維的浙江金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批通過認證。該公司行政部主任沈冬梅介紹,公司做原液著色纖維近20年,產品用途廣泛,客戶相對高端,目前,面料、家紡企業對綠色纖維的需求量比較大。公司使用的油劑等都是環保的,生產過程也強調環保,已經形成一定的綠色制造方案,并不斷完善認證體系。2018年,公司著重從設計、生產過程、營銷等方面形成一體化方案。
“我們公司盡力擴大綠色纖維在下游客戶中的宣傳,要求業務員就此一一去與客戶溝通,去給客戶講解。目前,一些客戶甚至提出綠色纖維定制的概念。接下來,公司希望能影響更多的下游客戶,使他們對綠色纖維更加重視。”沈冬梅說。
佳人新材料以廢舊紡織品為原料,通過“化學法”的徹底分解,把原料還原成全新的聚酯纖維,在過程中可以去除顏料、顏色和雜質,生產的再生滌綸產品的品質堪比原生滌綸。余新健指出,通過綠色纖維標志認證是榮譽,也是對企業的更好鞭策。接下來,從生產到后道產業鏈,公司將與下游品牌商廣泛合作,從環保、生產、產業鏈角度都要更好地體現綠色。在生產環節,公司今年加大技術創新,擴大產能,還將重點推出環境友好型的無銻催化劑再生聚酯產品。
揚州天富龍科技纖維有限公司擁有再生纖維生產線17條,年產能約為20萬噸,其生產的再生有色滌綸短纖維也獲得了綠色纖維標志認證。該公司副總經理陳堅表示:“我們發現,下游客戶對再生纖維的需求量逐年上升。此前,社會上對再生纖維存在一定誤解,但公司實行嚴格的、更高的標準,開發出高標準、高質量的產品,通過自身不斷突破和客戶推進,獲得了更多認可。”
那么,綠色纖維標志認證工作和獲得認證企業接下來的重點發展方向是什么?對此,賀燕麗表示:“我們要制定綠色纖維的相關標準,以此作為評價企業產品能否加入認證的依據;生產綠色纖維的企業要不斷提升工藝和技術,使產品更豐富、節能降耗的水平更高;應加大對綠色纖維的傳播和推廣力度,讓社會上更廣泛的群體以及上下游企業更了解、更認可綠色纖維;要繼續壯大認證企業的隊伍,擴大獲得認證企業的規模,并積極推動家紡、服裝等下游品牌使用綠色纖維吊牌。”
麻纖維技術專利申請現狀分析
麻纖維作為一種綠色纖維,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是中國重要的紡織纖維之一,在世界上享有盛譽。麻纖維品種較多,在紡織上采用較多的韌皮纖維主要有苧麻、亞麻、黃麻、劍麻、大麻、羅布麻等。如今,依靠現代紡織技術,麻纖維通過與各種植物、動物和化學纖維混紡生產出多樣化的紡織產品,即麻纖維復合材料。為探究該領域的專利布局情況,筆者通過中國專利文摘數據庫進行檢索,檢索日期截止至2018年1月18日,以期為相關行業提供借鑒參考。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18退伍軍人補貼新政策2018年撫恤金提高多少?退伍軍人補貼多少錢?退役軍人事務部、財政部日前發出通知,8月1日起,...
日本培育出綠色發光蠶絲并批量生產絲綢為實現綠色熒光絲綢的實用化,日本群馬縣蠶絲技術中心正在大量培育轉基因蠶。去...
陶瓷做成的機械齒輪和電機軸,有著金屬材料不可替代的性能;看起來與普通磚頭無異的新型陶瓷透水磚,可以為海綿城市建...
25日,記者從北京小客車指標辦獲悉,本期個人新能源車申請者破39萬,與今年的上一期相比新增申請者數量4萬。按照目前3...
棉花新品種在喀左縣試驗成功為探索適合喀左縣種植棉花新品種及配套栽培技術模式,充分發揮棉花增產優勢,提高棉花質量...
人民網評自媒體亂象不久前,一條“伊利股份董事長潘剛被帶走協助調查”的謠言,從微信公眾號“光祥財經”發出后,在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