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2019年新形勢下中國交通信號系統行業的變化與挑戰!
交通信號系統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交通信號系統行業的市場規模、交通信號系統市場供需求狀況、交通信號系統市場競爭狀況和交通信號系統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交通信號系統行業的未來發展做...
近日,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網站發布《新建濟南至萊蕪高速鐵路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濟萊高鐵詳細規劃浮出水面:2018年12月開工,工期48個月,2022年12月建成通車。
■線路特色
跨高架
日前,新建濟青高鐵聯絡線擬選址意見確定上跨工業北高架,而濟萊高鐵線路方案早已要上跨工業北高架,這樣一來,工業北路將呈現高鐵上“天”、高架行車、地面BRT、部分路段地鐵的立體交通格局。
橋上跑
雖然文件沒有披露濟萊高鐵上跨工業北高架的詳細方案,但線路從濟南東客站引出后一路跨越濟青高鐵、石濟客專、京滬高速、邢村立交,僅京滬高速就分別在歷城段和章丘段多次跨越,因此橋梁工程在正線總長的比例超過四成。據了解,正線共有52座橋梁,總橋長約49公里,占線路總長的41.87%,其中最短的76.7米,最長的8206.2米。超過500米的特大橋22座,濟南境內有9座,第一長和第二長特大橋均在歷城段,分別是8206.2米的濟南東特大橋和6886.7米的跨邢村立交特大橋。
鉆山洞
除了在橋上跑,濟萊高鐵另一大特色就是“鉆山”。全線共有隧道23座,共計41.557 公里,占正線線路長度的35.47%,均設計為單洞雙線。最長隧道為歷城段寨山隧道,全長4807米,其次為章丘段南山寨隧道,全長4795米。
■路線選擇
港溝站設在規劃萬達文旅城前
環評文件披露,濟南東客站至章丘段線路曾有4個方案,即沿飛躍大道方案、沿京滬高速方案、沿世紀大道方案、沿石濟客專方案,最終經過優化后確定了沿京滬高速方案。
沿京滬高速方向方案線路敷設于東繞城高速西側規劃綠化帶內,與城市規劃不沖突。而且,在規劃萬達文旅城前設港溝站,客流吸引量較大;在港溝站接軌后利用本線至濟南東客站,可縮短規劃濟泰城際新建線路長度約14.5公里。因此,沿京滬高速方向方案勝出。
濟萊高鐵確定沿京滬高速方向線路后,無法避讓狼貓山水庫水源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和蟠龍山土壤保持生態紅線保護區。因穿越長度較短,狼貓山水庫二級保護區主要穿越方式以橋梁為主;蟠龍山土壤保持生態紅線保護區主要穿越方式則以隧道為主,隧道長1090米,線路不穿越蟠龍山省級地質公園,而是從公園南側“擦肩而過”。
在對沿線文物和傳統村落影響方面,線路以隧道形式穿越萊蕪境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齊長城遺址,以隧道、路基、橋梁等三種形式穿越章丘區國家級傳統村落三德范村環境協調區,不穿越核心保護區和建設控制地帶,對三德范村保護影響較小。
■展望未來
到2040年,山東省內形成“2小時交通圈”
環評文件還披露了濟萊高鐵通車后的地位,可以從中一窺山東高鐵規劃。從初期看,到2025年,石濟客專、青連鐵路建成;濟青高鐵、濟南至萊蕪泰安城際鐵路、濟南至機場城際鐵路、濟南至聊城城際鐵路、青島至海陽城際鐵路、紅島至膠南城際鐵路、魯南快速鐵路客運通道等建成。2030年,京九客專、山東半島城市群城際鐵路網形成。展望遠期,到2040年,濟萊高鐵向北通過濟南樞紐與京滬高鐵、石濟客專、濟青高鐵、濟濱城際、濟聊城際等鐵路相連,向南可通過南延線與魯南快速鐵路通道相連,共同構成了通達山東北部濱州、德州、聊城等地與山東南部臨沂、日照等省內地級城市的快速客運通道,形成山東省內“2小時交通圈”。
交通行業競爭形勢嚴峻,如何合理布局才能立于不敗?
專家免費咨詢答疑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11月25日,揚州警方通報,“聯寶”非法集資案67名涉案犯罪嫌疑人被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據揚州警方通報,11月25日,...
近日,中國第三方數據服務平臺MobData發布中國智能手機市場調研報告。研究發現,iPhone國內用戶中最多的是月收入小于3...
2018養老金上調最新消息:南昌職工養老金上調11月25日,記者從南昌市人社局獲悉,南昌市及各縣(區)2017年度城鎮職工...
倉庫需要交納城鎮土地使用稅嗎?近來有朋友問到“倉庫需要交納城鎮土地使用稅嗎?這一問題,其實從政策上將,儲備用的倉...
杭州基本養老金公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又漲了! 漲幅從2018年1月1日開始算起。據《關于調整城鄉居民基本2...
進入11月后,蘋果因為今年三款新iPhone銷量不佳等原因,導致蘋果市值一降再降。目前已從“萬億美元俱樂部”跌破80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