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國圖書零售市場碼洋規模為986.8億元,較2020年上升1.65%,尚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圖書零售市場規模
2021年我國圖書零售市場碼洋規模為986.8億元,較2020年上升1.65%,尚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2015年至2019年之間,整體圖書零售市場一直保持10%以上的增速,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首次出現負增長;2021年較2020年小幅上升,但和2019年相比,下降3.51%。從不同渠道來看,網店渠道保持正向增長,但增速明顯放緩,同比增長1%,碼洋規模為774.8億元;實體店渠道2021年受主題出版圖書帶動,同比上升4.09%,碼洋規模為212億元,但是和2019年相比,仍然出現31.09%的負增長。
從不同細分市場來看,整體零售市場中除社科和生活休閑類外,其余門類碼洋比重均有下降。在社科類中,學術文化類同比上升超過20%,主要是受到黨史相關圖書帶動。2021年,28種銷量在百萬以上的圖書品種中,主題出版相關圖書占17個品種。少兒類仍是碼洋比重最大的類別,但市場增速明顯放緩。
消費習慣線上化已經成為一個大趨勢,疫情加快了這一趨勢進程,2020年圖書線上規模占比近80%,線上規模進一步增大。在這幾年的發展中,載體形式不斷多元化,圖書銷售渠道從最早以線下新華書店作為主戰場,逐漸轉移到線上。線上渠道從最早的垂直類電商發展到平臺電商,線上集聚效應不斷增強。
在零售業里,傳統的民營實體書店被認為是最難的生意。新世紀以來,各大書店普遍面臨客流量遞減、運營邊際成本上升、客單價和購買率同步下降等現實困境;而從長期來看,電子閱讀給大眾提供了更大的便捷性和選擇性,讀者閱讀習慣逐漸傾向數字化和碎片化,導致線下渠道的話語權進一步縮小,特別是與網絡電商平臺在價格和品類的競爭中,實體書店往往處于弱勢地位。
在多元化經營模式探索之外,數字化浪潮也給書店帶來了新的挑戰與機遇。站在實體書店經營者的角度,日益普及的網購平臺、直播平臺既是強勢的競爭對手,同時也是幫助其觸達更多消費者的“東風”。
2020年,新書品種規模達17萬種,較2019年同比下降了近12%,進入2021年之后,新書出版效能繼續恢復。近些年,開卷通過觀察新書的占比情況,發現新書對整體市場的貢獻在不斷下降,無論是新書碼洋還是新書冊數,在整體市場中所占的份額均越來越小。新書碼洋貢獻率2008年開始降到30%以下,之后一直呈現下降態勢,在2015年下降到20%以下,而在2020年新書碼洋貢獻率進一步下降至13.82%,說明新書的驅動力在下降。
出版行業作為以內容為基礎的行業,是靠內容驅動的市場,新鮮的內容不僅為行業注入新鮮的血液,同時也為未來注入了希望。好的內容,使作品生命周期更長,開卷以少兒圖書“笑貓日記”系列為例,該作品從2006年開始出版,截止到目前已經出版27冊。老系列為新分冊的出版銷售奠定了基礎,每一新分冊在上市的當月或者次月都能進到開卷少兒暢銷書榜中。同時每一個新分冊出版上市之后,也會帶動之前上市的品種再次出現一個新的銷售高峰。
目前,中國新中產階級逐漸崛起,他們多為80后90后。隨著消費者群體需求的變化,他們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并樂意主動探索,更多的傾向于社交需求、情感需求和體驗需求等,這種需求的擴展,要求實體書店必須擴展其經營范圍,朝著復合式的文化空間和體驗空間轉變,打造自己獨有的品牌,賦予書店更多的不可替代的優勢。
近年來,我國一直強調“2035文化強國”戰略,全國各地大力推廣“全民閱讀”。在今年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三部委聯合印發《關于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提到,要創新打造一批融合圖書閱讀、藝術展覽、文化沙龍、輕食餐飲等服務的城市書房文化驛站等新型文化業態,營造小而美的公共文化和藝術空間。
政府支持轉型升級,行業持續突破創新。從大的連鎖書店,到小的文化機構,中國書店業乘勢而上發展多元業態,用十年時間走出低谷,邁入新一輪的復蘇期。
未來的圖書賣場將不再以圖書為主,業態和主營業務都將改變,而對于實體書店來說,要探索的是到底尋找什么樣的元素才能跟原來的業態契合、融合,而不是簡單的1+1=2。
為進一步推動實體書店重煥生機,各主體應有所側重并集中發力:從內部視角看,書店經營者應明確自身在紙質書閱讀上的核心競爭力,繼續利用數字化策略豐富營銷手段、優化體驗場景,抓住“文化強國”和“全民閱讀”的發展機會;從外部視角看,有關部門應提高對實體書店文化惠民的支持力度,著力保障政策真正落到實處,并轉換思維,視書店為融入性而非獨立性的、半商業半公益的而非純商業的文化業態,進一步促進實體書店的可持續發展。
書籍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書籍行業的國內外發展概況、行業的發展環境、市場分析(市場規模、市場結構、市場特點等)、競爭分析(行業集中度、競爭格局、競爭組群、競爭因素等)、產品價格分析、用戶分析、替代品和互補品分析、行業主導驅動因素、行業渠道分析、行業贏利能力、行業成長性、行業償債能力、行業營運能力、書籍行業重點企業分析、子行業分析、區域市場分析、行業風險分析、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及相關的經營、投資建議等。報告研究框架全面、嚴謹,分析內容客觀、公正、系統,真實準確地反映了我國書籍行業的市場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書籍市場深度調查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書籍市場深度調查研究報告
書籍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書籍行業的國內外發展概況、行業的發展環境、市場分析(市場規模、市場結構、市場特點等)、競爭分析(行業集中度、競爭格局、競爭組群、競爭因素等)、產品價格分析...
查看詳情
網上商城行業市場有多大?隨著電商企業的發展勢頭旺盛,網上購物供給能力逐步增長,服務水平持續深化,這些都將有力地9...
漢服的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也有人稱為漢裝、華服、漢衣冠,是由黃帝時期到明末清初期間,漢族以華夏禮儀文化為...
科技成果轉換行業市場有多大?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科技成果轉換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科技成2...
一、建筑材料的概念建筑材料是在建筑工程中所應用的各種材料。建筑材料種類繁多,大致分為:(1)無機材料,它包括金2...
塑料從“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到全世界呼吁限制使用,塑料的發展不過百余年的歷史,但廢棄塑料已成了急需治理的“白...
孵化器行業市場有多大?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在孵化器方面的運營收入達503.54億元,相比前一年上漲了11.92%,在數量方面...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