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公布的數據,2023年5月第一周,中國市場新勢力上險量排名前十的汽車品牌分別為理想、零跑、歐拉、極氪、騰勢、深藍、蔚來、哪吒、小鵬和問界,它們的上險量分別為4565輛、2152輛、1672輛、1574輛、1478輛、1374輛、1100輛、1008輛、864輛和811輛。其中,理想汽車位
汽車行業市場到底多大?事實上,造車新勢力的交付數據之爭早已有之。此前,造車新勢力們習慣在每月初公布上一月交付量。每月公布相比部分國際和合資車企以季度公布,甚至選擇性不公布而言,從銷售策略、執行到收益全過程,讓消費者以及投資者能夠短期內清晰地看到車企的出拳速度和成效結果,這也被外界視為新勢力組織扁平,運行透明高效的優勢之一。
但從4月開始,理想汽車將競爭“卷”出新高度,多次以“周”為單位公布汽車行業的最新數據,展示了其在銷量方面驚人的增長。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汽車行業深度調研及前景預測報告》分析顯示
2023年5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01.1萬輛和205.1萬輛,環比分別增長13.1%和13.3%,同比分別增長18.2%和26.4%。
2023年1至5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906.3萬輛和900.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0.6%和10.7%。
2023年5月,與上月相比,基本型乘用車(轎車)和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產銷呈不同程度增長,多功能乘用車(MPV)和交叉型乘用車產量增長、銷量下降;與上年同期相比,交叉型乘用車產量下降、銷量增長,其他三大類車型產銷呈不同程度增長。
根據公布的數據,2023年5月第一周,中國市場新勢力上險量排名前十的汽車品牌分別為理想、零跑、歐拉、極氪、騰勢、深藍、蔚來、哪吒、小鵬和問界,它們的上險量分別為4565輛、2152輛、1672輛、1574輛、1478輛、1374輛、1100輛、1008輛、864輛和811輛。其中,理想汽車位居第一,且上險量是第二名的兩倍左右。
“我們被很多同行投訴舉報,所以暫時不能發布上險量數據了,非常遺憾。”日前,理想汽車CEO李想公開表示,由于被舉報,5月份之后暫不能發布上險數據。同時,李想也質疑了同行的銷量數據,其表示“理想汽車上周的上險量不是造假數據發布的不到6000輛,而是7000輛,特此糾正。”
事實上,造車新勢力的交付數據之爭早已有之。此前,造車新勢力們習慣在每月初公布上一月交付量。每月公布相比部分國際和合資車企以季度公布,甚至選擇性不公布而言,從銷售策略、執行到收益全過程,讓消費者以及投資者能夠短期內清晰地看到車企的出拳速度和成效結果,這也被外界視為新勢力組織扁平,運行透明高效的優勢之一。
根據公布的數據,2023年5月第一周,中國市場新勢力上險量排名前十的汽車品牌分別為理想、零跑、歐拉、極氪、騰勢、深藍、蔚來、哪吒、小鵬和問界,它們的上險量分別為4565輛、2152輛、1672輛、1574輛、1478輛、1374輛、1100輛、1008輛、864輛和811輛。其中,理想汽車位居第一,且上險量是第二名的兩倍左右。
數據形式上,近年來銷售數據的統計也在不斷變化。比如最開始各個企業都統計的是批發量,后來改為零售量,現如今車企為避免數據造假,更直達C端,普遍公布成上險量或交付量。
“從周交付量,可以清晰地看到每個車企的交付進度。”德基先進制造與出行產業合伙人張帆認為,對于數據欠佳,決策和執行慢的車企來說,理想此舉將競爭激烈程度再次提升一個檔次。
2023年即將行至過半,汽車市場的“價格戰”還在蔓延。無論是在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率先布局的“蔚小理”,還是嵐圖、智己等傳統車企的“創二代”們,都在“內卷”加劇的市場中尋找出路。
6月12日,蔚來宣布全系車型起售價下調3 萬元并將產品與權益拆分,價格下調后,部分車型價格進入30萬元以內。
在業內看來,此次蔚來大幅降價和權益調整,也與其銷量與財務業績息息相關。
業內人士認為,汽車消費券數量較多、金額可觀、使用靈活,能有效配合商家開展促銷活動,激發居民消費熱情。未來,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回暖及居民消費需求加速釋放,汽車市場有望在拉動內需中發揮更加顯著的作用。在這樣的背景下,行業對今年的汽車走勢也給出了積極預判,預計今年我國汽車總銷量預期增長3%。
2022年汽車行業發展正面臨需求受疫情管控收縮、供給受疫情沖擊、預期嚴重轉弱的三重壓力。2022年3-4月和2022年10月-2023年1月汽車產業運行嚴重受到疫情沖擊,成為歷史上少有的斷崖下滑月度,尤其11月車市遭遇疫情防控下的市場人氣低迷,銷量表現偏離季節規律,走勢相對異常。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汽車出口市場銷量340萬輛,同比增長51%。2022年汽車出口均價1.8萬美元,比2021年的均價1.6萬美元有小幅提升。穩住國內市場之余,致力海外市場將是留給眾多車企全新的課題。
在制造業中,汽車產業賽道龐大,電動化與智能化趨勢尤其受到關注。目前電動汽車已經成為中國汽車出口量的重要支柱之一,去年全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的全球占比高達63%,一度成為中國智能制造“新名片”,電池、電機、電控等“三電”技術全球領先。
