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遇與挑戰中把握農業機械行業趨勢,才能從中取勢得到更好的發展!
“十三五”規劃對“十二五”規劃實施情況進行全面評估;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突出改革創新;遠近結合,更加注重以解決長遠問題的辦法來應對...
回鄉創業的南昌市梅嶺鎮居民馮云,流轉了近70畝荒地,打造桑葚觀光采摘園。當地農民通過土地入股可以獲得分紅,在桑葚園務工的農民也能增加兩到三萬元的年收入。
企業賺,農民虧!農村土地流轉如何合理定價?怎樣讓農民收益最大化?
回鄉創業的南昌市梅嶺鎮居民馮云,流轉了近70畝荒地,打造桑葚觀光采摘園。當地農民通過土地入股可以獲得分紅,在桑葚園務工的農民也能增加兩到三萬元的年收入。
隨著高附加值農業成為廣大鄉村謀求振興的重要選擇,部分地區農村耕地等資源的利潤收益水平顯著提高。但無論流轉的土地種上了什么高價作物,土地流轉價格依然參照普通水稻種植定價,導致部分農民因感覺未能獲得合理收入而與流轉方產生糾紛,影響土地流轉穩定性和農業產業規?;】蛋l展。
種的是高價蔬菜,定的是稻谷租金。農地流轉定價“倒掛”難題如何破解,如何兼顧資源效益優化與農民收益最大化?
流轉糾紛何來?
“去年村民嫌流轉費低而公司利潤高,就把路給挖壞了。后來公司承諾租金每年漲50元,事情才得以解決,但他們還是擔心土地流轉不穩定?!苯魑鞑可絽^縣一家生態種養公司負責人向記者抱怨,近兩年,公司流轉土地利潤上來了,但是土地流轉糾紛也出現了。
原來,這家公司在當地經營著近1.2萬畝農田。其中,有機水稻和綠色優質再生稻各4000畝左右,其余為常規稻和蔬菜,稻田中還飼養了6萬羽生態土鴨和3000多只土雞。去年土地畝均利潤達2000多元,是一般種糧大戶的6倍多。但公司給予農民的土地流轉費卻與普通種糧大戶相差無幾,每畝僅有400元左右,糾紛由此產生。
這家生態公司種養遇到的困擾,在其他地區和其他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中,也不同程度存在。“目前,土地流轉年限能達到5年就很好了,有的甚至只能一年一簽?!苯鹘鹣h農村產權綜合交易中心負責人詹亮明告訴記者,以往村民流轉土地不大關注流轉后用途,隨著農業現代化和鄉村三產融合發展的提速,村民對土地收益和流轉價格的敏感性明顯提升,許多人因怕“吃虧”而不愿長期流轉。
在江西宜豐縣稻香南垣生態種植合作社,約1200畝生態水稻加上延伸產業鏈開發的有機食品,年綜合產值達到四五百萬元,每畝地的產值達到4000元左右。合作社負責人姚慧峰說,為了穩定經營,今年推出了社員可以入股公司經營的措施,讓他們在土地流轉費以外,還能從經營收益中獲利。
三大困局待解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造成農村資源流轉難以合理定價,以及農民難以在資源增值中獲得利益最大化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一是農村資源定價機制仍不完善,沒有細分的定價服務;資源流轉“賣方”和“買方”間存在信息差?!肮┬枋袌鲂畔⒉黄ヅ洌貐^間的價格存在差異;定價參照的標桿范圍小,多數仍以傳統的糧食生產經營進行定價,對土地進行不同經營的未來增值情況也缺乏評估服務。”詹亮明解釋說。同時,多數土地流轉仍是私下進行,協議合同不規范,農戶對流轉方未來的經營方向并不了解,缺乏資源流轉價格動態調整協議。
二是大部分農村資源流轉仍處于“買方市場”狀態;農民對土地價值缺乏認識,無法掌握定價權?!稗r村在外面務工的人越來越多,年輕人基本不愿種田,土地不少是按整個村小組的規模流轉的,而且公司專挑好田流轉?!币素S縣九源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燕飛說。
與此同時,目前農民對土地、山林等自然資源發展新型農業的價值潛力認識不足,加上自身往往無力開發,也使得資源流轉定價受制于公司。
三是部分地區資源本身經營基礎條件差,農民缺乏根據市場經營需求提升資源價值的意識和議價能力。“以耕地為例,土地的集中連片程度和基礎設施水平,都直接影響價格的制定?!苯鹣h陸坊鄉青田村村主任戴仕增說。
新模式在路上
基層農業部門干部及相關專家表示,實現農村農民生產資源合理定價和合理收益,需要進一步完善資源定價服務,引導農民面向市場抱團發展,同時鼓勵經營者創新帶動農民共同獲益的發展模式。
完善定價服務,提升農村資源合理定價水平。江西南昌市農村綜合產權交易中心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等統一納入交易范圍,通過供需信息發布、組織競拍活動、規范流轉行為,農村資源使用和定價進一步透明,保障了資源流轉雙方利益。
