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陸續出臺《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部門規章,擬于今年6月底前啟動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資源國,供應全球市場大約三分之一的減碳排量。盡管隨著全球碳交易市場的興起,我國碳金融業務也隨之展開,并且已經推出了碳基金、碳債
5月26日消息,26日,生態環境部召開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介紹,生態環境部陸續出臺《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部門規章,發布《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核查指南(試行)》相關技術規范,印發相關市場管理規則,并組織開展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核查、配額核定等工作,擬于今年6月底前啟動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
生態環境部對外宣布,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機構成立前,由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承擔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賬戶開立和運行維護等具體工作;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機構成立前,由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承擔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賬戶開立和運行維護等具體工作。
全國碳市場是落實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目標與碳中和愿景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重大制度創新。
據中研普華出版的《2021-2025年中國碳金融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碳金融市場是根據相關協議、依法依規設立的用于交易溫室氣體的標準市場,包括各項與之相關的投資和融資活動。目前,國外的碳市場,尤其是歐洲的碳市場的建設和發展已經相當成熟,世界多國都已經建成或即將建成完善的碳金融市場體系,而相比之下,我國的特殊國情決定了我國碳金融市場必須謹慎發展。國際碳金融市場的不斷完善,又推動了衍生產品市場的發展。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資源國,供應全球市場大約三分之一的減碳排量。盡管隨著全球碳交易市場的興起,我國碳金融業務也隨之展開,并且已經推出了碳基金、碳債券、碳配額抵押貸款、碳配額回購融資等業務,但業務水平和創新程度明顯不夠,與日趨成熟的國際碳金融市場差距較大,未來具有廣闊的發展潛力和上升空間。
據統計,2019年六大國有銀行共投放綠色貸款突破五萬億元,共計5.03萬億元,同比增長13.31%。從投放數量來看,工商銀行綠色貸款投放最多,高達1.35萬億元,規模大于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和郵儲銀行投放總和。隨著綠色金融市場參與主體的不斷擴大和多元化,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基金、碳金融等綠色金融產品種類逐漸豐富,我國綠色金融的發展呈現出參與主體的多元化和業務產品的多樣化等特征。隨著世界經濟快速發展,全球變暖成為人類當前面臨的共同問題,氣候問題已上升為全球政治、經濟、社會問題。低碳經濟是基于“低污染、低排放、低耗能”的原則,其目標是在消耗最少的能源的基礎上實現最大的經濟利益,這種理念與我國的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相適應。
數據顯示,2011年以來,湖北碳市場納入373家企業,全部為年能耗1萬噸標煤以上的工業企業,總排放量達到2.73億噸,約占湖北全省碳排放量的45%。涉及電力、鋼鐵、水泥、化工等16個行業,占該省第二產業產值比重的70%。截至目前,碳排放累計成交量達3.47億噸,成交額81.39億元。交易規模、引進社會資金量、企業參與度等指標居全國首位。
2017年12月,“中碳登”落戶湖北武漢,這里成為全國碳資產的大數據中樞,承擔著碳排放權的確權登記、交易結算、分配履約等重要業務和管理職能。
公開資料預測,2021年我國碳交易市場成交量或將達到2.5億噸,為2020年各試點交易所交易總量的3倍,成交金額將達60億元。
全國碳市場的交易產品其實為碳排放配額。比如,某企業經審核獲得了一年30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指標,如果該企業實際排放了35萬噸二氧化碳,那就要花錢向別的企業購買超標的5萬噸指標;相反,若該企業預計當年只排放10萬噸二氧化碳,那么多余的20萬噸指標,就可以賣給別的企業。
目前二氧化碳交易價格約為22元/噸~32元/噸。《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規則(試行)》規定,碳排放配額交易以“每噸二氧化碳當量價格”為計價單位,買賣申報量的最小變動計量為1噸二氧化碳當量,申報價格的最小變動計量為0.01元人民幣。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分配配額將通過全國各省級生態環境廳發放,配額將發放至重點排放單位的登記賬戶。
欲了解中國碳金融發展分析具體信息可點擊中研普華《2021-2025年中國碳金融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2021-2025年中國碳金融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碳金融市場是根據相關協議、依法依規設立的用于交易溫室氣體的標準市場,包括各項與之相關的投資和融資活動。目前,國外的碳市場,尤其是歐洲的碳市場的建設和發展已經相當成熟,世界多國都已經...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我國5G手機終端達3.1億工信部最新統計顯示:今年1—4月,電信業務收入累計完成4862億元,同比增長6.6%;截至4月末,3...
平安人壽保險消費投訴量第一近日,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2021年第9號通報《關于2021年第一季度保險消費投2...
發放政府債券的必要性允許地方政府發行債券,無疑解決了地方政府財政吃緊的問題。地方政府可以根據地方人大通過的發展...
衛生健康服務管理數字化轉型加速為了解決群眾到不同醫院預約就醫需下載多個APP,就醫不方便的問題,2019年9月天津開通...
置物架是采用底板及支柱組合而成放置雜物的架子。多由條形支架支撐,加以底板作承托,造型獨特,設計靈巧,裝卸簡便,...
新冠疫情加速新藥研發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的沖擊力和沖擊面都超過了2003年的非典,對中國經濟乃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