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快速增長,軟件行業發展機遇大,如何驅動行業內在發展動力?
產業現狀軟件產業作為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運行效率、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國家重點支持和鼓勵的...
據工信部官方微博@工信微報消息,日期,工信部從電信服務基本情況、電信用戶申訴舉報情況、電信服務監管情況、經營及消費提示等四個方面,通報了2018年第三季度電信服務有關情況。
53款APP吸費
據工信部官方微博@工信微報消息,日期,工信部從電信服務基本情況、電信用戶申訴舉報情況、電信服務監管情況、經營及消費提示等四個方面,通報了2018年第三季度電信服務有關情況。
通告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全國電話用戶總數達到17.3億戶,其中移動電話用戶15.5億戶。固定寬帶用戶達到3.96億戶,其中,光纖接入(FTTH/O)用戶3.48億戶,寬帶用戶持續向高速率遷移,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用戶總數2.43億戶,占比達61.4%。移動寬帶用戶12.9億戶,占比達83.7%,其中4G用戶保持穩定增長,總數達到11.5億戶。
今年三季度,工信部對48家手機應用商店的的應用軟件進行技術檢測,發現違規軟件53款,涉及違規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惡意“吸費”、強行捆綁推廣其他應用軟件等問題。這些不良軟件已全部被責令下架。
此外,今年三季度,工信部對62家互聯網企業65項互聯網服務進行抽查,發現12家互聯網企業存在未公示用戶個人信息收集使用規則、未告知查詢更正信息的渠道、未提供賬號注銷服務的問題,已督促整改。
工信部還提醒廣大用戶,通過正規渠道辦理電信業務,認真了解所辦業務資費、收費情況,結合自身需求選擇適合的產品。定期查看消費賬單,如有不清楚的問題及時撥打電信企業客服電話進行查詢。
此外,廣大用戶受到電話營銷騷擾時,可通過電話、網站或手機應用等途徑向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進行舉報。
相關閱讀:部分查分App弊端不少:考試前上傳試題增加泄題風險
近日,安徽省亳州市區風華中學一位學生家長向媒體反映,在老師的推薦下,很多家長在手機上安裝了一個叫“好分數”的軟件,主要功能是查分,學校聯考、班級考試班里成績出來后,家長需要登錄軟件查看孩子的各科分數,如果家長還想知道孩子的考試名次,就需要付費了(11月6日中國之聲)。
其實,這種查分App兩年前就出現了。如今,這類產品有50多家,多地中小學校與之簽約。表面上看,這類App能根據學生大體情況自動進行教學分析,效率比傳統閱卷提高了不少,但實際上弊端也不少,比如由于老師閱卷之后紙質試卷上沒有痕跡,不利于學生從試卷上總結得失。
再比如,提供查分服務、分析錯題是學校的一項基本服務,但學校卻把責任轉嫁給查分App,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老師在考試之前制作好試題先上傳,也增加了泄題風險。另外,付費查閱考試名次,不符合教育部“義務教育階段考試成績不進行公開排名”的規定。
還有,學校隨意更換查分App,也給部分家長造成經濟損失。名義上是老師推薦家長使用,實際上家長沒有選擇。而學校選擇某種App或者更換某種App,不排除與某些App運營商存在利益勾連。所以,商業化的查分App實為問題App,其所隱藏的問題須引起重視。
當然,無論是老師閱卷還是家長查分,都可以借助互聯網提高效率,不過學校及教育主管部門需要意識到,提供查分和分析錯題的服務,應屬于最基本的公共服務,是學校和老師的天職,豈能轉移到查分App上?怎能轉化為商業服務?讓家長為這些基本服務額外買單,是何道理?
教育部曾經三令五申,禁止按考試成績對學生成績進行排名。“考試成績不進行公開排名,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也明確寫入了《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中。然而,學校雖不公開排名,卻允許查分App根據考試成績搞排名,也會造成不良影響,不符合相關規定。
實際上,這種查分App也是應試教育的產物,即圍繞考試分數做商業文章,這與我國推行素質教育背道而馳,也與義務教育作為基本公共服務的定位不相符。既然查分App存在這么多問題,就需要引起學校方面高度重視,也需要引起教育主管部門的重視。
也就是說,提供查分、分析錯題等服務必須回歸學校公共服務,公共服務與商業化服務的邊界也需要明確,否則,商業化服務會隨意侵蝕公共服務,不僅會增加家長教育負擔,也潛藏著其他問題。只有及時叫停中小學與查分App合作才能讓義務教育回歸合理。
同時,查分App比較火也說明學校對于互聯網服務有需求,能否在閱卷等方面引入互聯網服務,值得思考。因為我們早已進入互聯網時代了,“互聯網+教育”可探索的方面有很多。但是,教育領域的基本公共服務要始終由學校和教育部門來提供,不能甩給市場。
從報道看,很多家長對這種查分App不理解不滿意,這反映出不少中小學在商業化浪潮中迷失了方向,不清楚自己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如果學校不夠清醒,主管部門必須清醒,只有如此,義務教育才能繼續保持公益化的本色,而不是被某些商業化隨意“染色”。
如何應對2019年新形勢下中國軟件行業的變化與挑戰?
專家免費咨詢答疑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11月7日起,長沙、成都、廣州等城市的乘客在選擇滴滴快車、優享、禮橙專車時,可選擇使用錄音錄像功能,進一步保障出1...
高通技術授權11月7日消息,據路透社報道,當地時間周二,一位美國聯邦法官裁定,高通必須將其某些專利技術授權給英特2...
在停牌489天后,11月7日,萬達電影迎來復牌后第三個跌停,報25.19元/股,市值443.7億元,較2017年7月停牌前市值近609...
哈爾濱市消協近日發布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謹防消費陷阱,依法理性維權。選擇信譽度高的購物平臺。消費者網購時盡量選...
雷軍預言未來風口11月7日,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召開,小米面向智能家居的人工智能開放平臺成功入選“世界互聯C...
工信部官方微信11月7日消息,根據國家統計局批準、工信部統計的2017年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年報數據,經各地工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