當前,江西建立了11個市級、100個縣級和1453個村級農村產權交易平臺。一些基層農業部門工作人員認為,目前仍需繼續細分和完善土地流轉價格和增值收益分配咨詢服務,規范土地流轉合同,建立對土地流轉后的具體用途的動態監控機制。
面向市場需求,引導村民整合資源抱團發展。2016年,青田村通過成立股份制的土地經濟合作社,集中改造1000多畝農田的生產條件,統一經營或向外招商,發展有機蔬菜、有機水稻、煙葉等產業,議價能力顯著提升。
江西銅鼓縣排埠鎮永豐村一方面整合村集體建設用地、耕地、林地等資源及政府幫扶農業農村的發展資金,另一方面廣泛吸收村民和社會資本參與開發,既提升了鄉村資源對資本的吸引力,也讓村民定價議價有了“底氣”。
打造利益共同體,鼓勵探索多種利益聯結機制。多位專家建議,在目前鄉村資源定價機制不完善的情況下,還可鼓勵企業在直接支付流轉費用以外探索更多資源開發利益分配方式,規避資源定價問題對經營的影響。
“比如‘公司+合作社+基地+股份農戶’,農戶可以將流轉費作為股金入股公司經營、參與分紅,到期后本金返還;還享有優先返包合作社土地經營管理,獲取工資收入和獎勵性收入的權利。”江西萬載縣恒暉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辦主任高集云表示,多元收入構成有助于農民有更多獲得感。
農村土地流轉能給農民帶來什么好處?如何實現脫貧致富?
近年來,我國土地流轉步伐不斷加快,為尋求更廣闊的市場,不少種田大戶成立合作社,種植特色產品。利用土地流轉,不僅轉活了農業,也轉富了農民。
然而,理論再多,農民最關心的還是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那就是——土地流轉到底能給農民帶來什么好處?農民怎樣通過土地流轉實現增收脫貧致富?下面,我們就通過各個不同地區的幾個案例來看看他們是怎么做到的。
1、山東五蓮:土地流轉板栗林 轉出脫貧致富"聚寶盆"
7月2日,山東省五蓮縣街頭鎮上蘆溝村千畝板栗園特色經濟林基地內,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胡宗芹一邊給樹苗澆水施肥,一邊高興地說:“同樣是在自家土地里忙活,掙的可是雙份錢,一份是土地流轉金,一份是務工收入,咱這也拿上‘雙薪’了。”
今年來,上蘆溝村“兩委”干部決心甩掉“貧困村”的帽子,利用本村山場面積豐富且并未開發的優勢,將“林水會戰”與“精準脫貧”相結合,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發展新興林業產業基地,將全村132戶村民的1100畝山場耕地流轉給集體,集中發展千畝板栗園特色經濟林基地,把千畝山嶺薄地,變成讓百姓走上致富路的“聚寶盆”。
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流轉土地,實現附加值效益最大化?上蘆溝村的村村兩委成員思考著,如果由村兩委管理,難免會顧此失彼,造成集體經濟的損失,但雇人管理又將增加成本。經過認真商討后,決定由集體出資5.6萬元,統一購進5萬株優質板栗樹苗,分發到戶自行栽植。隨后以發包形式,按每年35萬元的價格,將5萬株板栗樹承包出去,每畝向農戶支付350元土地租賃費,額外支付貧困戶每畝土地20%的退耕還林補助資金,其余作為村集體的收入。
2、濰坊玉泉洼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帶領鄉親在土地上致富
說起濰坊玉泉洼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在當地可謂大名鼎鼎,趙霞便是聯合社的領頭人。2011年,趙霞與丈夫決定投資發展有機農業,幫助洼里村村民增收致富,便成立合作社,趙霞一家投資建大棚,村民只管種植,如果虧本,趙霞負責返給農戶一年2.6萬元工錢。群眾吃了定心丸。當時共流轉了412畝土地,建成了19個大棚,趙霞投資了200多萬元。同時,還與濰坊佳樂家以及上海、北京等8個城市的大型超市簽訂了長期合同。目前,已建成園區2120畝,合作社年產有機果蔬6000多噸,聯合社分紅89萬元,人均年增收1.5萬元,“農家樂自助采摘”僅草莓每個棚就收入近20萬元。隨著社員的增多,又成立了5個合作社組成的聯合社,有農戶156戶會員356人,帶動周邊村600多名村民增收致富。以村集體、村民、黨員入股方式新上有機肥生產項目,增加了村民和集體收入。
短短7年,洼里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走在洼里村硬化、寬敞的道路上,大棚里的果蔬長勢格外喜人,村民們喜氣洋洋地在棚內辛勤勞作。近年來,趙霞和丈夫出資40多萬元,為洼里村修路、打井、安裝自來水,新建村委辦公室和文化廣場。目前,村里有2/3的農戶加入合作社,每年有土地流轉費、工資、分紅等三份收入約10萬元以上,真正走上了致富路。
