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博物館即將創新推出三星堆開放式文物修復館,館內采用玻璃隔斷,觀眾們可以沉浸式現場觀摩文物修復師“化妝”文物,修復館預計4月份開始試運營。三星堆博物館新館計劃將在年底開建,新發現的6個祭祀坑所出土的文物未來也將在新館進行展陳。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改革開放40年來,通過完善文物法規、強化文物普法,科學認識、合理利用文物資源的意識在全社會基本樹立。黨的十九大報告早在此前提出,要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堅定文化自信,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3月20日,三星堆遺址考古工作中新發現的6個“祭祀坑”已出土了500多件重要文物,其中3個坑中發現有象牙。3月21日,三星堆考古“上新”繼續進行中,4號坑一根重達100多斤的象牙被完整提取。象牙被提取出以后,要進行編號、登記,目前已被送到文物修復館。
三星堆文物修復館預計下月試運營
據介紹,文物修復館是三星堆博物館文保中心的文物醫院,此次最新發掘出土的文物也都會第一時間送到這里進行保護處理和修復研究。三星堆博物館即將創新推出三星堆開放式文物修復館,館內采用玻璃隔斷,觀眾們可以沉浸式現場觀摩文物修復師“化妝”文物,修復館預計4月份開始試運營。三星堆博物館新館計劃將在年底開建,新發現的6個祭祀坑所出土的文物未來也將在新館進行展陳。
“十二五”期間,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文物支出累計1404.13億元,年均增長16.51%,其中中央財政文物支出累計607.1億元,年均增長17.12%,實施各類文物保護項目超過20000個,有效地開展了重點文物保護搶救工程。
“十三五”時期,國家文物局將推動文物保護實現“兩個轉變”:由注重搶救性保護向搶救性與預防性保護并重轉變,由注重文物本體保護向文物本體與周邊環境、文化生態的整體保護轉變,確保文物安全。加強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組織實施一批具有重大影響和示范效應的文物保護重點項目,推進長城保護計劃和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開展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推薦和遴選,落實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四有”工作,完善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措施。提升考古在文物保護中的基礎性地位和作用,不斷加深對中華文明悠久歷史和寶貴價值的認識。
《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主體多元、結構優化、特色鮮明、富有活力的博物館體系,全國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人群覆蓋率達到每25萬人擁有1家博物館,觀眾人數達到8億人次/年。健全文物保護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體系,加強文物保護工程檢查指導,推動第三方機構參與文物保護工程質量和效果評估,提高文物保護工程質量。
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剛剛開始,在保持寬容態度的同時,也要對可能出現的不良后果保持警惕,防患于未然。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目標,就是要讓文物知識以及文物所承載的歷史文化走進社會、走進生活,讓文化的力量抵達人們的內心深處。因此,由文保部門、文保機構唱獨角戲的“小文保”模式,要逐步轉型為政府部門牽頭,專業機構發揮主力作用,社會組織、企業和個人廣泛參與的“大文保”模式。
想要了解文物保護行業更多內容詳情請點擊查看《2020-2025年中國文物保護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2020-2025年中國文物保護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文物保護技術是一門綜合性的專業知識,包括文物制作、保護以及與防治有關的科學技術、材料性能、操作工藝和各種勘察、檢測等。文物在保存過程中,經受著兩種因素的破壞,即:①人為的破壞。如古...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四部門明確App收集個人信息范圍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印發《常見3...
中國大豆需求或將創新高隨著生豬存欄恢復速度快于預期,中國大豆需求預計也將創下歷史新高。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預計...
光電子器件是光電子技術的關鍵和核心部件,是現代光電技術與微電子技術的前沿研究領域,是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中...
清明流行補償式返鄉清明假期臨近,很多人選擇“補償式返鄉”,彌補過年沒有陪伴親人的遺憾。數據顯示,近一周清明機票...
3月22日,良品鋪子發布公告,公司股東珠海高瓴天達股權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HH LPPZ(HK)Holdings Limited、...
截至3月20日24時,全國新冠疫苗已接種7495.6萬劑次。疫苗接種后的不良反應有哪些?備孕期以及孕期是否可接種?今天,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