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梁,曾經是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得勝溝鄉納令溝行政村西窯村的貧困戶,現在成了武川縣山老區農畜產品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不僅靠種植黃芪脫貧,還帶動村里鄉親一起致富。
內蒙古山老區念起“藥材經”
見到高金梁時,他正在院子里鼓搗一輛三輪車。
高金梁,曾經是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得勝溝鄉納令溝行政村西窯村的貧困戶,現在成了武川縣山老區農畜產品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不僅靠種植黃芪脫貧,還帶動村里鄉親一起致富。
從祖父那一輩兒就開始種黃芪,高金梁說起黃芪頭頭是道:“黃芪是冷熱貨,因為市場價格波動大,村民種植積極性不高。過去我也才種3畝多,全村加起來也不過幾十畝。現在光我自己就種了80畝,加上種植的防風、柴胡等藥材,上了100畝,收益比傳統種植強。”
這樣的種植規模,高金梁已經實施3年了。西窯村僅有的七八戶人家中,已經有5戶進入了合作社。據高金梁介紹,他用的種子一般都是河北省的,每年以賣鮮芪為主。此外,他還種植了100多畝土豆,今年收成不錯,生活有了巨大改變。
不僅實現脫貧,還成了致富帶頭人。高金梁的變化是武川縣因地制宜發展扶貧產業的一個縮影。
武川縣中西部鄉鎮山多地少,種植糧食作物收益較低,但土壤、氣候等自然條件十分適合發展黃芪等中藥材種植產業。目前,在得勝溝鄉、哈拉合少鄉、西烏蘭不浪鎮等鄉鎮分散種植中藥材的農戶,在政府的引導和扶持下正在走合作社經營的模式,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現在僅得勝溝鄉藥材種植面積就達到了5000畝左右。
現在,武川縣的對口幫扶單位內蒙古通用中藥有限公司已經入駐。“公司注冊于2018年初,注冊資本840萬元。在通過GMP認證的基礎上,主要開展黃芪趁鮮加工。預計年生產能力可達1000至2000噸,年產值可達470萬元。”公司總經理兼得勝芍藥牡丹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任玉霞介紹說,得勝芍藥牡丹專業合作社在得勝溝鄉東坡村建起了赤芍種植基地,通過統一生產、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的“合作社+農戶”模式,將農民納入中草藥種植產業鏈中。
據介紹,經過4年的發展,合作社已經種植赤芍1000畝、紅花300畝、茴香300畝,甘草育苗300畝、黃芪育苗400畝,這些藥材全部選用優質種子,施用羊糞,保證了藥材的品質。更重要的是,有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引導,合作社把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有效提高了種植業的集約化、產業化水平。
合作社還與村民建立了利益聯結機制,藥材全部是訂單種植,農民只管種好藥材,別的都不用操心。目前,該合作社種植區域覆蓋東坡村、野馬兔村、南壩沿村、酒館村、黃芪窯村、圪塔村等6個自然村,并與78戶村民簽訂了土地承包協議,土地承包面積達2100畝,每年土地承包租金達20萬元,戶均獲得流轉費2560元。除了訂單種植,村民還能到合作社就近打工。目前,合作社雇傭村民120多人,其中貧困戶21人。
截至目前,武川縣人工種植中藥材品種有黃芪、防風、紅柴胡、赤芍、甘草等10多個,蒙藥材有肋柱花、尖葉假龍膽、庫頁懸鉤子、扁蕾、倉囊草等多個品種。全縣共有中藥材專業合作社7個,種植戶近200戶。鮮品中藥材年產量達10038噸,總產值約7025萬元。
青海省互助縣:荒地變藥田 農民脫貧有“良方”
霜降過后的這幾日是采收中藥材的最佳時間,王洪業每天從早到晚都在地里忙活。自家的30畝當歸長勢良好即將豐收。
