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屑病是皮科領域公認的“老大難”問題。即使在新藥頻出的今天,診療能力不均依然是阻礙我國銀屑病整體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
第四屆皮膚科可持續快速發展北大高峰論壇暨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年會召開,發布了《中國銀屑病診療現狀2020藍皮書》(下稱“《藍皮書》”)。這是“銀屑病規范化診療中心暨銀屑病診治真實世界大數據采集平臺”項目發布的第一項數據成果,旨在以中國數據“智導”中國銀屑病疾病管理。會議中中心領導、醫生代表與患者代表還共同發布了《銀屑病規范化診療地圖》并啟動“就醫導航”小程序上線,呼吁中國廣大銀屑病患者正規就醫、正規治療,擁抱新生。
銀屑病是一種免疫介導的系統性疾病。除皮膚癥狀外, 累及頭皮、指趾甲、掌跖,高達30%的患者可發生銀屑病關節炎,出現不可逆關節損傷甚至殘疾。中重度銀屑病患者應用傳統方法治療,會出現副作用大、療效有限、療效不持久等問題,導致患者治療滿意度較低,承受著極大的身心壓力。
銀屑病是皮科領域公認的“老大難”問題。即使在新藥頻出的今天,診療能力不均依然是阻礙我國銀屑病整體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
在此背景下,2020年8月中心啟動了“銀屑病規范化診療中心”建設項目,“硬(醫院建設)、軟(診療能力)實力兩手抓”,推動各地銀屑病診療水平均質化發展。截至2021年3月,已有來自30個省、市、自治區的近200家醫院完成注冊,患者數據錄入破萬例。經執行委員會專家線上審核及線下核查,此次首批49家醫院被正式認證為“銀屑病規范化診療中心”并予以授牌。這49家認證中心遍布全國各地,樹立了很好的區域標桿效應。未來,還會有更多中心獲得認證,從點到面,星火燎原,發揮國家臨床醫學中心的網絡輻射作用,推動我國銀屑病整體診療水平提升。
隨著對銀屑病免疫病理機制研究的不斷深入及基因工程技術的突飛猛進,生物制劑已成為治療銀屑病的革命性突破。相對于傳統藥物,生物制劑特異性靶向參與銀屑病發病機制的特定細胞類型或細胞因子,同時具有起效快、特異性高、副作用相對較確切等優點。銀屑病患者PASI評分大幅度改善,提高了銀屑病的治療水平。
作為一種慢性疾病,銀屑病需要長期規范化治療。這不僅對醫院醫生提出要求,也需要患者能夠在正規醫院接受治療,擺脫江湖游醫、小廣告小診所的騙局。為幫助更多患者在家門口找到醫院,中心發布了《銀屑病規范化診療地圖》和“就醫導航”小程序。患者可通過“銀屑病規范化診療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底部菜單欄“官方網站”進入“就醫導航”小程序,找到全國以及自己所在城市項目醫院信息、專家介紹以及導航服務,加速患者正規化治療“最后一公里”。
本報告利用中研普華長期對銀屑病用藥行業市場跟蹤搜集的市場數據,全面而準確地為您從行業的整體高度來架構分析體系。本報告主要從銀屑病用藥各細分市場的角度來對進行闡述與分析,詳盡地分析了銀屑靈顆粒、銀屑靈、復方青黛膠囊、消銀膠囊、消銀片、消銀顆粒、丹青膠囊、銀屑膠囊、復方青黛丸、郁金銀屑片等各類銀屑病用藥細分市場的發展概況、藥品競爭格局、企業地位競爭以及區域市場競爭格局;并深入的介紹了各類藥物中主要產品的企業競爭形勢、城市競爭格局以及市場需求趨勢。通過層層分析,企業可以清楚誰是該產品領域目前主要的競爭對手、誰是潛在的競爭對手、競爭對手的產品定位及區域市場在哪里等一系列問題。
欲了解銀屑病用藥行業具體詳情可點擊查看《2019-2025年中國銀屑病用藥行業深度剖析研究與投資分析咨詢預測報告》。
2021-2025年中國醫用霧化器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醫用霧化器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醫用霧化器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全球規模最大互聯網試驗設施主干網全球規模最大互聯網試驗設施主干網來了。4月20日,“未來互聯網試驗設施FITI”高性F...
中國開通全球最大的互聯網試驗設施主干網4月20日,“未來互聯網試驗設施FITI”高性能主干網開通。目前,FITI主干網核3...
旅日高齡大熊貓或因病無法回國當地時間19日,日本神戶市立王子動物園宣布,本來決定送回中國的雌性大熊貓“旦旦”出現...
刷短視頻成殺時間第一利器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人每天多了24分鐘休閑時間。在休閑時間里,有38.28%的人在做手機娛樂A...
戲曲音樂是戲曲藝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區分劇種的重要因素。戲曲音樂由歌唱和器樂伴奏兩部分組成。它與戲曲藝術的...
中國數字閱讀產業規模達351.6億伴隨“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數字閱讀已經成為中國人獲取知識、信息的主要方式。《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