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租房成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解決住房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但違約漲租、克扣押金、“隔斷房”和“甲醛房”等行業亂象仍時有發生。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法律法規層面的保障不可或缺。
近年來,租房成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解決住房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但違約漲租、克扣押金、“隔斷房”和“甲醛房”等行業亂象仍時有發生。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法律法規層面的保障不可或缺。
今年以來,全國多地出臺政策措施規范住房租賃,明確行業規范,加強市場監管。11月23日,上海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上海市住房租賃條例》,將于2023年2月1日起施行;此前,以解決市場問題為導向的《北京市住房租賃條例》已于9月1日正式施行,有效抑制了租房市場亂象;另外,廣州、青島、石家莊、佛山、深圳、常州等地也紛紛出臺相關細則,對維護承租人權益提出明確要求。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住房租賃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顯示:
隨著人口向城市群、都市圈流入,租房已成為新市民、青年人解決住房需求的主要方式。但目前我國城鎮套戶比提升至1.1,不少閑置的存量房,因房齡偏高、品質不足等問題,與青年人高品質租住需求之間仍存在結構性錯配。發展專業化長租機構,推動住房租賃市場高質量發展,成為題中之義。
根據七普數據,我國流動人口規模在近十年中顯著增強,增長69.7%,并加速向一線、新一線大城市,以及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等超大城市群集聚。人口流入無疑推動了租房需求的增長,有數據顯示,大城市中超70%的新市民、青年人租房居住。
根據行業觀察測算,在我國千萬人口級城市中,住房租賃市場規模預估或破千億,北京、上海、廣州兩千萬人口級城市,其市場規模更高,預估分別可能超過2800億、3700億、2500億。
廣闊的市場空間下,《藍皮書》發現越來越多一線城市業主的“閑置房出租意愿或已超過買賣意愿”,53%的業主愿意選擇長租機構委托出租。同時在“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的一系列政策指導下,業內認為應盡快提升機構化長租房占比在一線城市達30%、在全國整體達15%以上。
在傳統住房租賃市場中,主要以個人房東為主的租賃房源,普遍存在配套陳舊、品質差、服務少等問題。而隨著經濟水平提高、居民消費水平提升,2011年前后,住房租賃企業逐漸出現,瞄準租賃市場短板和租賃住房剛需推出了“長租公寓”,開啟了由“機構化”逐漸替代“個人化”的行業發展進程。
2015年起,資本入局使“長租公寓”企業井噴式增長,資本熱潮下的開發商們集體“搶灘”,盲目、快速、過度擴張引起的風險事件頻發。直到2019年住建部等六部門印發《關于整頓規范住房租賃市場秩序的意見》,2020年《住房租賃條例(征求意見稿)》發布,以及各地的監管和支持政策陸續出臺,對行業進行了有效管理,明確了企業要在規范中發展,使行業在凈化后步入穩定的精耕期。
在整體租房市場上,自2020年以來,城市租住群體對于“品質居住體驗”的關注度提升了34%。其中,認為“房屋需要配備智能門鎖等智能家居”“合租公區應有保潔服務”的租客占比,分別提升了45%和37%。
對于如何滿足居住品質要求,有65%的租客表示會優先考慮“長租機構的房子”。不少租客表示,尤其在經歷過疫情防控期后,機構化長租房的居住體驗相對穩定,生活服務更加全面,同時APP線上找房簽約的流程更加便捷。
住房租賃問題既是群眾民生問題,也是城市發展問題,關系千家萬戶切身利益。近年來,住房租賃市場的穩定發展受到各方關注。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重申了十九大報告的有關表述,表明未來五年以至更長時期,住房和房地產領域仍以加快建立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為主要任務,尤其是要加快補齊住房租賃短板。
對于租賃市場的金融風險隱患,多地要求租賃企業將押金及租金通過第三方賬戶托管,避免資金被隨意挪用。比如,北京規定,住房租賃企業收取的押金和租金一般不得超過1個月和3個月,并需要通過第三方專用賬戶托管,超收的租金應當納入監管;上海規定,住房租賃企業應在商業銀行開立住房租賃交易資金監管專用賬戶,并向社會公示,租賃企業一次性收取租金超過3個月及收取押金超過1個月,租金應存入專用賬戶;廣州在《關于規范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中提倡出租人按月收取租金,明確“1個賬戶、一致周期、有條件解凍”的監管方式。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截至2022年6月份,全國有超80個省市出臺了關于推動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的地方性文件。“十四五”期間,全國40個重點城市計劃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650萬套(間),其中,2021年已完成94.2萬套(間),2022年計劃籌集240萬套(間)。除40個重點城市之外,另有34個城市公布了“十四五”期間保障性租賃住房籌集計劃,共約123萬套(間)。
在租賃模式變革方面,過去一段時期里,住房租賃企業推動行業由C2C向C2B2C轉變,而面向未來,則更強調企業與個人的“價值共創”。2021年,自如創新求變推出的“增益租”模式即是如此,從單純的委托出租轉向長遠穩健的伙伴關系。該模式下,“收出價格透明、保底收益、收益分成”的創新機制,不僅是吸引業主將存量房源投入市場的亮點,也是保障業主基本利益、降低風險的關鍵。而自如對于供應鏈十幾年的打磨,讓裝修成本相對更低的同時,保障居住品質,使租客享有更具性價比的居住產品。
總結來看,住房租賃行業是個“年輕”的行業,也是個快速變革的行業,面對未來近10萬億的市場規模,機遇與挑戰并存。業內專家認為,在政策指導下,機構化長租房占比在不斷提高的同時,“頭部”企業經驗應對行業賦能,從而帶動“中長尾部”發展,形成各方共創共助的市場格局,而相關企業更應秉持長遠發展定力,以審慎態度強化精細化運營,讓“長租”始終遵循“住”的本質。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住房租賃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住房租賃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住房租賃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住房租賃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
查看詳情
智能裝備制造行業市場有多大?我國智能制造裝備行業對外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在內部結構上,企業規模小,競2...
隨著全景技術的發展,各個領域都積極探索全景技術的應用。對于汽車行業來說,汽車360全景影像系統并不是一個新鮮的詞3...
農村物流是一個相對于城市物流(Urban Logistics)的概念,它是指為農村居民的生產、生活以及其他經濟活動提供運輸、...
利用風能發電或者風力發電的設備。風電技術裝備是風電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風電產業發展的基礎和保障。風電設備行...
在消費升級浪潮推動下,中國用戶正向品質消費升級。根據尼爾森調查數據,82%的中國消費者愿意在健康餐飲產品上花費更...
嬰幼兒米餅、水果溶豆、寶寶蝴蝶面、奶香小饅頭……對于90后、95后寶媽來說,這些食品名稱并不陌生,當下,年輕一代媽...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