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全球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正處于加速變革期,國內市場應用需求處于爆發期,我國大數據產業迎來了重要的發展時刻。預計到2025年,中國大數據產業市場規模將增長至4000億元。
“大數據”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來適應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給出的定義是:一種規模大到在獲取、存儲、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傳統數據庫軟件工具能力范圍的數據集合,具有海量的數據規模、快速的數據流轉、多樣的數據類型和價值密度低四大特征。
大數據技術的戰略意義不在于掌握龐大的數據信息,而在于對這些含有意義的數據進行專業化處理。換而言之,如果把大數據比作一種產業,那么這種產業實現盈利的關鍵,在于提高對數據的“加工能力”,通過“加工”實現數據的“增值”。
從技術上看,大數據與云計算的關系就像一枚硬幣的正反面一樣密不可分。大數據必然無法用單臺的計算機進行處理,必須采用分布式架構。它的特色在于對海量數據進行分布式數據挖掘。但它必須依托云計算的分布式處理、分布式數據庫和云存儲、虛擬化技術。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全球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正處于加速變革期,國內市場應用需求處于爆發期,我國大數據產業迎來了重要的發展時刻。預計到2025年,中國大數據產業市場規模將增長至4000億元。
目前,工信部正在積極開展“十四五”大數據產業規劃的編制工作,現已形成初稿,正在征求各方意見。下一個階段將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推動大數據產業基礎高級化。加強技術創新,補齊關鍵技術短板,強化薄弱技術環節。強化標準引領,加快研制關鍵技術標準,建立標準試驗驗證平臺。夯實基礎設施,加快5G、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深化云網協同。
二是推進大數據產業鏈現代化。圍繞數據資源、基礎硬件、通用軟件等建立大數據產業圖譜,推動大數據產品高端化。圍繞數據清洗、數據標注、數據分析等相關需求,加速大數據服務的優質化。提高數據采集、傳輸、存儲、計算和應用等產業鏈環節的創新發展水平。
三是構建產業生態。持續做好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大數據試點示范等工作,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建立健全數據要素市場機制,鼓勵各類企業參與要素交易平臺建設。優化大數據公共服務,提升企業數字化水平。加強大數據國際交流合作,攜手推動大數據產業發展。
四是保障數據安全。完善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強化大數據安全頂層設計和政策法規建設,推進數據分級分類管理,開展大數據安全評估,引導建設威脅態勢感知平臺。推動數據安全產業發展,促進大數據技術在基礎設施安全防護中的應用。
隨著云時代的來臨,大數據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分析師團隊認為,大數據通常用來形容一個公司創造的大量非結構化數據和半結構化數據,這些數據在下載到關系型數據庫用于分析時會花費過多時間和金錢。大數據分析常和云計算聯系到一起,因為實時的大型數據集分析需要像MapReduce一樣的框架來向數十、數百或甚至數千的電腦分配工作。
中國信息消費市場規模量級巨大,增長迅速。在網絡能力的提升、居民消費升級和四化加快融合發展的背景下,新技術、新產品、新內容、新服務、新業態不斷激發新的消費需求,而作為提升信息消費體驗的重要手段,大數據將在行業領域獲得廣泛應用。
欲了解大數據行業具體詳情可點擊查看《2021-2025年中國大數據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2021-2025年中國大數據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對于“大數據”(Big data)研究機構Gartner給出了這樣的定義。“大數據”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來適應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麥肯錫全...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小微企業銀行轉貸款余額突破1000億元從中國進出口銀行了解到,作為支持小微企業的有力抓手,截至3月末,進出口銀行通1...
中方回應日擬下月提交核污染水排海計劃2021年4月21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據報道,東京電力公司稱,5...
陜西大學生為研發鍋巴延遲畢業4月20日,陜西漢中。杜好田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在讀碩士,他的團隊注意到鎮巴縣興隆鎮P...
近期,據市場監管總局官網發布,該局近期組織對12大類食品抽檢476批次樣品,檢出其中茶葉及相關制品、食用農產品、糕9...
APP個人信息保護治理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接下來,工信部將聚焦工具類、通信類等APP,加大對欺騙誘導用戶下載、彈窗...
綠色債券不納入煤炭等化石能源項目4月21日,人民銀行、發改委、證監會聯合發布《關于印發〈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