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經濟,是依托大型樞紐機場的綜合優勢,發展具有航空指向性的產業集群,從而對機場周邊地區的產業產生直接、間接的經濟影響,促使資本、技術、人力等生產要素在機場周邊集聚的一種新型經濟形態、一種具有現代服務性特征與新經濟時代特征的新型產業。
空港經濟,是依托大型樞紐機場的綜合優勢,發展具有航空指向性的產業集群,從而對機場周邊地區的產業產生直接、間接的經濟影響,促使資本、技術、人力等生產要素在機場周邊集聚的一種新型經濟形態、一種具有現代服務性特征與新經濟時代特征的新型產業。
對比各類消費場景,空港封閉性較好,客流量大,其中高水平消費人群比例高。旅客候機值機需預留寬裕時間,可自由支配的空閑時間相對充沛,完善的商業配套和性價比高的免稅商品吸引旅客進行消費和購物,免稅店的價格和口碑給客流施加正反饋,空港進一步集中商業資源,與免稅商共同獲利。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6年中國空港經濟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
空港行業發展歷程分為三個階段,客運貨運階段,非航拓展階段和臨空新篇階段。通過典型的時間節點劃分行業發展,中國空港行業可分為客運貨運階段、非航拓展階段和臨空新篇階段三個階段。
持續增加的流量培育出新的需求,而不斷增長的個性化需求也反作用于行業升級。從中國空港誕生初期的純粹客運,到浦東機場為APEC會議籌建VIP貴賓室,再到深圳機場開設第一家喜茶機場店,中國空港行業持續升級。其邏輯是由于空港客運天然帶有內生的流量,新業務模式產生與不斷增長的個性化需求相匹配,因此空港行業從簡單客運逐步升級為臨空新經濟綜合體。
空港行業在臨空新經濟階段的競爭體現在綜合區位、經濟輻射、流量稟賦等多方面的競爭,相比于貨郵吞吐量,統計人次的旅客吞吐量更能表現空港的綜合承載實力、資源集中程度以及流量變現能力。旅客吞吐量與傳統航空性業務關聯程度高,反映其收入和市場規模。
去年我國境內運輸機場(不含港澳臺地區)共有254個,其中定期航班通航運輸機場253個。全年我國民用運輸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52003.3萬人次,比上年下降42.7%,恢復到2019年的38.5%。去年,四川完成旅客吞吐量3831.9萬人次,在全國31個省(市、區)中,旅客吞吐量值排名第二,增速排名第三。
分航線看,國內航線完成51634.9萬人次,比上年下降42.9%,恢復到2019年的42.6%;國際航線完成368.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0.7%,恢復到2019年的2.6%。
市場競爭方面來看,我國北京首都機場、上海浦東機場、廣州白云機場、深圳寶安機場、上海虹橋機場、成都雙流機場等六大空港的旅客總吞量較高,但隨著國內經濟全面發展,以上六大空港旅客總吞吐量占比有所下降,在2019年占比約為30%。而國內空港旅客總吞吐總量卻在不斷上升,則表明我國空港數量增多,航空業競爭逐漸激烈。
空港封閉性較好,客流量較高,且旅客消費水平普遍較高,因此近幾年我國空港行業主要發展非航空性業務發力服務業,其中免稅店業務營收占比較高,機場免稅店已經成為免稅店排名第一的渠道。在2019年我國上海機場免稅店營收占比最高,達到34%左右,其次是首都機場占比約為19%。
成都國際空港經濟區將建設航空制造產業、航空維修產業、航空現代服務業三大產業集群,打造高端航空制造業和現代航空服務業“兩業” 融合發展典范。根據規劃,到2025年,該片區的航空產業規模力爭突破200億元,2027年力爭突破 300億元。
除了空客,這里還有中國商飛,以及全國最大的貨運航空公司順豐航空,具有巨大的產業上下游帶動作用。同時,中國商飛大飛機產業園一、二期已經建成投運。從配套產業來說,這里匯聚了20余家航空維修企業,以及民航機載航電適航審定中心、航油航化適航審定中心、飛行校驗中心、航空醫學中心等4大功能性平臺,是全國繼北京之后民航功能性平臺最全的地區。其中適航審定方面,全國7個審定中心有2個布局在雙流;飛行校驗方面,將建成全國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飛行校驗基地。
預計到2027年,實現年旅客吞吐量4000萬人次、全貨運航線超30條、貨郵吞吐量超100萬噸,航空核心產業規模超過2000 億元,電子信息生物產業等適航產業規模超過3100億元,人均GDP達11萬元左右。
從機場群來看,去年京津冀機場群完成旅客吞吐量3568.2萬人次,長三角機場群完成旅客吞吐量9525.9萬人次,粵港澳大灣區機場群珠三角九市完成旅客吞吐量5308.1萬人次,成渝機場群完成旅客吞吐量5857.9萬人次。同期,成渝機場群完成貨郵吞吐量104.3萬噸。
空港經濟的發展與區域經濟發展存在著密切的關聯關系。空港經濟具有外向型經濟特點,是區域經濟與全球價值網絡相連的紐帶。一方面,空港經濟的發展需要區域經濟的支撐。無論是區域內的基礎設施支撐,還是服務支撐、人才支撐,在空港經濟發展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區域經濟也需要從臨空產業中獲得知識溢出和能量擴散,從而優化區域經濟結構,提升發展潛力。這個主要體現在空港經濟的良性發展,能聚集諸如航空總部、高端制造研發中心等知識高度聚集的產業形態。
空港經濟正成為未來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形態和主導模式,空港園區日益成為一個特色經濟活動高度集中的區域,成為開放型經濟發展的風向標和前沿陣地。鄂爾多斯空港物流園區依托國際機場及航空口岸和綜合保稅區,以發展空港經濟為核心,將在吸引高端要素資源集聚,推動產業結構多元化、產業層次高端化、產業分工合理化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成為培育新興產業的制高點,成為引領鄂爾多斯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6年中國空港經濟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6年中國空港經濟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崭劢洕袠I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決策...
查看詳情
記者從南方電網了解到,4月26日),我國自主研發的首個大規模抽水蓄能人工智能數據分析平臺在廣州正式投入使用,標志1...
OLED重要的特點是可以通過更換基板材料 實現柔性化,顛覆終端產品形態,實現彎曲屏、折疊屏、卷曲屏等效果,目前是柔...
2023廚電產品未來的發展趨勢傳統大廚電(煙灶消)市場持續承壓,產品趨勢方面,油煙機吸排功能進一步得到強化,燃氣灶...
浴鹽在許多國家,人們已習慣用于潔面、美足、桑拿、淋浴、按摩、浸浴。浴鹽多為天然成分,富含多種微量元素,作用豐富...
銀行人工智能行業市場前景如何?近日,以ChatGPT和“文心一言”為代表的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簡稱L...
大豆加工行業前景現狀如何?高品質的國產大豆為我國大豆食品生產和市場穩定提供了基本保障。但近年來,受氣候變化、種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