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更多中小外貿企業邁好出海第一步,6月中旬,阿里國際站運用新技術,全面升級旗下基礎外貿會員產品“出口通”,將每天為外貿新商家推薦1個新商機,同時簡化數字外貿開店流程、運營操作,并提供專人指導和豐富的新商家成長權益等,讓更多商家簡單出海,跑出數字外貿
國內經濟仍處復蘇進程,但需求修復緩慢的問題依舊存在,6月進口累計同比跌幅與上月持平,當月同比跌幅則有所擴大。價格因素對進口金額的負面影響較為明顯,鐵礦砂、銅礦砂和原油等大宗商品均量增價減。分國別來看,自美國和歐盟的進口金額跌幅有所縮窄,但自拉美地區和非洲的進口金額增速顯著回落。
綜合分析:歐美等國制造業景氣程度持續下滑,弱外需依舊是我國出口面臨的主要矛盾。考慮到歐美國家需求在未來或仍將受到收入下降、儲蓄逐步消耗以及信貸投放收緊等多重負面影響,中國面臨的弱外需問題或將延續,中國對歐美的服裝等產成品出口,以及對東盟的機械設備等資本品、鋼鐵和集成電路等中間品出口均可能受到負面影響。而對于進口而言,其跌勢能否扭轉的關鍵或仍在于后續政策能否協同發力以改善預期和提振需求。
國務院新聞辦在2023年7月13日上午10點召開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2.1%,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外貿進出口穩中提質,符合預期。 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0.1萬億元,同比增長2.1%,其中出口11.46萬億元,同比增長3.7%;進口8.64萬億元,同比下降0.1%。
外貿行業市場投資分析
為了讓更多中小外貿企業邁好出海第一步,6月中旬,阿里國際站運用新技術,全面升級旗下基礎外貿會員產品“出口通”,將每天為外貿新商家推薦1個新商機,同時簡化數字外貿開店流程、運營操作,并提供專人指導和豐富的新商家成長權益等,讓更多商家簡單出海,跑出數字外貿新速度。
“海外買家人群年輕化,千禧一代逐漸成為決策者,在北美88%的B2B買家會在線上搜索關鍵詞,跨境B2B采購已經成為了必選項。”阿里國際站浙江大區副總經理張金銀介紹說,自5月推出“數字外貿新速度計劃”以來,為了更好地服務不同類型、不同層級的中小企業,目前國際站已提供定制化的數字外貿解決方案。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阿里國際站上優質商機同比增加了33%,海外企業客戶越來越傾向于通過數字外貿平臺進行采購,優質商機正在向線上轉移。
外貿連接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作為開放和外貿大省,江蘇省進出口規模連續20年居全國第二位,做好穩外貿工作對于全省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意義重大。2023年1至5月,江蘇外貿出口1.33萬億元,同比增長1.5%。在外貿不確定性持續增加的背景下,“開局平穩”實屬不易。這背后,是政府和企業肩并肩,全力穩住外貿基本盤的生動呈現。
海關統計顯示,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規模在歷史同期首次突破20萬億元,其中一季度、二季度分別達到9.76萬億元和10.34萬億元,同比均實現正增長。從環比來看,二季度進出口比一季度增長6%,5月份、6月份均環比增長1.2%。 我國外貿結構持續優化,一般貿易進出口13.16萬億元,同比增長4%。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8.9%,占進出口總值的比重提升至52.7%。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增長61.6%,拉動整體出口增長1.8個百分點。
同期,我國對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進出口3.08萬億元,同比增長5.4%,占進出口總值的15.3%。對歐盟進出口2.75萬億元,同比增長1.9%。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同比增長9.8%,高出整體增速7.7個百分點,占進出口總值的34.3%。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同比增長1.5%。
對外貿易亦稱“國外貿易”或“進出口貿易”,是指一個國家(地區)與另一個國家(地區)之間的商品和勞務的交換。這種貿易由進口和出口兩個部分組成。對運進商品或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進口;對運出商品或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出口。這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就開始產生和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發展更加迅速。其性質和作用由不同的社會制度所決定。
2021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39.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4%。與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均實現穩定增長,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速更快。2021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23.6%,比整體增速高2.2個百分點。2022年前11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8.34萬億元,比2021年同期增長8.6%。其中,出口21.84萬億元,增長11.9%;進口16.5萬億元,增長4.6%;貿易順差5.34萬億元,擴大42.8%。
