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對原材料的議價權不斷提升。11月19日,上海期貨交易所全資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推出國際銅期貨合約,借此中國市場對全球銅供應鏈定價功能將進一步增強。國際銅期貨誕生,意味著在全球銅產業鏈上形成世界參與的“中國價格”漸行漸近。
人民幣對原材料的議價權不斷提升。11月19日,上海期貨交易所全資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推出國際銅期貨合約,借此中國市場對全球銅供應鏈定價功能將進一步增強。國際銅期貨誕生,意味著在全球銅產業鏈上形成世界參與的“中國價格”漸行漸近。
據了解,在保持現有上海期貨交易所滬銅期貨合約(面向中國境內)不變的基礎上,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上市國際銅期貨,沿用我國原油期貨“國際平臺、凈價交易、保稅交割、人民幣計價”的交易模式,全面引入境外交易者。
國際銅期貨首日交易受到市場熱捧,參與集合競價的會員和客戶分別為47家、80個。截至11月19日收盤,國際銅期貨總成交量0.83萬手(單邊,下同),成交金額19.68億元,總持倉量0.21萬手,其中主力BC2103合計成交量0.76萬手,成交金額17.82億元。
根據中研普華《2019-2025年中國精煉銅行業發展前景及深度調研分析報告》分析:
銅是重要的工業金屬,甚至可以說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精煉銅生產、消費和進口國。2019年,我國精煉銅生產978.4萬噸,全球占比41.24%,消費1208.0萬噸,全球占比50.72%,凈進口323.4萬噸,均居世界首位。銅市場變化快,國際化程度高,境內外期現貨市場發達,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眾多,風險管理需求強烈。
10月份中國銅進口量同比增長
官方統計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銅進口量同比增長,這反映出中國這個頭號銅消費國從新冠疫情中復蘇的速度。
海關總署稱,10月份中國的未鍛造銅和銅制品進口量為618,108噸,比9月份的722,450噸下降14.4%,創下有史以來的月度進口次高水平,比去年同期的43.1萬噸增加43.4%。
今年1至10月分,中國銅進口量達到561萬噸,同比增長41.4%,已經超過了2018年創下的全年進口最高紀錄529.7萬噸。
隨著中國從新冠疫情中迅速復蘇,倫敦銅和上海銅的跨市套利交易促使買家搶購價格更便宜的海外金屬,推動進口激增。但是這一套利在10月份關閉,因為中國的工廠活動增速放慢導致銅需求降溫,不過廢銅供應短缺導致低其他類型銅產品的需求提高。
海關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進口的銅精礦(或部分加工的銅礦石)為169萬噸,同比增長11.7%,比9月份下降21%,這也是歷史次高紀錄,因為供應緊張導致冶煉廠盡力采購原材料。
國際有色金屬市場三足鼎立
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世界有色金屬的主要定價中心在倫敦(倫敦金屬交易所,英文簡稱LME)和紐約(紐約商品交易所,英文簡稱COMEX)。20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我國期貨市場的建立和發展以及實體經濟崛起,上海在全球有色金屬市場上的定價話語權逐步增強。隨著我國成為全球銅生產和消費第一大國,國際有色金屬市場逐步形成了倫敦、紐約、上海三足鼎立的格局。
隨著我國加入WTO,中國有色金屬的產量、消費量和進口量持續快速增長,上海期貨交易所獲得了巨大發展。“上海價格”開始反過來對LME的期貨價格產生巨大影響。
我國存在國內含稅和境內關外保稅兩個銅現貨市場。滬銅期貨面向國內市場,其價格是國內現貨貿易的定價基準。推出國際銅期貨,其價格更能直接反映全球現貨市場,特別是遠東時區國際市場的供需情況,能更好地服務企業國際化風險管理需求,提升中國在全球銅定價方面的競爭力。
目前,我國保稅區銅庫存數量超過國內完稅銅庫存數量和倫敦金屬交易所全球倉庫庫存總和。但是,上海期銅價格不能為關外貿易定價,在國際貿易中,中國企業使用美元定價合同,即LME的美元價格。
盡管中國買家有全球單一國家最大的采購量,中國交易者在上海期銅和LME期銅之間的套利交易是LME銅交易量的重要來源,但封閉的市場無法成就定價話語權。
國際銅期貨將為全球銅產業鏈提供全新風險管理工具,提供以人民幣計價的透明、公允的國際市場價格。未來以中國為代表的遠東市場將在銅的生產、消費和貿易上繼續貢獻主要增長量。上海國際銅期貨將有助于全球投資者共同參與“上海價格”的形成,從而進一步提升中國在全球銅產業中的國際影響力。
國外大型礦山和主流貿易商密切關注國際銅合約進展。未來,如果國際市場采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國際銅人民幣價格訂立國際貿易合同,中國就可以提升銅的定價話語權。通過國際銅合約,國際銅的“池子”連上國際市場的“大海”,原有的滬銅和倫銅之間的阻隔將被打通,外資參與暢通無阻。
2020-2025年中國銅管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咨詢報告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銅管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銅管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銅管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些銅管細分市場仍有...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對早期教育作了這樣的描述:“早期刺激可以看成是早期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對于0~3歲的兒童,它更具...
2021年中國軍工行業規模統計與投資機遇前景預測軍工工業是一個國家制造業的基礎,同時也代表著制造業的發展水平。它不...
汽車電子是車體汽車電子控制裝置和車載汽車電子控制裝置的總稱。車體汽車電子控制裝置,包括發動機控制系統、底盤控制...
生物仿制藥,是與已批準的生物原研藥相似的一種生物藥(包括疫苗、血液及血液成分、體細胞、基因治療、組織和重組治療...
2021年中國科學設施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科學研究儀器設施是一個有非常確立定義和范疇的類別,能夠包含化學成分...
2021年中國科技咨詢行業市場運行環境分析及供需預測科技咨詢是普及科學技術的一種形式。常見的方式是先由個人或企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