53歲的王洪業是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東和鄉魏家灘村村民。地處腦山地區的東和鄉干旱少雨,前些年莊稼連年收成不好。“以前家里的5畝地只種小麥、油菜和土豆,辛辛苦苦一年,收入還不到2000元。”
種地沒了盼頭,無奈之下,和許多村民一樣,王洪業選擇“拋棄”農田,外出務工謀生計。然而,缺乏知識技能的他,只能在周邊城市的建筑工地打零工。離了家,荒了地,打工微薄的收入遠遠不足以讓他擺脫貧困。
2014年,東和鄉引進當歸、黃芪、黨參等中藏藥材進行試種。“試種的那一年,一畝當歸收入了4000元,而一畝油菜的收入才1000元左右。”東和鄉鄉長鄭青善說,誰也沒想到腦山地區的旱地成了中藏藥材生長的沃土,外出務工的農民看到家鄉的商機,紛紛返鄉投入中藏藥材種植。
2017年,在村里合作社的幫助下,王洪業種了10畝當歸,當年就收入6萬多元。嘗到了種植中藏藥材的甜頭,今年他又擴大種植面積,預計收入將超過10萬元。
翻修老房子,購置新家具,靠種植中藏藥材摘掉了貧困的帽子,王洪業一家正享受著脫貧后的新生活。“越來越多的村民返鄉,以前因為外出務工撂荒的地又綠了起來。”鄭青善說,現在東和鄉的17個村都在種植中藏藥材,總種植面積達到13600畝。
綠了山川,富了口袋。東和鄉的成功實踐也是互助縣發展中藏藥材產業、培育特色農業的縮影。“互助縣平均海拔2700米,地形多樣,氣候冷涼干燥,日照充足,適宜中藏藥材的生長。”互助縣農牧局局長陳振華介紹,近幾年,互助縣抓住當地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中藏藥材產業。2018年全縣中藏藥材的種植面積突破8萬畝,包括當歸、黃芪、大黃、黨參、羌活等10余個品種,年產值超過4億元,惠及2萬多名當地群眾。
五峰鎮納家村村民魏永壽去年也返鄉種藥材。試種成功后,他和村里的5名種植戶合作成立了中藏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還逐步拓展了藥材的加工業務。“現在村里每家多多少少都會種點藥材,收入確實比以前高多了。”在魏永壽的帶動下,村里先后成立了6家合作社,藥材銷往甘肅、云南、安徽等多個省市,優良的藥材品質也得到了多家企業的青睞。
在近期舉辦的互助縣首屆中藏藥材展銷會上,來自浙江、江蘇、安徽、甘肅等地的藥材企業與當地合作社簽訂了合作協議,擴大了互助縣中藏藥材的知名度,也促進了當地藥材產業的發展。
互助縣縣長安永輝介紹,目前該縣有33家中藏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年加工藥材3000多噸,初步形成了“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鏈條,中藏藥材產業已成為該縣脫貧攻堅的重要產業之一。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中研網訊:2017年09月全國分省市生鐵產量北京市生鐵產量0萬噸。天津市生鐵產量172.98萬噸。河北省生鐵產量1425.77萬噸...
紹興:綠色糧食 喜獲豐收近日,諸暨市王家井鎮新南村1020畝“甬優1540”優質稻開鐮收割。該品種實施綠色防控等生態種...
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在我國各種惡性腫瘤中發病率居首位,胃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域性...
10月31日電,31日,記者從中石油塔里木油田獲悉,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阿瓦提支線近日成功投產,日輸氣量可達16.32萬立4...
中研網訊:2017年08月全國分省市生鐵產量北京市生鐵產量0萬噸。天津市生鐵產量189.39萬噸。河北省生鐵產量1540.55萬噸...
浙江青田油茶喜獲豐收金秋十月,徜徉在青田山口鎮山口村馱寮背油茶基地,只見連綿起伏的油茶林綠浪翻滾,茶果俏立枝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