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民豐收節,于2018年設立(國函〔2018〕80號),節日時間為每年“秋分”。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將極大調動起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升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可以展示農村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
中國農民豐收節,于2018年設立(國函〔2018〕80號),節日時間為每年“秋分”。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將極大調動起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升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可以展示農村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經黨中央批準、國務院批復自2018年起,將每年秋分日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具體工作由農業農村部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
這個節日的設立,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由國務院批復同意的。這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設立一個節日,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專門審議,這是不多見的,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廣大農民的深切關懷,是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大事,是一件蘊涵人民情懷的好事。
2020年5月,袁隆平、申紀蘭、馮鞏、海霞、馮驥才、李子柒等6人獲聘“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廣大使”。9月22日,中國將迎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農業經濟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顯示。
農業經濟學作為一門科學,是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農業生產的商品化而逐漸形成的。早在18世紀中葉,法國重農主義經濟學家F.魁奈已應用投入產出對照表方法研究農業經濟,提出只有土地和農業,才是一切超過生產費用的“純產品”或剩余的唯一源泉,宣揚自由競爭和重農經濟學說。在最早出現資本主義農業經營的英國,A.揚在其所著《英格蘭及威爾士南部游記》和《法國游記》中,在鼓吹資本主義農業制度的同時,提倡作為近代農業特征之一的諾福克輪作制度,論證了大農業經營的優越性以及生產要素配合比例和生產費用與收益的關系等問題,可視為近代西方農業經濟學的先驅。與此同時,W.馬歇爾通過農村調查寫了題為《農村經濟》的報告。
智慧農業和生物機器人技術是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發展農業經濟和生物機器人技術的基礎是農業機械化和現代農業裝備技術。農業機械化是現代農業建設的重要科技支撐。中國的農業機械化為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和資源利用率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保障糧食安全和食物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2004年以來是中國農業機械化快速發展的“黃金十年”,極大提高了中國的農機化水平。
2017年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提高1%,達到66%以上。全國農機總動力接近10億千瓦,畝均動力約為0.38千瓦。規模以上農機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為4291.35億元,比上年增長了6.15%。2017年農機行業2429家規模以上企業中217家出現虧損。大型拖拉機生產51052臺同比下降18.93%,谷物收獲機下降12.58%,玉米收獲機下降11.44%。
“3-2-3”的發展思路即中國農機科技創新和農業機械化發展到2025年、2035年和2050年三步走的戰略目標。到2025年,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農機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實現農業機械化“從無到有”和“從有到全”;到2035年,全面實現農業機械化,農機科技創新能力基本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實現農業機械化“從全到好”;到2050年,農業機械化達到更高水平,農機科技創新能力與發達國家“并跑”,部分農業經濟領域“領跑”,實現農業機械化“從好到強”。
隨著國家建設新農村的號召出臺了很多相關政策鼓勵農村經濟發展。目前國內也意識到了農產品的單位產量和歐美國家之間的巨大差異。作為一個傳統農業大國,我們也在想方設法彌補當前的巨大鴻溝。農業用地的流轉承包政策有利于將南方地區成點塊狀分布的農業用地集中起來發展集約型農業。因此在這個背景下,農業機械的前景非常廣闊。
中國農業近10萬億規模市場。如果從整體的產業鏈來看,可以把它分為四大類:生產、物流、銷售和消費,這是最主要的四個產業鏈。從生產領域里的一些子產業鏈上來看,可以把它分成水產養殖、大型種植、設施農業,還有禽畜養殖,在智能化的背景之下,肯定還有一個產業鏈要含進去,即一些信息的感知、信息的傳輸以及信息的處理。從目前生產的這樣一個角度來看,顯然種植的方面,包括施肥等,這些產業已非常成熟。目前不成熟的是一些信息的感知、信息的處理,其還在發展過程中,還需要用技術不斷去完善。物流領域有冷鏈物流還有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發展比較成熟,冷鏈系統還處于發展階段,因此冷鏈系統需要不斷進行完善和發展。銷售方面,原來的銷售非常簡單,現在新的渠道上來看,有一些電商開始進入,這些新產生的產業,肯定還處于一種發展過程,還要不斷進行完善。最后就是消費,現在對一些食品安全,一些企業在做一些層層可追溯的系統,有些上市公司也在做,而這也是在發展的個程中,現在不是所有的產品都可以進行追溯。
欲了解關于農業經濟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農業經濟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2020-2025年中國智慧農業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投資風險預測報告
在2014年,我國提出了“智慧農業”這一新概念。智慧農業是智慧農業專家系統的簡稱,一般是指利用物聯網技術、“5S”技術、云計算技術和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實現“三農”產業的數字化、智慧化、低...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完善節假日制度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建議指出,完善節假日制度,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擴大節假日消費。培育國際消費...
英國漢堡王呼吁人們去麥當勞點餐“我們從沒想過要這樣做,但現在這家擁有數千名員工的餐廳確實需要您的支持!”英國漢2...
北京重點查處個人垃圾不分類投放11月1日至今年年底,北京市加大執法檢查力度,重點查處混裝混運、桶站維護不到位、個3...
11月4日,央行公開市場今日將進行1200億元人民幣7天期逆回購操作。昨日銀行間市場資金面明顯轉松,主要回購加權利率均...
豬肉價格降兩成自從2018年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后,這兩年,國內的豬肉價格不斷上漲,批發價從每公斤不到20元,上漲至近50...
據外媒報道,英國綠色能源企業Ecotricity創始人Dale Vince稱,已成功研發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制造鉆石的技術。Vince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