3、菏澤市:“土地流轉+產業脫貧”助推脫貧攻堅
7月6日,菏澤市開發區佃戶屯街道羅莊社區貧困戶趙傳勇說起土地流轉給自己帶來的幸福生活,高興得合不攏嘴。如今,在佃戶屯街道像趙傳勇這樣通過土地流轉拿“雙份”的貧困戶達20多戶。
鏡頭轉向市開發區佃戶屯街道辦事處張堂社區,該社區引進落戶金河岸生態園,土地流轉650畝,園區一期投資600余萬元,建立以農業休閑、采摘為主的自然生態園;二期投資1200余萬元,以名優林果為主,現已建成收益優質草莓大棚8座,火龍果大棚2座,名優葡萄品種150畝,新品種梨樹200畝,蘋果100畝。生態園內還種植了銀杏、木瓜、紅楓等名貴樹種。
“通過土地流轉,既盤活了村里土地資源,又解放了勞動力,讓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有了雙份的收入,是他們脫貧致富,走出了一條土地增效與農民增收的共贏新路子?!笔虚_發區張堂社區黨支部書記楊紅彬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
近年來,市開發區逐步完善土地流轉機制,統籌使用涉農資金,發展特色農業基地,圍繞大棚蔬菜、大棚草莓、有機葡萄、蘋果、花卉、苗木等多樣農業,著力打造一區一園、一村一品、一戶一業的產業扶貧格局。
4、河南葉縣一公司四種模式助農脫貧
7月5日,在葉縣龍泉鄉草廠村綠筑菌業有限公司,工人們正在從菇房中將新鮮的蘑菇采下。葉縣綠筑菌業有限公司是去年7月該縣的招商引資項目,一期投資2600萬元,建設12個菇房及動力機房等配套設施,從事食用菌產品研發、生產銷售、高效農業畜牧業技術推廣應用、有機果蔬種植加工、菇肥轉化應用等現代綠色農業,年產值1500萬元。如今,該公司不僅安排附近25名村民就業,還采用“土地流轉拿租金、務工投勞掙薪金、入股合作分股金、聯營菇房掙現金”的思路,以多種形式帶動群眾增加收入。
除此之外,該公司利用自身經營和市場優勢,幫助村里發展集體經濟。目前,龍泉鄉政府已經與其達成協議,采用“政府+公司+合作社”形式,共同籌建菇房,村集體享受分紅收益。按照有關協議,每個菇房政府出資20萬元入股,綠筑菌業公司保證每個村每年不低于3萬元的分紅收入。據了解,龍泉鄉共有34個行政村,除了光伏電站等集體經濟覆蓋的村,剩余28個村將全部與該公司合作發展集體經濟。“目前,560萬元財政資金即將撥付,綠筑菌業二期集體經濟項目也將馬上開工。屆時,我們鄉34個行政村將全部擁有集體經濟收入?!饼埲l黨委書記付水生介紹。
5、新疆額敏縣:土地流轉讓農牧民增收有盼頭
近日,額敏縣上戶鎮庫爾布拉克三村84戶村民領取到額敏縣和盛農業專業合作社發放的土地流轉承包費,為今年增收奠定基礎。上戶鎮庫爾布拉克三村村民大多不擅長農業種植,以畜牧養殖為主。土地流轉到合作社后,不僅可以對土地進行集約化、規模化種植,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可以確保村民穩定增收。到目前為止,上戶鎮庫爾布拉克三村共有3215.5畝地按照每畝地220元的價格流轉給合作社,84戶438名村民受益。
額敏縣和盛農業專業合作社董事長文巖說:“由以前的村民散種漫灌,通過合作社的投入改變為節水滴灌,使每畝的單產增加了二到三百元。我們的合同簽訂方式是每三年一簽,在盡快收回投入成本以后使農民得到二次分紅。”
農業行業發展機遇大,如何驅動行業內在發展動力?
專家免費咨詢答疑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法院裁定山東愷貝印刷與宏瑞鐳射科技合并破產重整2018年7月17日,費縣法院根據山東宏瑞鐳射科技有限公司的申請,裁定2...
地墊品牌排行榜。一、山花品牌介紹:山花是我國知名的地墊制造,始創于1982年,公司總部設立在山東省的威海市內,多年...
經過多日下調之后,國廢價格又漲上來了!11月8日、11月9日,國廢價格連續兩日上調,華東、華南、華中等地區二十多家紙3...
中研網訊:2018年03月全國分省市鋼材產量北京市鋼材產量16.34萬噸。天津市鋼材產量376.59萬噸。河北省鋼材產量1925.35...
11月8日PS塑料價格行情|買氣難聚原料跌勢雖有所緩和但場內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持續性下行,買氣已經難以聚攏,加上場P...
中弘股份確定退市 成史上首個一元退市股2018年11月8日,根據《股票上市規則》規定以及上市委員會的審核意見,深交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