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已有1700多家從事傳感器的生產和研發的企業,其中從事微系統研制、生產的有50多家。同時,傳感器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社會發展及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
在工業生產中,利用傳統的傳感器無法對某些產品質量指標(例如,黏度、硬度、表面光潔度、成分、顏色及味道等)進行快速直接測量并在線控制。而利用智能傳感器可直接測量與產品質量指標有函數關系的生產過程中的某些量(如溫度、壓力、流量等),利用神經網絡或專家系統技術建立的數學模型進行計算,可推斷出產品的質量。
目前我國已有1700多家從事傳感器的生產和研發的企業,其中從事微系統研制、生產的有50多家。同時,傳感器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社會發展及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如工業自動化、農業現代化、航天技術、軍事工程、機器人技術、資源開發、海洋探測、環境監測、安全保衛、醫療診斷、交通運輸、家用電器等。
在政府的支持下,我國的傳感器技術及其產業取得了長足進步。國內傳感器產業在“雙加工程”即:加快力度加快發展的方針指導下,建立了中國敏感元器件與傳感器生產基地。
目前,國內有三大傳感器生產基地,分別為:安徽基地主要是建立力、光敏規模經濟;陜西基地1990年2月成立了陜西省敏感技術產業集團公司,主要是建立電壓敏、熱敏、汽車電子規模經濟為主要目標;黑龍江基地主要建立氣、濕敏規模經濟為主要目標。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全國傳感器銷售額接近1400億元。不過,大部分還存在數字化、智能化、微型化產品嚴重欠缺的問題。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
隨著智能傳感器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國內優秀的行業企業愈來愈重視對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國內優秀的行業企業迅速崛起,逐漸成為智能傳感器行業中的翹楚!更多詳細分析,請關注中研研究院研究出版的《2021-2025年中國智能傳感器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相關新聞推薦
2021-2025年中國智能傳感器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智能傳感器(intelligent sensor)是具有信息處理功能的傳感器。智能傳感器帶有微處理機,具有采集、處理、交換信息的能力,是傳感器集成化與微處理機相結合的產物。與一般傳感器相比,智能傳5...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在我國,隨著乳制品工業的發展,乳制品包裝工業也得到相應的重視和發展。乳制品的包裝材料、包裝容器、包裝理論、包裝...
絲綢,一種紡織品,用蠶絲或合成纖維、人造纖維、短絲等織成;用蠶絲或人造絲純織或交織而成的織品的總稱。在古代,絲...
人大代表建議農產品龍頭企業建立農產品加工服務平臺2021年3月5日和3月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全國政協十三屆四...
鄭州首套住房公積金貸款比例最高擬為70%2021年鄭州公積金貸款新政策將發布!近日,鄭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關于征7...
2021工業廠房市場發展現狀分析工業廠房是為生產產品提供工作空間場所的建筑物。設計人員在設計工業廠房時應該根據實際...
目前,國內智能電表及智能用電終端市場處于充分競爭狀態,設備提供商眾多,國家電網智能電表及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招標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