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產業園帶動地區乃至國家經濟的發展,我國產業園的市場規模怎么樣?
裝備產業園區,以分為兩層含義,是某產業的聚集區或是技術的產業化項目,簡而言之,孵化平臺,是企業走向產業化道路集中區域。
裝備產業園區作為世界經濟中頗具特色的產業經濟組織形式,可形成和發揮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效應,同時亦可產生強大的溢出效應,帶動地區乃至國家經濟的發展。我國的裝備產業園區數量在271個左右,市場規模呈現逐年上升趨勢。裝備產業快速發展的推動作用下,需求持續擴張,市場潛力巨大,前景廣闊。我國的裝備產業園區呈現地域聚集的特點,主要分布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環渤海等重點區域市場,與我國的裝備產業市場區域分布呈現一致性。
我國的裝備產業園區主要包括航空裝備產業園、衛星及應用產業園、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園、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園等等子行業產業園。我國裝備產業園供給土地給相關的裝備制造企業。
從目前我國的裝備產業園發展態勢來看,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①裝備產業園的運營模式以政企合作運營模式為主;②區域分布主要集中在三大工業集聚區,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環渤海等地區,其他的還有四川、重慶、湖南湖北、陜西等地;③市場規模持續擴張,產業園區數量不斷增加,發展潛力大,前景廣闊。
裝備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如今中國裝備制造業已經走到了一個重要關口,高端轉型、產業升級刻不容緩。對于中國裝備制造業而言,創新是一條根本性出路。《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力爭到2020年,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銷售收入在裝備制造業中的占比提高到25%。發展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的目標是通過產業升級,最終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化、高端產品國產化、出口產品高附加值化。
一、2016-2017年我國裝備產業園市場規模
圖表:2016-2017年我國裝備產業園市場規模(萬億元)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二、2016-2017年我國裝備產業園發展分析
1.拓展重點、新興產業領域
支持節能環保、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智能制造、高端裝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發展,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發揮產業政策導向和促進競爭功能,更好發揮國家產業投資引導基金作用,培育一批戰略性產業。實施智能制造工程,構建新型制造體系,促進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產業發展壯大。
2.文化、旅游、服務業也是重點
開展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行動,放寬市場準入,促進服務業優質高效發展:大力發展旅游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展骨干文化企業和創意文化產業,培育新型文化業態。
第三產業發展中,文化產業的崛起之勢迅猛。不過在促進文化繁榮的同時,文化產業創新發展也應該成為企業面臨新考題。
3.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聯網
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發展物聯網技術和應用,發展分享經濟,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推進產業組織、商業模式、供應鏈、物流鏈創新,支持基于互聯網的各類創新。
互聯網與裝備產業園區結合已然不是新鮮事兒,比如京東剛與河北廊坊簽約打造全國規模最大的電商裝備產業園,騰訊眾創空間正大舉布局全國等,多個互聯網巨頭正紛紛將發展之手伸向了裝備產業園。
4.跨領域跨行業協同創新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引導構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推動跨領域跨行業協同創新,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加強技術和知識產權交易平臺建設,建立從實驗研究、中試到生產的全過程科技創新融資模式,促進科技成果資本化、產業化。
三、2016-2017年中國裝備產業園企業發展分析
1.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和產業結構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和產業結構,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發揮城市群輻射帶動作用,優化發展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形成東北地區、中原地區、長江中游、成渝地區、關中平原等城市群。發展一批中心城市,強化區域服務功能。
未來企業的投資發展區域維度拉伸,京津冀過去一直作為投資發展的主戰場,未來這一局面將被改變,長三角、珠三角,三足鼎立時期來臨。那么又有哪些中心城市畫進了未來5年發展“大餅”,大家可以提前猜一下。
2.推動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加大國家支持力度,加快市場取向改革。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加大對資源枯竭、產業衰退、生態嚴重退化等困難地區的支持力度。
重提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規劃,表面政府推動發展決心。這些地區較明顯的共性就是缺少人才的聚集,尤其是創新創業人才,推動“雙創”結合發展,將成為新觸點。
3.逐年減少建設用地增量。推動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優化開發區域產業結構向高端高效發展,防治“城市病”,逐年減少建設用地增量。推動重點開發區域提高產業和人口集聚度。重點生態功能區實行產業準入負面清單。整合設立一批國家公園。
4.創新機制改革
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發展的市場環境、產權制度、投融資體制、分配制度、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機制。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提高政府效能,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5.提高企業盈利能力。
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優化運營模式,增強盈利能力。限制政府對企業經營決策的干預,減少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和規范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減輕企業負擔,完善公平競爭、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政策和制度。激發企業家精神,依法保護企業家財產權和創新收益。
6.財稅體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全國統一市場、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現代財政制度,建立稅種科學、結構優化、法律健全、規范公平、征管高效的稅收制度。健全優先使用創新產品、綠色產品的政府采購政策。
7.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支持企業擴大對外投資,推動裝備、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物流鏈,建設一批大宗商品境外生產基地,培育一批跨國企業。積極搭建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金融服務平臺。
8.提高自貿區建設質量。建立便利跨境電子商務等新型貿易方式的體制,健全服務貿易促進體系,全面實施單一窗口和通關一體化。提高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質量,在更大范圍推廣復制。
想要更多行業資訊,歡迎點擊這里(2018-2023年中國裝備產業園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2020-2025年中國軌交裝備產業園建設行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海關總署、全國商業信息...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20年中國酒店式公寓行業深度調研及前景預測中國引領亞洲地區旅游及酒店行業的快速發展,且商務休閑收入增長勢頭強勁...
2020年中國郵輪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競爭格局分析現代郵輪已經逐漸興起并已成為新中產階級們喜愛的出行首選。與傳統旅游...
40家券商計提減值172億央行最新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0)》顯示,截至2019年末,A股上市公司股票質押規模為57...
9只基金年內收益已超100%數據顯示,截至11月6日,今年以來已經有9只基金實現翻倍,又成為一個翻倍基金頻出的年份。目...
2020年中國半導體設備行業現狀與發展前景機構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VC/PE投資半導體的項目達345個,融資規模7...
2020智能座便器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如今越來越多的智能家居產品慢慢走進人們的生活,而智能坐便器就是其中一種,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