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地質工程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支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提出了將率先實施的九個重大工程項目。工程科技領域的重大工程主要指直接服務于我國國民經濟建設、立足于解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直接形成現實生產力或服務能力,且需要有工程科技的重大突
地質工程行業市場投資前景怎么樣?
高效地質工程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支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提出了將率先實施的九個重大工程項目。工程科技領域的重大工程主要指直接服務于我國國民經濟建設、立足于解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直接形成現實生產力或服務能力,且需要有工程科技的重大突破來支撐的工程項目。
資源是人類社會活動文明的物質基礎,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柱,也是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因素。而環境問題關注的焦點已經從局部地方的工業公害轉移到全球和區域的環境問題上來,成為地球科學研究的重要內容。資源的枯竭,迫使人類去勘探開發埋藏更深、條件更艱苦的新型資源;環境的惡化,則需要人類探索更深層次的原因,從根本上規避或消除影響因素。這些工作都需要科學家們利用地質的技術手段來了解最直接的信息。
未來20年,中國持續增長的能源資源需求將為地質工作提供強大的市場動力。預計未來20年,中國能源消費增速將保持年均4.5%,煤炭累計需求826億噸,石油120億噸,天然氣5.8萬億立方米,需求高峰期將在2030-2035年間到來。
地質工程行業領域是以自然科學和地球科學為理論基礎,以地質調查、礦產資源的普查與勘探、重大工程的地質結構與地質背景涉及的工程問題為主要對象,以地質學、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技術、數學地質方法、遙感技術、測試技術、計算機技術等為手段,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的先導性工程領域。
中國地質調查工作主要目標是:基本完成重點成礦區帶、重要生態脆弱區、重要經濟區、重大工程建設區、重大地質問題區1:5萬區域地質調查,大幅提高區域性礦產資源調查、水工環調查工作程度,區調、礦調、水工環每年完成工作量不少于50萬平方千米,航空物探不少于20萬平方千米。基本完成全國1:25萬區調第一輪修測和主要農耕區1:25萬土地生態地球化學調查。實現中國管轄海域1:100萬區域地質調查全覆蓋,完成重點海域1:25萬區域地質調查45萬平方千米。
我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全年共成功預報地質災害321起,避免了7226人可能因災傷亡。2022年完成2041個縣地質災害風險普查和1522個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如期全面完成了國務院第一次自然災害風險綜合普查地質災害方面工作任務,地質工程系統完成了全國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407萬平方千米713個縣(市、區)的地質災害隱患綜合遙感識別,完成2161個城鎮精細化調查、6615處重要隱患勘查、6250處工程治理、2676處排危除險和3.4萬戶12.5萬名受地質災害威脅群眾避險搬遷。
中國地質災害防治行業是指采用工程技術和地質技術手段,針對地質災害形成發展和防治的行業,主要包括防止和減緩地質災害的技術服務、防治設施構筑、災害治理、災害調查、災害評估和災害應急等,是體現地質科學實踐和社會服務的重要領域。
近年來,不斷出臺的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計劃、災害防治資金等,更是激發了行業的發展動力,使中國地質災害防治行業的市場規模得以迅速提升。其次,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地質災害防治行業也將不斷深入研究,災害的發生率也將相應降低,從而使生產經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極大地提高,這將進一步推動中國地質災害防治行業的發展。
《廣東省地質災害綜合防治能力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明確,2025年底前,完成不少于100個鄉鎮1:10000地質災害精細化調查和不少于100處大型及以上地質災害隱患點工程治理,實施一批行業風險點綜合治理工程,建成立體化監測、標準化會商、一體化預警、網格化管理的“四化”監測預警體系,健全完善汛期地質災害防御工作機制,形成一批實用性地質災害防治關鍵技術成果,探索建立以地質災害風險防控為主線的綜合防治體系,全面提升地質災害綜合防治能力,推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再上新臺階。
自然資源部2023年全國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視頻會議,會議強調,做好2023年地質災害防治要突出抓好平時和汛期重點工作。平時狠抓重大基礎工作,提升地質災害人防技防能力。一要堅持不懈,持續推進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監測預警、綜合治理和地面沉降區域聯防聯控等重大基礎工作,進一步完善綜合防災體系。二要推動地質災害隱患綜合遙感識別、普適型監測預警實驗和“隱患點+風險區”雙控等三項試點成果推廣應用,提升科技防災水平。
地質類專業以地球作為研究對象,以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建筑物地基及地下工程的施工、地質災害的治理和地下深部科學探測為服務領域,涉及資源和環境兩大主題。地下資源真實信息的最終確定和獲取,地質災害治理都必須通過地質的手段來實現。
人類一直在進行著四大科學探索工程——“上天、入地、下海、登極”,它們都與地球科學技術有深厚的聯系。到我國將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要實現上述目標,離不開資源與環境問題。
期望面向未來20年的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可以為地質工程的發展布局、科學基金對應用基礎研究的資助布局等提出有遠見性的建議,不僅形成對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有重大影響的戰略研究報告,而且通過對工程科技發展中重大科學技術問題的凝練,引導科學基金資助工作和工程科技的發展方向。
礦產與地下水勘查開采工程行業重點地區發展分析
3.4.1 內蒙古礦產與地下水勘查開采工程行業發展分析
3.4.2 山西省礦產與地下水勘查開采工程行業發展分析
3.4.3 河南省礦產與地下水勘查開采工程行業發展分析
3.4.4 云南省礦產與地下水勘查開采工程行業發展分析
3.4.5 新疆礦產與地下水勘查開采工程行業發展分析
3.5 礦產與地下水勘查開采面臨的問題與發展對策
地質工程行業的發展軌跡及多年的實踐經驗,對中國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地質工程行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我國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是企業、學術科研單位、投資企業準確了解行業最新發展動態,把握地質工程市場機會!
更多地質工程市場調研消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國地質工程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仿古門窗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在一個供大于求的需求經濟時代,企業成功的關鍵就在于,是否能夠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時就牢牢地鎖定并捕捉到它。那些成功的公司往往都會傾盡畢生的精力及資源搜尋產業的當前需求、潛在需求以及新的...
查看詳情
蓄電池行業市場投資前景怎么樣?全國蓄電池行業的競爭格局較為集中,頭部效應較為明顯,我國儲能電池之間的競爭主要集P...
飼料原料行業市場投資情況如何?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我國大豆產量約為1710萬噸,而大豆進口量為8851.18...
棉花行業是市場前景怎么樣?2022年11月上旬,新疆圖木舒克市機采棉采收工作已接近尾聲。但此時,棉花收購工作卻進展緩2...
商用咖啡機未來前景如何?近幾年,咖啡飲品市場蓬勃發展,我國大陸消費者人均咖啡攝入杯數已達9杯,其中一二線城市消費者6...
商用咖啡機未來前景如何?近幾年,咖啡飲品市場蓬勃發展,我國大陸消費者人均咖啡攝入杯數已達9杯,其中一二線城市消費者6...
微型電動車行業市場到底怎么樣?微型電動車市場的扛把子,宏光MINI EV銷量竟然突然暴跌。數據顯示,宏光MINI EV今年4...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