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顯示:近十年我國GDP年均增長6.6% 對世界經濟增長平均貢獻率超30%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顯示,2013年至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均增長6.6%,高于同期世界2.6%和發展中經濟體3.7%的平均增長水平;對世界經濟增
報告顯示:近十年我國GDP年均增長6.6% 對世界經濟增長平均貢獻率超30%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顯示,2013年至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均增長6.6%,高于同期世界2.6%和發展中經濟體3.7%的平均增長水平;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超過30%,居世界第一。
根據報告,按年平均率折算,2021年我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8.5%,比2012年提高7.2個百分點,穩居世界第二位。2021年,我國人均GDP達80976元,扣除價格因素,比2012年增長69.7%,年均增長6.1%。
創新發展動能增強,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新進展。我國研發經費總量在2013年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研發經費投入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報告顯示,我國在全球創新指數中的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躍升至2021年的第12位。
協調發展步伐穩健,經濟結構不斷優化。2021年,制造業增加值達31.4萬億元,比2012年實際增長74.3%。2021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5.4%,比2012年提高10個百分點,是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
綠色發展態勢向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快形成。2021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7.5%,比2015年提高6.3個百分點。2013年至2021年,全國累計造林總面積約5944萬公頃。
開放發展邁向更高層次,全面開放新格局加快形成。2020年,我國貨物和服務貿易總額達5.3萬億美元,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貿易國。2021年,貨物和服務貿易總額達6.9萬億美元,繼續保持世界第一。
共享發展持續加強,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現行貧困標準下,2013年至2020年,全國農村貧困人口累計減少9899萬人,貧困發生率年均下降1.3個百分點。2013年至2021年,全國就業人員穩定在7.4億人以上。
展望2022年中國總部經濟
中國社會科學院在京舉辦“2022年《經濟藍皮書》發布會暨中國經濟形勢報告會”,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李雪松作“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主題報告時表示,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有望實現8%左右,2020-2021年兩年平均增長5.1%,考慮到全球疫情仍在持續,預計2022年中國經濟增長5.3%左右。
展望2022年,部分發達國家加快開放經濟,與中國產生“開放差”,但這背后卻隱藏著風險,病毒的持續存在將制約勞動力市場的恢復。因此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顯得尤為重要,我國經濟則將在雙循環、“雙碳”目標及共同富裕的長期戰略指導下,開啟新一輪需求結構的全面優化,并維持高質量穩定增長。
更多市場調研消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6年中國總部經濟行業深度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6年中國總部經濟行業深度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總部經濟,是伴隨著商務園區、中心商務區(CBD)的出現才被發現的一種經濟模式。它因為某一單一產業價值的吸引力,而出現眾多資源大規模聚合,形成有特定職能的經濟區域,在此區域高端集合,如,...
查看詳情
9月19日,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1-8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927.4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6.4%(下...
光伏玻璃產量及產能工信部數據顯示,1-8月,全國光伏壓延玻璃新增在產產能同比增長55.1%,截至8月底,國內光伏壓延玻...
狹義的智慧農業主要體現在農業生產領域,是集新興的互聯網、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為一體,依托部署在農業生產現場的各種...
一、加濕器概述加濕器指通過霧化、加熱、蒸發等技術使空氣濕度增加的家用電器,既可以給指定房間加濕,也可以與鍋爐或...
植物提取物(Plant extracts)指采用適當的溶劑或方法,從植物(植物全部或者某一部分)為原料提取或加工而成的物質8...
預計黃金交易量和消費需求9月將回升2022年9月20日,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報告顯示,若各國央行繼續大力加息,黃金則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