根據海關統計數據,2021年1-12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為60514.9億美元,同比增長30%。貿易差額為6764.3億美元。其中進口為26875.3億美元,同比增長30.1%。按人民幣計算,2021年1-12月份,進口173660.9億元,同比增長21.5%。
外貿行業市場前景分析
2021年數據反映出我國出口的韌性較強,但也要看到,2021年的出口增長受臨時性外需增加和價格因素影響較大。當前全球疫情不確定性仍較大,世界經濟復蘇困難,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再加上物流中斷、人民幣升值等影響,我國2022年出口面臨的挑戰更大。但總體來看,當前外需尚未見頂回落,全球供需缺口仍在,疊加“奧密克戎”新毒株的影響。但2022年下半年隨著全球產能修復,我國出口“替代效應”減弱,我國出口份額可能緩慢回落,增速也將逐步下降。
2022年初生效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在關稅減讓安排、貿易便利化等方面,進一步降低了中國東盟開展貿易合作的成本,東盟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2022年1-11月,我國與東盟貿易總值為5.89萬億元,增長15.5%,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5.4%。2022年1-11月,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24.47萬億元,增長12.4%,占我國外貿總值的63.8%,比2021年同期提升2.2個百分點。此外,民營企業進出口快速增長。2022年1-11月,民營企業進出口19.41萬億元,增長13.6%,占我國外貿總值的50.6%,比2021年同期提升2.2個百分點。
綜合判斷,“十四五”時期外貿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要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抓住機遇,應對挑戰,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
以家居園藝為例,在北美、歐洲等核心市場,環保可持續和智能家居正在成為兩大趨勢,在阿里國際站上,Tritan水杯、RPET面料沙發套、智能花盆和睡眠功能枕等商機年同比增長均在50%左右;而在南美、東南亞等機會市場,傳統手工藝品成為跨境熱門品類之一,藤編收納、吹制玻璃花瓶、手繪陶瓷杯、手工編織毯等手工藝品增速超過25%。
主營建材、園藝的杭州為家建筑裝飾有限公司,近年來All in阿里國際站,所有訂單均來自線上,通過為高端戶外私人定制鋁制涼亭以及周邊產品,2年時間,年營收已經攀升到3000萬元。
2022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相繼出臺系列穩外資穩外貿相關政策措施,為外貿企業紓困解難的同時,擴需求穩市場。近年來,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量連創新高,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貿易第一大國。但疫情三年來,受多重因素的影響,中國外貿面臨復雜嚴峻的形勢。國家發改委、商務部10月28日發布的《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2年版)》,在保持已有鼓勵政策基本穩定的基礎上,按照“總量增加、結構優化”原則,進一步擴大鼓勵外商投資范圍。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外貿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外貿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外貿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外貿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外貿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
查看詳情
國資委再提央企迎峰度夏能源保供《中國電力發展報告 2022》指出,未來三年, 電力需求仍保持剛性增長,電力供需總體...
2023年7月中國玉米大豆供需形勢分析農村農業部對2023/24年度中國玉米供需形勢預測與上月保持一致。目前,大部分主產2...
央行:新發放住房貸款加權平均利率4.18%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7月14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上半年,人民銀行推3...
預計到今年底,62%有海外旅行經歷的中國游客將重啟出境游出境游客對于體驗當地人生活方式的需求逐漸增長。美食、自然...
腐蝕在給經濟造成巨大損失的同時,還會帶來資源的巨大消耗,我國每年僅因金屬材料腐蝕造成的損失高達5000億元,約占國...
我國玻纖行業在全球占據重要位置,為世界第一大玻纖生產和出口國。 “十一五”期間,中國的玻纖產能從160玻纖產能已5...
微信掃一掃