從市場增長的速度來看,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的月度增速已有所回落。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1-5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00.5萬輛和29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5.1%和46.8%。與此前成倍量級的增速相比,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長已回歸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蔚來降價的當天,小鵬曬出 G6 預售訂單,被視為小鵬救市之作的小鵬 G6,預售價僅為22.5 萬元起;當晚,智己發布LS7全新車型,其中LS7 Urban Fit 價格僅為28.98 萬元。
2023年4月,因去年同期低基數效應影響,汽車市場產銷實現同比大幅增長。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和汽車出口繼續延續良好態勢。2023年4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3.3萬輛和215.9萬輛,環比分別下降17.5%和11.9%,同比分別增長76.8%和82.7%。2023年1-4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35.5萬輛和823.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6%和7.1%。 對于未來汽車市場,車企紛紛表示樂觀預期。廣汽埃安方面表示,2023年將沖擊50萬輛銷售目標;大眾集團宣布將進一步深化與吉林省、中國一汽等伙伴的緊密合作,加快推進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等重大項目;哪吒汽車相關負責人認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正在逐步恢復,國內汽車市場未來仍具備健康高速發展的基礎驅動因素。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預測,2023年中國汽車總銷量預期增長3%,其中,新能源汽車預期增長35%。
2023年1月1日起,一系列與汽車行業相關的新政策、新規范、新舉措實施,協調發力形成共促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合力。
在整個社會消費品零售中占據重要份額的汽車類消費,是提振內需、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一直以來的政策支持,為我國汽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各地紛紛搶先布局、聚力賦能,助推汽車行業以更強的韌勁面對挑戰、搶抓機遇。
良好的競爭業態和輿論生態,是汽車企業乃至整個行業健康發展必不可少的外部環境。市場內主體應恪守職業道德邊界,行業媒體也應守土有責。對于逾越法律底線的惡意中傷和攻擊,也應加大違法案件查處懲治力度。營造一個長期的良好市場生態環境,更加有效地推動汽車市場的良性循環與健康發展。
政策的引導支持、產業的創新發展和市場的空間潛力給投資者帶來信心。德勤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許思濤說,2023年中國消費可能會迎來強勁反彈,這將為汽車行業尤其是中國品牌汽車帶來利好。同時,中國在改善營商環境上的一系列舉措對降低企業成本有很大幫助,讓人對中國汽車行業的前景充滿信心。、
加速海外渠道布局,銷售潛力有待釋放。比亞迪主要通過攜手當地知名經銷商加速布局海外乘用車渠道,覆蓋地區較為廣泛;新勢力多采用直營/直營+授權模式布局海外渠道,中高端新勢力以歐洲為主,哪吒汽車則進軍東南亞及南亞市場;其他傳統自主品海外渠道布局已相對較完善,后續有望持續擴大市場覆蓋范圍。
“說‘卷’也好,說競爭也罷,背后還是體系、效率的比拼。”6月13日,嵐圖汽車CEO盧放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只要在市場中,就一定有競爭,有競爭就一定會“卷”,但車企要“卷”在正確的方向上,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效率,并形成差異化優勢。本質上來講,大家“卷”的其實是研發能力、市場應變能力、智造能力和供應鏈能力。
未來,欲了解更多關于汽車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汽車行業深度調研及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汽車行業深度調研及前景預測報告
我國國家最新標準《汽車和掛車類型的術語和定義》(GB/T 3730.1—2001)中對汽車有如下定義:由動力驅動,具有4個或4個以上車輪的非軌道承載的車輛,主要用于:載運人員和(或)貨物;牽引載...
查看詳情
公務車租賃行業市場多大?公車租賃是指將政府公車采取租賃,在使用時集中調配的形式。該方式能大幅度節約資金。在政府2...
制造業行業市場到底多大?今年以來,我國產業升級發展勢頭不減,技術含量較高、附加值較高的高技術制造業持續保持較快5...
世界重晶石儲量總計3.2億噸,主要分布在中國、印度、土耳其、哈薩克斯坦及巴基斯坦等20余國家,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生產2...
我國口腔清潔用品行業經過三十年來的完全、充分的市場大競爭、大洗牌,口腔行業競爭格局基本穩定,市場的主要份額集中...
現在,固態硬盤PCIe 3.0升級到4.0的趨勢是非常明顯的。目前主流的固態,緩存內讀寫速度從3.0時代的2-3GB每秒,升級到...
新零售不僅僅是線上商家到線下門店的“倒閉”,更是通過線上線下的有機結合,創造全新的消費場景和購物體驗。例如,線...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